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長江沿岸的春蘭生長早春芽已經半大了,這類早春芽一般在上年的冬天就在孕育,在春暖花開的3月就率先鑽出了盆面,後面時經4-5月份溫度逐漸升高加快了生長,再到6月就已經半大了。這類壯芽搶佔了當年生長的先機,多見二代芽早早的萌發,故是蘭花愛培者最喜聞樂見的。這類早春芽也是當年最容易孕育花芽的前壟壯草。

「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春蘭壯草“綠雲”新芽尚未鑽出盆面,可能要到7月初才能露面,一旦出來後生長就不會停頓,在高溫期間生長亦快,與弱草相比較實現後發先至草勢茁壯。

一般當年孕育的新芽不管是春蘭還是蕙蘭,出土都不會太早,多數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甚至於更晚的6月上旬至7月上旬。這其中春蘭傳統銘品“綠雲”在正常的自然溫度值下生長的新芽,就會於6月底7月初露出新綠。這樣遲出的不乏壯芽,奇妙的是這些壯芽一露面就沒有生長停頓時,即使在35-40℃的高溫環境下依然生長良好,這與該銘品弱草貌似早出一些的相比,反超呈後來者居上的趨勢。歸結下來這是蓄積能量作用的一種綜合體現。當然了,“綠雲”新芽的遲出並且能在高溫環境下正常生長,這亦是銘品特性使然。

「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春蘭弱草“綠雲”新芽鑽出盆面已經有1.5釐米,這樣的芽後勁不足故沒有後出的壯芽生長速度快。

我們大家都知道新芽萌發季亦是新根旺盛的生長時刻,這些嫩若豆芽的根冠根體很容易就會受到寄主在栽培介質內的蟲子啃食危害,例如:棘跳蟲與蛞蝓、蝸牛及各種螺類。甚至於喜歡潛伏在栽培介質內的馬陸亦會危害蘭花的嫩莖組織。馬陸(millipede)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馬陸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它一旦侵入蘭盆內就會危害植株的幼根及幼嫩的新芽和嫩莖、嫩葉,故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蕙蘭“丁小荷”新芽

對於晝伏夜出的潛伏類蟲子在栽培介質內,一般不容易受到大家的重視,鑑於它們的危害嚴重性,故必須做到早防治與定期防治。在這裡我強烈建議大家使用茶籽粉來驅除無脊椎類蟲子,我是3月25日初次使用,後面相隔5天使用1次,連續3次,距今已經有70多天了,使用效果立竿見影。前段時間有蘭友就茶籽粉對無脊椎的蟲子有很強的破壞其中樞神經的認可,但是他卻質詢道:“上半年使用效果確實不錯,但是到了下半年翻盆再看看,還是會有的。”

「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春蘭“向天歌”新芽

茶籽粉的有效成分對於呼吸中的無脊椎蟲體有特效,但是對於全封閉的蟲卵來說,可能是會存在無從侵入發揮作用,但是可以通過定期預防來抑制新生的出現。另外,只要栽培環境能夠控制住蟲源再次侵入,方可真正的杜絕。這如前幾天一位醫者對我說:“世界上不管有多高明的醫生也不能夠徹底地治好感冒,因為根本就沒辦法杜絕不再發生。”

對於病蟲害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有積極地做好預防與培育壯苗,使蘭花植株不被外因造成傷口使之病從口入從而提升對病害的免疫能力。

「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蕙蘭“程梅”新芽鑽出盆面較晚

如上講到的是潛伏在栽培介質內的蟲子對蘭花植株的危害性,下面則要講一下鑽出盆面的新芽管理。我們對已經開口的新芽採用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避開雨水,不讓芽芯裡積水誘發有害菌孳生危害。這一般是小規模的陽臺愛培者才可以做到的,但是長時間沒有較大的雨水衝淋葉片,所沉積的灰塵亦是誘發有害菌侵染危害重要途徑之一。那麼對栽培面積稍大一點直接噴淋式的澆水,就在澆水完成後給風以便於及時吹乾葉芯的含水,其預防目的也是一樣。

對於在菌群豐富的自然環境裡栽培蘭花,還需要防止真菌性鏽病的危害,該類病菌最宜侵蝕新芽,使之發生長毛現象,顏色猶如鏽跡又如咖啡。一旦遭受侵蝕多見造成僵芽,嚴重危害的繼而發黑,並誘發其它病害侵蝕,最後使之腐爛併成入侵母株的侵染源。

因此,在進入遲芽集中開口期建議使用戊唑醇來防止新芽受鏽病感染。由於戊唑醇是含有唑類成分,對新植株生長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故以連續使用2次為佳,不宜依賴性使用以防矮化植株發生。

「藝蘭頻道」一三O:六月天熱遲芽正出巧管理

蕙蘭“新荷”新芽長勢

綜上所述:這個季節新芽初出組織幼嫩要加強對蟲、菌的預防,對於同是弱酸性的防蟲防菌藥劑可以混合使用,以節省分別施藥時間。對於酸性與鹼性農藥一定要做到分開使用,謝絕混合使用發生降解藥效或產生藥害。另外,在使用茶籽粉時,由於茶籽粉具有一定的滅菌作用,故不建議混合有益菌使用,以免產生抑制或對沖。澆水後立即開啟風扇吹乾芽芯內積水是不二之選,凡事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2018年06月13日萬雲坤於國香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