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發明,

“癢癢撓”不僅解決了古人

“背癢但手短撓不到”的問題,

也體現了古人

“再癢也不願求人”的傲骨。

因此,癢癢撓也叫“勿求人”,

民間還有“老頭樂”的說法。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管“癢癢撓”叫“搔杖”,

後來因審美的提升,

“搔杖”又演變成了名字更為雅緻的

——“如意”。

柄端作手指之形,

以示手所不能至,

搔之可如意。

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清十九世紀 雕瓷雲龍紋如意

當然,歷史長河悠遠,

除了撓癢,

各路人群出於對如意的喜愛,

也拿著它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比如佛僧講經時,

常用“如意”作隨身攜帶的道具;

五代李克用,

曾經用鐵如意指揮三軍;

舞姬們拿它來做歌舞的道具……

如意的演變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如意最早出現是在東漢,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變而來,柄端作“心”形,用竹、骨、銅、玉製作,講僧持之記文於上,以備遺忘。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琺琅如意

漢代以後,時至魏晉,魏晉人喜歡煉丹服藥,因此經常會出汗身癢,於是那時的文人便養成了手持如意邊撓癢邊講玄學的習慣。加之那時寬衣大袍,魏晉人又天生有一種瀟灑氣質,因而手持如意,便帶有一種非同尋常的美感。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白玉如意

到了唐朝,如意的手型開始變為象徵吉祥的靈芝紋,捲雲紋,心形紋,並開始用金玉製作,不僅成了藝術品,更將魏晉時期的一股仙氣和雅氣很好的傳承了下來,也就是我們現代熟悉的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清乾隆 御製北京銅胎畫琺琅福壽雙全如意

再後來,到明清時候,如意逐漸開始脫離手握使用的範疇,變重變大,成為了集宮廷禮儀、漢族民間往來、陳設賞玩為一體的珍貴之物。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清十九世紀 鍍銀絲鑲嵌翠玉如意

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禮儀的臣下必敬獻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順利;在皇帝會見外國使臣時,也要饋贈“如意”,以示締結兩國友好,國泰民安;在帝后、嬪妃的寢室中均有“如意”,以頤神養性,兆示吉安;特別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宮中萬壽,中秋元旦時節,都需要臣下敬獻數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

如意的材質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銅鎏金如意

如意的材質極為多樣,各色玉石、琺琅、沉香、金、銀、銅、鐵、犀角、象牙、竹、木、陶瓷等等應有盡有。其中玉石如意就分為翡翠、白玉、青玉、碧玉、墨玉、水晶、孔雀石、瑪瑙、珊瑚等。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琺琅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沉香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黃楊木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玉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金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珊瑚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如意

如意的圖案

雖說如意出於各自不同的用途,但最初的如意無疑都是摹仿人的手形,這種創造的構思,也可以說是人的意志的外延。進而逐漸演變成捲雲形、靈芝形、心字形及團花形等形狀,增加了幾分仙氣與祥和的神韻。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除此之外,還有年年(鯰)如意、萬(萬年青)事(柿)如意、吉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藝(琴棋書畫)如意、必(筆)定(錠)如意、四合(四個)如意等等。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如意的裝飾手法

如意的裝飾手法也異彩紛呈,尤其是配以各種所謂“中國結”,如盤長結、銅錢結、蝴蝶結、喜結、壽結等,不僅有和諧的視覺效果,也增添了如意的韻味。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清初 金漆木靈芝形如意

如意經典樣式

天官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線條簡單,但是高貴而威嚴。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清代老銀鎏金天官賜福銀如意

靈芝式如意:這種如意的造型跟靈芝一樣,九鼎如意都是靈芝式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靈芝如意

三鑲式如意:就是用玉器、瑪瑙、碧璽、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貴寶石鑲嵌在珍貴的紫檀紅木或者銅鎏金上,我們稱為三鑲式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玉紫檀雕松鹿三鑲如意

賞“如意”

說起賞“如意”,就不得不提故宮了,如今故宮裡就收藏了3000多個如意,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觀摩觀摩古人寶里寶氣的“癢癢撓”吧!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金宜子宜孫小如意

長18.5cm

此如意以模壓配合捶揲、焊接等工藝成型。柄體扁平,鏨回紋邊,魚子紋地上凸起“宜子宜孫”楷書吉語,並以雲蝠紋點綴。如意首亦以魚子紋為地,中有“喜”字,知其為婚禮用品。如意尾部尖角鏨錢紋。如意身背面焊接雙股支架,與尾部尖端配合可斜立。頸背有二戳記,一為“足金”,另一不可辨識。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七成金累絲嵌石如意

