上千年來,武則天墓為何從未被盜?

用戶64978319109

中國歷史上三座神秘的陵墓之一(秦始皇的驪山墓不敢挖、武則天的乾陵挖不動、成吉思汗的陵墓找不到),這裡就說出了武則天的乾陵並非從未被盜,只是挖不動,真的是刀砍不動、炮也轟不碎,據記載,盜過乾陵的人有名有姓的人就有17人了。這裡就說說其中有名的人有哪些盜過乾陵且沒有成功。

(乾陵)

一:自稱書生黃巢

黃巢起義軍是第一個盜乾陵的,他們攻入長安之後,有人告訴他們乾陵有很多寶藏,於是黃巢帶了40萬士兵,個個拿著鐵鍬、鋤頭前去,可是他們把整個梁山鏟了一半也沒有找到乾陵的入口,直到唐朝軍隊反擊才撤走了挖墓的士兵,空手而回,後來有人看過之後說黃巢還自稱是書生,乾陵本就是坐北朝南的,黃巢並沒有挖到乾陵,而是挖到了離乾陵有三百米遠的堆放碎石的地方。

二:帝王陵的剋星溫韜

溫韜似乎熱衷於盜掘帝王陵,一般的陵墓他看不上,唐朝的帝王陵被他盜了17座了,面對乾陵,他決定試一試,溫韜帶領了幾萬人前去挖掘乾陵,可是溫韜三次上山都遭遇狂風暴雨,每次當他們開始挖就下雨,一停手就天晴,溫韜看這情形,認為是天意,便斷了挖乾陵的念頭。

三:民國將軍孫連仲

孫連仲完全是學東陵大盜孫殿英的,他看孫殿英盜瞭如此多的財寶卻沒有受處分,於是自己把目光轉向了乾隆,這也是乾隆被盜以來遭受的最大的破壞,因為他們哪裡會用鐵鍬啊,都是直接大炮轟炸,要知道這可是現代化的整編師,當墓道被炸開後,孫連仲命人進入,可是當他們進去之後一股濃煙冒出,前七位士兵都吐血身亡了,孫連仲也就再沒有動過這種念頭了。

其實乾陵建立在梁山,而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本就地質堅硬,再加上武則天修建陵墓時,是盛唐時期,國力、財力、人力都是空前的,也就可以建造出更好的陵墓。所以說並不是沒人盜過,而是盜不動。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羽評歷史

武則天的陵墓叫乾陵,這個墓非常有意思,從開始就故事不斷。

據說,這個墓還是唐朝風水CP、共做推背圖的李淳風跟袁天罡共同勘定的。

說話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體弱多病,到了後面,更是久治不愈眼見就要掛了,武則天著急陵墓的事情,可派了很多人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

這時候,有人向她推薦了袁天罡。

武則天把袁天罡叫來,給了他七枚金錢,讓他出去尋訪陵址,找到之後,按北斗七星的位置將金錢填下,然後回來報告,不得告訴別人。

派出了袁天罡之後,武則天又找來了李淳風,給了他一支碧玉鳳簪,讓他尋訪墓址,找到後,把這個碧玉鳳簪插到地上,做為標誌,然後回來報告,也不得告訴別人。

兩人分別去了,一個月之後,回來報告,都說已經找到絕佳的風水寶地了。袁天罡說自己埋了一枚金錢,李淳風說自己插了鳳簪。

那誰找的地方更好呢?

武則天就問是什麼地方啊,都說是梁山。

但是尋龍容易,點穴難,都是梁山,但埋在哪就有講究啦。武則天派人前去查看,一看愣住了,只見玉簪正插在金錢的錢眼中。

兩人找到了同一個地方。

當然,這兩人私下有沒有交流不知道了。但乾陵就此定下了。

這個地方有什麼好呢?看外形,有的人說像女人的身體,而墓口恰像生理衛生不能講的那一課裡畫的男人看了會臉紅的東西。

這是墓的製造。到了唐末,開始有人來挖乾陵了。第一個來的是打進長安的起義軍領袖黃巢,黃巢派了數十萬大軍挖了個把月,也沒有挖到墓門。直男找不到入口,悲劇啊。

最後只留下了一道溝,還叫黃巢溝,以紀念他失敗的摸金生涯。

黃巢之後,又來了一位高手,他叫溫韜,是當地的節度使。趁著天下大亂,他把唐朝的帝陵挖了一個遍。但挖到乾陵時,突然出現怪事,一挖就狂雷閃電,風雨大作。嚇得溫韜以為乾陵有神仙保佑,再也不敢挖了。

