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找回端午節的節味呢?尋找藏在山水間的端午節!

該如何找回端午節的節味呢?尋找藏在山水間的端午節!

該如何找回端午節的節味呢?尋找藏在山水間的端午節!

該如何找回端午節的節味呢?尋找藏在山水間的端午節!

又到端午節,儘管超市裡早已經開始售賣種類繁多的粽子,但越來越多人在感嘆:“如今的端午節,已經沒有了舊時的感覺。”

該怎樣找回端午節的節味呢?

端午節是仲夏的節日,也是大自然繁茂的開始,古人在這一天採摘菖蒲、掛艾驅蟲、蘭湯沐浴,體會大自然的饋贈。隨著城市化的腳步,人們遠離了鄉村,也遠離了那山那水。

這意味著,要想找回端午節,還應迴歸到山水之中。

如今怎麼也找不到野草莓了

說起端午節,小林記憶中最深刻的,還是家鄉那漫山遍野的野草莓。他說:“野草莓外形和草莓幾乎一樣,但卻是白色的,個兒也比一般草莓小。我們那兒山上野草莓多的很,只要上山,視線所及必有野草莓。其實山上還有很多別的野果,但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野草莓無疑是最愛。”

小林中學時到城裡去讀書,跟同學說起山裡的野草莓,“同學們都很羨慕,讓我端午節放假,給他們帶點兒。當時我很為家鄉特產受到認可而自豪。但遺憾的是,我低估了要把它運到城裡的難度。端午節回家的時候,我特意上山摘了很多野草莓,放在一個盒子裡。回學校的時候帶著,但幾個小時的大巴,一路搖晃,下車之後,已經看不出來原來的樣子了,自己吃都下不去嘴,更不用說送人了”。

野果“摘下了放個半天,吃起來就沒味兒了。一般我們都是邊摘邊吃,吃完回家。唯有一年,我母親帶著一個鐵壺,在山上摘了一壺回來,洗乾淨,三下兩下,揉麵一樣把一堆野草莓揉成一團,加入苦蕎麵,蒸了一鍋野草莓的蕎粑。那是我唯一一次吃野草莓蕎粑,每年端午幾乎都會想起來,那味道還在舌尖上打轉,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了”。

如今,早已成家立業、定居北京的小林,已很久沒有吃到過家鄉的野草莓了。他說:“有一次回家,專門去山上找,不知道為什麼,野草莓好像已經很少了。”

梔子花不僅好看,而且好吃

來自湖南的蘭音依舊懷念著家鄉的梔子花。他說:“小時候屋前屋後都是梔子花,每年陰曆五月的時候,梔子花盛開,一片清香。但我最喜歡的,不是它帶給我的嗅覺享受,而是味覺享受。”

南方不少地方都有吃梔子花的習俗。蘭音說:“我媽每年都會採很多梔子花,一部分曬乾儲存,一部分吃新鮮的,吃法很多,焯過以後涼拌,或者瀝乾水分炒肉都可以,吃起來有點兒像木耳,但比木耳更加爽滑,還有梔子花特有的清香。”

到北京工作以後,每年趕上陰曆五月節的時候,蘭音都會到處去找梔子花。他說:“太少了,北京的水土不適合梔子花,特意去養一兩盆,費心費力還不容易活。在老家,梔子花是隨便栽栽就能活的,特別香,可在北方好難,好不容易開出三兩朵,沒什麼香味,而且沒法吃。”

江西人小東也是一位梔子花愛好者。他說:“每年陰曆五月,大街上到處都是賣梔子花的,一小把一小把賣,走在路上,順路帶一把,放在家裡,很長時間都是香的。菜市場也有,是食用的,更便宜,只有花朵,買回家,摘了花蕊,焯一下,就是一盤可口的小菜,或者切幾段韭菜,和著梔子花炒肉,也別有風味。”

用百草娛樂身心

和大部分傳統的節日一樣,端午節也和大自然的時令有關。

著名民俗學者高巍說:“傳統節氣節日中,有很多是對應的,比如端午節和夏至,時間幾乎一致,都是高溫到來,雨水充足,萬物滋長的時節,不僅草木在長,蚊蟲也在長,因此古人在這個時候用蘭湯沐浴,飲菖蒲雄黃酒、懸掛艾葉,驅蟲避瘟。當然,現代社會衛生條件更好,這些傳統習俗的功能在不斷消失,但並不妨礙仍舊舉行這些活動,因為它們都是非常生活化的,簡單易行,並不複雜。”

為了更好地親近自然,過去民間還常有鬥草的活動,在古代, 這是很重要的節俗。鬥草的歷史非常悠久,《詩經》中有:“采采芣苢,薄言採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所謂芣苢,就是車前草。車前草硬而韌,是鬥草的上佳之選。車前草又叫“打官司草”,過去人們發生糾紛時,常扯兩根車前草,鬥個輸贏。

鬥草又分文武,武鬥就是大家各選一段堅韌的草葉,十字交叉,比試韌性,誰的草被拉斷了,誰就輸。

其實,直到現代,鬥草的遊戲仍有留存,不少人童年都曾有過鬥草的記憶。高巍說:“小時候常玩這個遊戲,有時各摘一根草,交叉後互相拉,看誰的更堅韌,有時一根草不過癮,乾脆摘一把,擰成一股,使盡全身的力氣才能拉斷。最有意思還是用楊樹葉的葉柄,摘一片楊樹葉,去掉葉肉,只留下堅韌的葉柄,看誰的能贏。”

