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微軟谷歌相比,蘋果在AI、AR上似乎總是慢半拍!

与微软谷歌相比,苹果在AI、AR上似乎总是慢半拍!

蘋果之所以為蘋果是因為它有太多粉絲,無論它怎麼做,都有人跟。很多事情之所以有變化,是因為有競爭,而人們對好東西的接受又是“無縫、無痕”的,所有當你做的不夠好,那麼先是“吐槽”然後還會有“轉會”的風險。今年蘋果在美國召開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沒有發佈任何一款硬件產品,除了Apple Watcth推出了一款彩虹錶帶的手錶,這次WWDC發佈的全部是軟件,其在AR和AI等方面,被很多人吐槽。

AR是焦點

從iMac、iPod、iPhone、iWatch,這些年蘋果一直引領硬件極致設計,讓人們忽略了蘋果是一家軟件公司的事實。今年的WWDC,蘋果沒有發佈任何一款硬件,被人質疑蘋果太軟,但是關於這個問題,早在2007年喬布斯就已經給出了答案:蘋果是一家軟件公司。“如果你想一下iPod存在的原因,那是因為這些真正出色的日本家電電子產品公司,它們本來差不多擁有整個移動音樂市場,但是他們做不出合適的軟件。”如果仔細想iMac、iPhone是什麼,其實它也是軟件,只是裝上了漂亮的外殼。

但是如果蘋果連軟件都做不好,那麼這個事情就不那麼好說了。今年蘋果第12版的操作系統iOS 12,在發佈會上第一個登場,這並不出意外,iOS是所有蘋果設備的靈魂,這次發佈最重大的改變就是iOS 12性能獲得了巨大提升。據介紹,搭載iOS 12的設備,應用打開速度提高了40%,鍵盤打開速度提高了50%等,而且在舊設備上速度提升依然非常明顯,目前所有可升級至iOS 11的蘋果設備,都可以升級到iOS 12。

除了性能的巨大提升,iOS 12再一次強調了AR功能,在兩個多小時發佈會上關於AR的內容長達40分鐘,這釋放出重要信息,蘋果將加速AR的生態的推進進程,並強調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AR平臺。在發佈新版開發工具後,蘋果用樂高演示展示了ARkit的新功能——兩臺iPad設備共同構建遊戲場景。樂高創新總監Martin Sanders表示,樂高以前是做實體玩具,而現在結合了ARKit,能夠擴展玩具更多玩法,甚至超越實物體驗。

此外,蘋果公司和皮克斯公司合作推出了一個新的AR文件格式USDZ,包括Adobe、Autodesk、Sketchfab、Pixar、PTC等在內的主流軟件提供商都將支持該格式,這無疑是為未來構建蘋果AR生態作準備。

蘋果也在現場還演示了一款AR測量工具Measure,該工具可以直接在屏幕中劃線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寬、高。“Measure”和USDZ格式文件都是基於新推出的ARKit 2開發框架,ARKit 2的主要更新,包括優化面部識別、真實繪製、三維物體檢測、持久體驗、多人共享五大功能。開發者可以利用該工具開發出更多的AR應用。

從這次蘋果給出的AR新功能來看,蘋果希望AR能夠從原來的“玩具”變成“工具”,蘋果對AR的加碼讓人們很自覺地將它與谷歌進行比較。Google 擁有類似的技術工具ARCore,開發者用其創建並設計Android端的相關應用,而且今年5月舉行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有更多增強功能,此外有消息爆料,谷歌正在開發獨立的AR頭顯,代號是A65,甚至代工廠都已經選好了,代工廠為廣達,有望在蘋果之前推出。谷歌在AR上加碼提速越來越“硬”,這讓預計到2020年才計劃推出獨立頭顯的蘋果有點慢了半拍的感覺。

都說AR最先開啟的是行業和商業市場,個人娛樂只是“消遣”。事實上,蘋果的老對手微軟已經將混合現實作為四大業務之一做了超長佈局,從目前的商業應用和行業應用來看,微軟的HoloLens設備已經走在了前面。就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之前不久舉行的微軟開發者大會2018Bilud上,微軟針對HoloLens開發者推出了兩大新的功能,Microsoft Remote Assist和Microsoft Layout應用,而這兩個應用都是為了進一步拓展混合現實在商業領域的應用。其中,Microsoft Remote Assist能讓一線員工以抬頭可見、無需動手的方式,通過視頻通話、圖像分享、混合現實註釋等手段,得到技術專家的遠程指導和協作。而Microsoft Layout能讓用戶在與現實環境相結合的混合現實世界中進行空間設計。

蘋果的AI尷尬

AI是業界的焦點,也是蘋果這次發佈會被吐槽的“槽點”。

在現場的演示中,Siri可以根據用戶固定習慣做日程提醒。如果用戶每天早上通過手機APP下單買咖啡,Siri在鎖屏時推送該買咖啡的提醒,不需要解鎖進入應用就能完成下單。

有人吐槽說這是典型的“人工”智能,AI本來是解放人的雙手的,但是蘋果的Siri還需要用戶自己動手拖拽進行系列操作,要使用Shortcuts,需要先手動設置好一切,把支持Shortcuts的第三方APP拖拽到Shortcuts中,並錄製喚醒詞,需要調用時再說出喚醒詞。

蘋果讓Siri更瞭解用戶的路徑目前看是有點讓人費解,這與谷歌Assistant和亞馬遜Alexa以及微軟小冰、小娜的開發方式完全不同。谷歌的Duplex項目允許人類與人工智能進行自然對話,就像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交談。在這一點上,微軟很聰明地選擇了兩條路徑同時推進,小冰更關注情感計算,讓AI能夠感覺像與另一個人交談,發展的是AI的“情商”,而小娜更關注於做事,更像是你的助理,發展的是“智商”。

在今年5月舉行的谷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智能語音助手Duplex在預定方面已經通過圖靈測試。從數據顯示來看,Google Assistant已裝在全球超過5億臺智能設備上。

有人說蘋果的Siri起來大早,趕了晚集。2011年蘋果推出Siri,2014年亞馬遜推出Alexa,2014年微軟推出小冰,2016年穀歌推出Google Assistant,蘋果今天之所以走到這樣的境地,Tech Inside的評價是首先封閉的生態系統導致第三方服務太少。其次,iPhone、iPad、Apple Watch、Apple TV各設備有不同的Siri版本,不統一。第三,一年一次的更新節奏太慢。

最近的蘋果看樣子真的有點“軟”了,在對待AR和AI這樣新“門面”問題上,走的似乎都有點慢。好在蘋果有巨大的用戶群、粉絲群、開發者,有巨大的蘋果終端設備優勢,要想變、要想快,還是有機會的,畢竟AR和AI至少目前看都還不是驅使手機等智能終端用戶選擇購買設備的主要功能。

但是未來會怎麼樣,市場的暗流會怎麼流,誰又能確切知道呢?就像當初的手機,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打電話,所以當初的功能手機大佬諾基亞沒有預料到,那些智能手機只是因為有了拍照、發信息、玩遊戲等等的“非主流功能”,就把功能手機擠出了移動電話的主流市場。蘋果還是江湖老大,應該不會發生這樣事情。

按照慣例,蘋果今年的下一場發佈會應該是9月,9月的蘋果會給出什麼驚喜?我們拭目以待吧。

与微软谷歌相比,苹果在AI、AR上似乎总是慢半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