長33cm

如意金累絲制,通體在錢紋地上飾雲鳳紋及壽字。如意首隆起成三臺,中央嵌松石,柄嵌藍寶石、碧璽,柄身兩側又以寶石嵌雜寶紋,朵狀尾部亦嵌松石。金累絲紋飾上飾點翠,現多已脫落。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銅鍍金鏨蝠壽嵌玉璧如意

長46cm

如意通體銅鍍金鏨蝠壽紋地。首尾圓形,並穹狀隆起。首部中央嵌一白玉璧。此如意於金燦絢爛的富貴風格中又蘊含著古樸雅緻之情趣。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銅鍍金鏨蝠壽壽星如意

長44cm

如意體形弧曲圓渾,通體鏤雕勾連雲蝠紋及團壽紋,布排錯落。如意首為雲頭式,高浮雕壽星,其身側有瑞鶴銜芝、白猿獻壽及松柏竹枝等為襯。二層鏤雕加之圖案化的陰刻地紋,其裝飾效果頗為豐富。背後則以小釘鉚接平底,並鏨刻纏枝花葉為飾。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墨玉嵌石三多如意

長51cm

如意以沉著蘊藉的墨玉碾琢而成,並鑲嵌桃、佛手等裝飾。桃與佛手組合是明清時期常見的吉祥圖案組合,再加上石榴就成為“三多”紋飾,寓意多壽、多福、多子。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翡翠靈芝式如意

長47.8cm

如意以整塊翠琢成,靈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鮮豔,成色好,水頭足,碾琢精美,為宮廷如意中的極品。如此大塊的翠如意更是鳳毛麟角,彌足珍貴。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雄黃琢菊花如意

長40cm

此如意造型圓渾,色澤微紅,表面光滑,質地極為特殊,乃以雄黃礦中的結晶體“雄精”拼接碾琢而成。清代以降,雄精工藝品成為貴州等地的特產,但由於原料提煉十分困難,所以產量很低,存世更少。這件如意無疑為同類製品中的代表作品。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水晶靈芝式如意

長34.9cm

如意由整塊水晶精琢成,靈芝造型,芝莖彎曲,莖身纏繞草葉、小芝等。芝莖中部琢陽文篆書“萬年瑞芝”。芝首圓潤自然,碾琢精細,拋光好。如意通體通透,晶瑩光潔,透明度很高,為水晶中的上品。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水晶靈芝式如意

長34.9cm

如意由整塊水晶精琢成,靈芝造型,芝莖彎曲,莖身纏繞草葉、小芝等。芝莖中部琢陽文篆書“萬年瑞芝”。芝首圓潤自然,碾琢精細,拋光好。如意通體通透,晶瑩光潔,透明度很高,為水晶中的上品。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白玉嵌玉石鵪鶉嘉禾如意

長33.5cm

此如意首鑲嵌玉石麥穗數株及鵪鶉2只,取“穗”與“鵪”之諧音寓意 “歲歲平安”。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白玉琢百合柿子如意

長40.2cm

如意柄琢百合花為飾,首作2枚柿子相疊狀,此為吉祥紋樣中的固定組合模式,寓意“百事如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白玉鑲嵌荷塘翠鳥如意

長43cm

如意白玉質,首、柄嵌飾荷鳥圖,以青金石鑲嵌翠鳥,粉色碧璽嵌荷花,碧玉嵌荷葉,翡翠嵌蓮蓬。白玉尾部凸琢出浪花與荷枝相接。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白玉琢三星紋如意

長44cm

此玉如意借用三鑲之形,於首、身、尾三部份分別碾琢福、祿、壽三星及八仙等神話人物,為常見的祝壽題材。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竹雕靈芝如意

長35.9cm

此如意曲柄翹首,呈天然靈芝形,柄莖上方分出兩支小杈加工成小靈芝,芝首以自然根結略加刮磨而成芝朵,靈異逼真。此柄如意頗具雅逸之趣,雍正時的一幅王妃賞花圖中,人物手中的如意即仿此柄而繪製。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

長49cm

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是雕鏤點嵌相結合的一件作品,通體鵝黃色。如意柄鏤雕作纏繞的枝幹狀,奇巧玲瓏,如不事刀工天然而成。在如意首上嵌有粉碧璽花、碧玉葉、白玉果的桃枝,愈增其富麗。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花枝間點綴著5只金蝙蝠,蝙蝠或以紅寶石作身,或以大珍珠為體,金翅之上還嵌有小紅寶石。此物豔麗奇巧,令人愛不釋手。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天然木雕靈芝如意