而到了民國,當時的孫連仲還用炸藥去炸,但一炸開,就有黑煙冒出,當時就死了七名士兵,這一下,誰也不敢去了。

到了後面,也沒有人知道乾陵的口子在哪裡。直到新中國後,因為修路,炸山取石,突然發現了石條,這才讓乾陵露出了真面目,現在去發掘非常容易,墓口在哪,裡面有多少寶貝都探得一清二楚。

比如裡面可能有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當時郭沫若在發掘完明朝的定陵後,就想著把武則天的這個墓發掘一下。就是想看看這裡面有沒有蘭亭序。他認為蘭亭序不是行書,而是楷書。但是,周總理否決了這個建議,並提出帝陵不發掘的方針。

到了現在,還有一些呼聲要求發掘武則天的乾陵,別的不說,發掘後,搞個博物館,收門票就夠當地發筆橫財吧。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乾陵千年盜不開。主要還是以山為陵,很難找。而且裡面有大量的石條填住墓口,石條之間用鑄鐵加固。所以就算知道地方,用炸藥也別想輕易炸開。


腦洞歷史觀

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墓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西安西北方向60公里處),墓葬沿用了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依山為陵的修陵方式。通俗地說,依山為陵就是在山腰挖出墓道,修建墓室。乾陵所在的梁山主峰海拔近1080米,山體為石灰岩。

在陝西唐代十八個皇帝陵墓中,乾陵是唯一沒有被盜的帝王陵。但是歷史上打乾陵主意的盜墓賊卻不在少數。

而乾陵之所沒有被盜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乾陵墓道口實在太隱秘,太堅固了。

我還是梳理一下這方面的歷史記錄。

傳說唐代末年,黃巢率領十幾萬人馬,下勢盜掘乾陵,但是因為弄錯了方向而沒有成功。乾陵的西面石馬道村現在還有一條溝,當地群眾稱之為黃巢溝,據說就是當年黃巢隊伍留下的。

《舊五代史·溫韜傳》中記載:“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惟乾陵風雨不可發。”這句話的意思是,溫韜在做耀州節度使的時候,把關中北山一帶的唐代帝陵挨個給挖了,但是挖乾陵的時候因為風雨大作,而沒有挖成。

民國時期孫連仲也率領人馬挖掘乾陵,還是沒有成功。

傳說歸傳說,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一千多年來,想盜掘乾陵的人為數不少。至於溫韜、黃巢之類盜掘時出現怪異天象,自是沒有科學依據,大概因為老百姓太尊重武則天了,從情感上不願意接受人們對武則天的不敬,就是在今天,當地人還把乾陵叫做“姑婆陵”,可見百姓對女皇的敬仰。

上世紀50年代末,當地群眾作業時卻無意中發現了乾陵墓道口。後來,有人提議發掘乾陵,而被否定。以後,乾陵恐怕難有打開的可能。

綜合考量,一千多年來,乾陵沒有被盜掘,根本原因還是乾陵太堅固了。乾陵依山而建,墓室地宮隱藏在山體之中。要找到墓道口相當於老虎吃天無處下爪。誰要把整個梁山挖開顯然不大可能。

再就是乾陵修建時,武則天已經充分考慮了防盜因素。她知道曹操當年的告誡:“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在給唐高宗李治修建陵墓的時候,武則天定是從選址,設計等都做了防盜準備。到她歸葬,乾陵加蓋之後,地宮的大門就永遠地閉上了。


文蹤旅跡

說到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幾個女子,一般都是提到武則天、呂后、孝莊皇后等人。他們生前建功立業,死後當然想安安穩穩,為了這個目的他們都建造機關重重的墓穴。

Δ陵墓

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總有盜墓賊想方設法的去盜墓。然而上千年過去了,武則天的墓從未被盜。究竟為何?

