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非物質文化古建公司,有這麼一群人


位於布達拉宮腳下的“雪堆白”,自明代起便是代表著西藏地區手工藝最高水平的官辦工廠。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及西藏博物館裡,件件標有“雪堆白製造”的藝術品依然閃耀著輝煌。(古建公司一角)

拉巴次仁是古建公司總經理,他讀過幾年書,從學校出來進入建築隊學習民族手工業。拉巴次仁在古建公司所做的一個重要工作是牽頭研發藏族礦植物顏料並計 劃批量生產。(古建公司勉唐派繪畫室和正在作畫的學徒)

但是有一段時間人們對傳統文化重視不夠,使這門技術面臨失傳的危險。拉巴次仁多次去薩迦、日喀則、尼木,向地方上的欽莫噶青啦、阿頓啦等處學習,用三四年時間,經過多次試驗終於恢復了礦物顏料製作技術。中間還聘請了西藏大學專家,反覆請教,得到他們嘉許和獎賞。這樣慢慢恢復了這門古老的技藝。(佛像頭部粗處理)


拉巴次仁說:“質量永遠是第一位,這樣你才能安身立命得到信譽。你不講質量只會得到眼前利益,誰還敢找你呢?有質量才有價值。市場上以次充好的東西很多,總要敗露的,這是給西藏文化抹黑,購買者沒有經驗容易上當。我們公司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假貨,要讓我們潛在的顧客到現場看看可能比較好,我們公司是有這個條件讓他們到現場來看的。”(零敲碎打)

銅匠師傅普布次仁是1955年生人,沒有怎麼上過學,他是1979正式搞金屬加工工作的。(工作中的普布次仁大師)

普布次仁所在的拉薩市城關區古建公司是1980年成立的,主要工作是維修寺廟和古建,事業發展順利,培養了很多人才,在內地承擔過很多工程,在兄弟省區青海、四川、雲南等地也參與了很多寺廟維修工程。

記者:怎樣算是成功的? 普布次仁:質量永遠是首位,如果不注意質量,首先要浪費人力,其次要浪費時間,最後要浪費材料,所以從開始就把這些考慮到了就不會出什麼偏差,這方面基本沒有失敗的案例。

記:您的夢想和希望是什麼? 普布次仁:希望孩子們生活好,學徒們有出息,我也就只能再幹五六年,只要他們好,企業得到更大發展,這就是我的希望。我們這個行業以前有打罵徒弟的行為,希望不要這樣,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教化他們,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就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