長18.8cm

此如意以天然木根略作加工,打磨光潤,形態自然優美。清代早中期,宮廷中對古樸淡雅、造型精美的竹、木質如意十分推崇,殿堂、書齋中的如意以竹木質居多。乾隆詠如意的御製詩中,僅寫竹、木如意的詩就有15首之多。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沉香木雕八仙紋如意

長55cm

如意首呈心狀,柄略寬,中間拱起。通體滿雕壽星和八仙組成的圖案。如意首雕飾突額長髯的壽星,兩旁伴有八仙中的漢鍾離、韓湘子。柄中部呂洞賓、李鐵柺同立。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為張果老、曹國舅、蘭彩和、何仙姑。柄上還浮雕4個委角方框,框中分別刻有陽文楷體“萬”“福”“攸”“同”四字。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檀香木鏤雕暗八仙紋如意

長47.5cm

如意通體飾鏤空紋樣,分兩層,下層為蜂窩狀地紋,雕刻極其細薄且連續不斷,上層為暗八仙並點綴花草等,其間有飄帶紋纏繞環結。暗八仙即為八仙手中所持的法器,在中國傳統圖案中代表祝壽的含義。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雕松竹梅嵌玉如意

長36cm

如意柄鏤刻成松幹狀,松枝虯曲蒼勁,一根竹枝傍依松幹,柄尾雕梅花一枝。橢圓形如意首正中嵌一塊精美玲瓏的白玉佩,上雕蜀葵和菊花。此柄如意不僅體現了精湛的雕刻技巧,並涵含祝福美好的意願。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刻干支嵌玉雙頭如意

長46cm

如意柄鏤雕作二如意勾連狀,首尾對稱,通體陰刻篆書干支紀年團花為飾,構思新奇,為突破一般如意造型的異型如意中的代表作。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銀鍍金百寶嵌三鑲如意

長63cm

如意身銀鍍金質,首、身、尾鑲嵌3枚圓形或橢圓形白玉飾件,其上又以碧璽、翡翠、青金石等嵌粘花鳥圖案,色彩鮮豔,質地各異。器身又嵌粘花卉紋,尤以米珠連綴的菊花最為別緻。此柄如意裝飾華貴繁縟,為清晚期同類製品中的佼佼者。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嵌玉三鑲如意

長45.5cm

如意紫檀柄,首、身、尾鑲螭紋玉璧、玉瓦,如意首玉璧的中央鑲有一顆產自東北黑龍江流域的東珠,直徑超過1cm。此顆東珠粒大晶瑩,點綴在雙螭之間,組合為二龍戲珠紋飾,光彩奪目。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嵌寶石花鳥三鑲如意

長52cm

此如意通體滿鑲翠、玉和各色寶石,首、身、尾鑲嵌3塊青玉瓦。首、尾均嵌牡丹花枝,中腹嵌桃枝圖案。以翡翠為葉,紫紅色碧璽為花朵和桃實,中腹上、下各嵌4只白玉鶴,飛翔在花果之間。此如意嵌飾豔麗,雍容華貴而略顯堆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雕錦紋三鑲青玉如意

長51.1cm

如意為紫檀木製,通身飾萬字不斷頭錦紋,間飾錯金、錯銀團壽字。如意首鑲鏤空雙螭捧壽玉飾,中腹和尾部亦鑲鏤空螭紋玉飾。沉黯華美的紫檀器身襯托著首、腹、尾部的三鑲玉飾,富麗華貴,為清代中期的裝飾風格。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木嵌寶石花卉三鑲如意

長51.1cm

如意首、身、尾三處圓託內鑲入青玉飾件,分別去地凸琢桃樹紋樣。桃樹紋上又磨出凹槽,嵌入碧璽、翡翠等紅、綠寶石,以表現花、葉、果實嬌豔欲滴的不同色彩,同時以沁成赭色的玉石表現枝幹,既生動傳神又有俏色玉雕的效果。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木嵌碧璽三鑲如意

長48cm

如意在以繩紋組成的三股束花木柄上浮雕牡丹花枝,心形如意首和柄身、尾部都鑲有橢圓形鏨纏枝蓮紋的金託,託內嵌三塊大碧璽,分別為紫紅色與黃色,質地瑩潤,色澤鮮明,配以黃色盤長絲穗,顯得分外莊重。其中牡丹寓意“富貴”,靈芝寓意“長壽”,合之為“富貴長壽,可如人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嵌玉鑲紅寶石小如意

長28cm

如意首鑲嵌鏤空仿古出廓玉璧,正中嵌紅寶石一顆。柄纖細渾圓,分為二部分,各出凸榫,其間以一截玉雕圓管相接,恰是乾隆御製詩中“漢玉香檀接柄長”的生動寫照。尾部亦鑲嵌玉件,有云紋為飾。此器輕巧勻稱,工藝出眾,色彩搭配明快悅目,特別是紅寶石的鑲入,更為點睛之筆。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