武則天在登基以後,就開始為自己死後做打算。她知道自己前無古人,從來沒有女人做皇帝。自己死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要罵自己,甚至都有可能去挖自己的墳墓。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是憂心忡忡,究竟要把自己的墓穴定在哪裡。

Δ昭陵

於是武則天早早的請了兩個世外高人,為自己選定墓穴。一位是李淳風,另一位是袁天罡。兩人曾經合作書寫《推背圖》,預測到了唐朝未來兩千年中主要事件。其中大多數事件,在日後都已靈驗。她們也被武則天拜託,幫助她尋找墓穴。

李淳風先行一步前去尋找,找了八十一天,並在上面放上了一枚銅錢。 接著袁天罡苦苦尋找四十九天,在上面插了一隻簪子。非常巧合的事發生了,簪子正好從銅錢孔插入。既然兩人的看法一致,就將墓穴選定這個位置。選好了位置,還需要一位出名的設計師。

閻立德這位建築大師,不僅幫助武則天修建昭陵。在此之前還修建唐高祖山陵,以及長城的部分樓宇。是唐代頂尖的建築大師之一。

Δ昭陵


閻立德將昭陵修建好後,還找來當時有名的盜墓賊,來完善反盜墓措施。經過了一系列測試,全部符合武則天的要求,她才在死後安心下葬。

然而幾千年來並不是沒有人去盜墓,事實上次數應該非常多。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甚至發動了三四十萬人,然而這些人最後全部空手而歸。可見昭陵安全係數之高,古人防盜措施之完備,不得不讓人佩服。


史之策

有人盜過,只是沒成功罷了

最早打乾陵主意的,應該是反唐稱帝的朱泚,因為太堅固了,挖而又止。接下來就是節度使溫韜,他將唐代帝王陵都盜掘了,唯獨乾陵沒有盜成功。靠近乾陵時出現了極為反常的天象,狂風驟雨、電閃雷鳴,怕遭報應的溫韜被嚇跑了。

以上描述來自史書,但史書上的記載著實有些超出我們的認知,“狂風驟雨”“龍捲妖風”等等現象都出現在了史書之中,而古人對這些又非常忌憚,至此,很多人都半途而廢


為何如此?還要從建造墓地開始說起

貴為君王的武則天,死後下葬的陵墓,肯定也是擔心後世的盜墓賊。因此,武則天早早就請了兩位當世高人來幫其選墓址!


這兩位高人便是李淳風

袁天罡


據說當時李淳風先去考察,經過81天終於選定了一塊地,並在那裡放上一塊銅錢。緊接著袁天罡再去,他花了49天選好了,就在那裡插上一支釵子。可非常巧的是,釵子正好插在銅錢中間方孔裡。既然二人的看法一致,最後墓址就定下來了!

後來武則天開始動工,經過23年的修建,終於完工。武則天的乾陵位於山西梁山上,三峰聳立,北峰最高,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異常堅固!


再說一個盜乾陵的趣事

乾陵遭遇最大的一次挖掘,是在民國時期,當時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下的手,他想學孫殿英挖慈禧墓盜取寶物,據說孫連仲帶領了40萬軍隊前來,跟孫殿英一樣,以軍事演習為幌子,封鎖了乾隆周圍數里。

正當孫連仲用炸藥轟炸時,不知從何處冒出一股黑煙,盤旋衝出來,形成龍捲風的樣子,頓時陰風怒號,紅日隱遁,天地間一片混沌,忽起飛沙走石,如妖魔臨時,天地煞然,有七個士兵離陵墓最近,頓時狂徒鮮血,聲音都沒發出來,立刻身亡。

後來有風水先生說,武則天一生特能熬,她用18年當上皇后,再用35年當上皇帝,死後就得用一千多年證明自己陵墓的堅固,她不希望被人打擾,所以後人挖不動她。正如這位風水先生所說,武則天的陵墓,應該是最難挖掘的了。

種種事蹟經過古人和史書的傳播,越發傳神,而那座深邃的乾陵也愈發神秘!