在博物中體會端午節真趣

孔子說“讀《詩經》,多識草木鳥獸之名”,這可能是最早的博物學之作。真正博物學起源於近代,隨著現代科學的細分而逐漸式微。但隨著後工業時代到來,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博物又成了新的熱門領域。

“箬竹,禾本科、箬竹屬植物,竿高可達2米,最大直徑7.5毫米,小枝2-4葉”“菖蒲,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葉基生,劍形”“艾草,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厚紙質,頭狀花序橢圓形”……

和傳統習俗中掛艾草採菖蒲不同,科學的發展,使得現代博物對植物的瞭解更加專業和深入。喜歡博物多年的李南說:“小時候過端午節,早晨要早起,跟著外婆,踏著露水採艾蒿,回來以後用艾蒿水洗臉,然後把艾蒿掛起來。但那時候並不懂為什麼要這麼做,雖然親手採了艾蒿,但實際上對艾蒿的瞭解很少,只是從外婆那裡聽來,可以驅蚊避邪之類,最多再加上有些地方還用它做餈粑。”

後來愛上博物學,李南才知道,小小的植物中,有那麼多學問。如今,李南每年都會帶著孩子參加博物遊,“有時候和一群同好一起,有時候就我帶著孩子,給他講野外遇到的每一種動植物的特性,慢慢地,他也愛上了博物,甚至有時候比我知道的還多,記得有一次,我們夜拍的時候,聽到一陣蛙鳴,我還沒分辨出哪種青蛙,但兒子已經先喊出來了”。

博物是種生活方式

博物遊逐漸成為新的家庭活動的熱點項目,尤其在端午節這個鮮花盛開、鳥獸繁茂的季節裡,和家人一起,來一次認識大自然的旅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著名博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劉華傑說:“以端午節為例,傳統的習俗中,有很多和動植物相關的內容,比如防五毒,究竟是哪些動物,他們為什麼被稱為五毒,對人有何侵害?為何那些習俗能夠促進健康衛生?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知識,節日期間,除了讓孩子瞭解習俗之外,也可以通過博物,更深一層瞭解習俗背後的文化。”

其實,人們所熟知的達爾文、法布爾等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家,而是博物學家。古代中國也有燦爛的博物學傳統,出現了李時珍、陸羽、徐霞客、沈括、宋應星等偉大的博物學家。

博物並非嚴謹的科學研究,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劉華傑說:“科學研究非常嚴謹,所以科學的邊界相對較窄。博物學的包容性更強,它更像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科學研究。很多傳統文化、民間的驗方、生活中的經驗,可能科學研究中尚未得到認可,但確實有文化意義、象徵意義,博物學會認可、容納這些文化。比如博物學講到菖蒲,不僅會講現代植物學的知識,還講傳統文化中的內容,甚至一些相關的傳說故事。”

博物的目的,並非掌握更多的知識,而是學會更好地生活。劉華傑說:“知識只是博物的一小部分,更多是和生活方式聯繫在一起,是普通人與大自然打交道的方式,而不是專業的科學家研究的方式。比如說吃粽子,北方人也吃粽子,但包粽子的箬葉,是南方的植物,北方賣的是幹箬葉,很難見到活的植物,它是怎樣的植物,有什麼特性,作為一種生活教育,完全可以一邊吃粽子,一邊幫助孩子加以瞭解。”

城市生活也該有點野趣

生活在城市裡,如何尋得傳統生活的樂趣,如何更方便地親近自然?博物遊儘管受到青睞,畢竟只是偶爾的休閒,很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巍說:“更重要的,是在城市規劃中留下更多的自然空間,使城市這個人文之地多一點兒大自然的氣息。”

“以前過端午節,很多人會去天壇採益母草,益母草對女孩子有好處,所以去天壇的,多是年輕的戀人,對他們來說,既是親近自然,也是一次有趣的約會。但現在,益母草沒了,都是現代景觀,看似綠意盎然,但其實離自然很遠。”高巍說。

城市應該保留更多野趣,高巍認為,“關鍵在城市規劃。以前老舍說過一句話,北京雖然擁擠,但還是有一些讓人喘息、休息的空隙。現在這樣的空隙越來越少了。高樓大廈越來越密集,離自然就越來越遠”。

理想中的城市園林,如何才能建成?高巍說:“城市是人文薈萃的地方,但城市的景觀,其實也可以合乎自然。比如前兩年北京的北二環重修護城河,把護城河邊原來直上直下的河堤,改成緩坡,在河邊種植樹木、點綴石頭,使得原本無趣的河堤,更有野外的感覺,結果非常受歡迎。現在的城市規劃,其實已經開始注重這方面的工作了,很多新建的社區中,大多會設計一些模仿自然的景觀,哪怕只是一方小小的池塘,鋪上石子、栽上柳樹,引水養魚,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讓人們在下班休息的時候,有一方親近自然的小小空間。” 文/遲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