御藏閣:一個文化,藏者的聚集地,還等什麼,趕緊加入我們吧!


御藏閣文化

乾陵腳踏渭河,頭枕梁山,從東西方向遠眺,整個陵寢就像一女體橫臥在八百里秦川的渭北平原上,它是關中十八陵中風水地勢最好的,也是一千多年以來關中十八陵裡唯一沒有被成功盜掘的帝陵。

生前處心積慮成為了千古第一女皇,令無數鬚眉在她的權杖下低頭折腰。死後苦心孤詣用1300多年來證明她的不可侵犯,乾陵還是保持著它的堅固和永久的魅力。



乾陵建於陝西省乾縣北6公里海拔1047米的梁山主峰,山體屬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當時唐代最著名的風水堪輿師袁天罡和李淳風同時替高宗和武則天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還傳為一時佳話,武則天就把梁山選為自己和高宗百年之後的“萬年壽城”。

高宗死後,將他的靈柩和祭器陪葬物埋入地宮後用巨型石板封閉宮口,又在石縫間灌注鐵水,武則天死後重新打開地宮,將其葬入後,又用巨石堵門灌以鐵水加固。乾陵是以整個石灰岩山體的主峰作為玄宮,墓道完整,而不從墓道掘入,想從山體側面或另鑿新洞進入是相當困難的。



二聖當朝時,不管是大唐還是大周,國家正處在鼎盛時期,財力雄厚,乾陵修健時間長達23年,高宗生前就有遺命將所愛之物統統隨葬乾陵,武則天下葬時陪葬品更是不計其數。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歷史上一千多年以來這梁山墳頭上的盜墓者的身影就從來沒有斷過,誰都覬覦陵墓中的陪葬寶物。史載有名有姓的盜墓賊據稱就有17人,大規模發掘又有三次。

名氣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唐末黃巢起義時,據說他動用40萬人馬,挖出一條深40米史稱“黃巢溝”,從現代考古學來講實質是一“探溝”,所幸黃巢等人不懂陵墓的結構特點,挖錯了方向,乾陵逃過一劫。



以前還有一種說法,黃巢因發掘乾陵受阻,為了洩憤,竟然將分佈在神道兩側的一共61座石像統統砍去腦袋,造成如今石像缺損。據後來考古研究其實是在明代嘉靖年間,陝西關中地區發生強烈的地震,頭頸部是石像最脆弱的部分,發生了斷裂,再有一些殘存完整的也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中毀壞了。

另據《舊五代史~溫韜傳》記載,五代時耀州刺史,軍閥溫韜把他所在管轄區的唐陵挖了個遍,可在挖乾陵時總是風雨大作,古人迷信,也就放棄了發掘。

直到民國時,將領孫連仲也想學孫殿英掘開慈禧墓那樣發掘乾陵,以軍事演習為幌子,炸開墓道旁三層岩石,突然有黑煙冒出,塵土飛揚,幾個士兵當場倒斃,其它人都不敢再動手,只能作罷。估計這種說法只是傳說而已,實質還是沒有找到有效的墓道口,無從下手。

這些盜墓未遂事件更加增添了乾陵的神秘感,所以不是乾陵一千多年以來沒有被人盜掘,而是不斷有人惦記著它,只是乾陵實在是修得太堅固或許再得到點此地風水的庇護,一次次無功而返。


甚至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先生還申請過發掘乾陵,只是因為北京定陵的前車之鑑沒有被政府批准,乾陵還是讓它保持既有的神秘吧。


看遍山川

武則天的墓為什麼沒被盜我認為原因主要是:

武則天的乾陵是山墓,自古以來土墓好盜、山墓難盜,所以要想盜武則天的墓必須要把山鑿透,這在古代雖然不是非常難的技術,但是盜墓畢竟是偷偷摸摸的,而鑿山需要時間久、山上又能被人看到,不像土墓是在地底下,所以盜墓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而後來的帝王又不能名正言順的去盜另一個帝王的墓,這不合中國自古以來的禮法,因為你今天盜了別的帝王的墓,那後來的帝王也可以盜你的墓。所以沒有帝王敢打破這個禁忌。

所以武則天的墓至今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