長40.3cm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是清代中期鑲嵌古玉的三鑲如意中之典型作品。其柄首所嵌“海東青捕天鵝”玉飾為遼金時期著名的“春水”玉,瑩潤細膩,極其珍罕。柄身嵌錯八卦符號金片,使器物平添了一種神秘之美。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黃花梨嵌螺鈿三鑲嵌玉如意

長77cm

如意柄身為黃花梨木製,通體鑲嵌螺鈿梅花,3塊白玉嵌於如意的首、身、尾部,分別雕刻太平有象、花卉瓶景、獅子等,如意首與中腹玉飾上還分別琢篆書“四海昇平”、“富貴長清”,寓意太平吉祥。此柄如意形體之大在故宮所藏的兩千多柄如意中無出其右者。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掐絲琺琅“天寶九如”九九如意

長32cm

此套如意9柄,用掐絲琺琅工藝製作,在藍色地上飾福壽紋。每柄如意曲柄上部分別掐絲隸書:“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升”、“如日之恆”、“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引自《詩•小雅•天保》,這是一首臣子為君主歌功頌德的詩篇,其中的譬喻到後世演化為固定的吉祥用語。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木雕各式花卉九九如意

長33cm

此套如意9柄,以黃楊木、烏木、紫檀木等雕鏤成9種紋樣的如意,分別為九螭、海石花、菊花、靈芝、蜀葵、石榴、柿子、雲蝠、桃花等。此套如意雕琢精細,形態生動,色調雖沉而打磨光潤,精巧可愛。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木嵌各種玉石瓜果靈芝式九九如意

長41.5cm

如意9柄成套。其中一柄為靈芝造型,另外8柄分為石榴、瓜蝶、佛手、仙桃4種造型,兩兩成對。靈芝如意首以棕紅色瑪瑙雕成,其它瓜果如意在鏤雕木柄上,以染牙雕葉,白玉作花,金絲為芯,或以碧玉、青玉、白玉雕成大大小小圓潤的瓜果,果實周圍皆滿鑲花朵和葉片。還有紅瑪瑙蝴蝶停於瓜葉之上。此套如意裝飾極堆砌鋪張,顯現出熱鬧喜慶的氣氛。4種瓜果的造型寓天地長春、多福多壽、子孫繁盛不衰之意,而中間的靈芝如意則“一支獨秀”。此套如意於五色繽紛之間盡顯其精美富麗。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掐絲琺琅夔龍寶相花如意

長42.1cm

如意首中心突起呈臺狀,其內以掐絲琺琅工藝於藍色地上用紅、黃、白、紫等色裝飾夔龍捧壽紋,與柄身中部所飾雲蝠紋及柄尾所飾雙魚紋遙相呼應,此為仿流行的三鑲如意裝飾的一種變體。其餘部分則以藍地纏枝寶相花紋為主。琺琅釉色澤鮮明。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描金漆折枝花卉紋如意

長46.5cm

如意通體於紅漆地上描金漆繪折枝花卉。如意首鑲嵌玉佩。首、身、尾部皆有鏤空雕刻。此如意漆色鮮豔,紋飾精美,再配以明黃色絲穗,愈彰顯出富麗堂皇的宮廷氣派。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硬木柄刻御製詩青玉兩鑲如意

長32釐米

如意首鑲嵌鏤雕雙螭紋玉飾,琢磨精巧,尾鑲嵌四方葵形去地浮雕雙瓜紋玉飾,風格質樸清新,應為明代玉帶飾的組成部分。硬木柄身陰刻乾隆御製《癸巳春帖子詞》及“臣裘曰脩敬書”款識,並“臣”、“修”小印二方。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紫檀鑲玉五鑲如意

長41cm

此件形似二柄如意交疊,寓意並蒂連理,造型別出心裁。如意雙首雙尾所鑲白玉上均雕刻雙喜字和福壽圖案。此五鑲如意為晚清婚慶典禮中之陳設用品。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鶴頂紅靈芝如意

長35.6cm

如意雕作靈芝式,通體橙黃半透,如膏凍般,有細微龜裂,紋飾凸起處和邊沿均為紅色,呈現出別樣風格。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染骨嵌玉石靈芝如意

長21cm

此如意柄骨制,染作綠色。如意首為瑪瑙制,柄身雕刻翠竹、花卉,並鑲嵌各種玉石,柄尾嵌瑪瑙雕刻的螭虎紋,配明黃色絲穗。骨制如意在宮廷中不多見,此枚為其中比較精緻的佳品。

如意收藏

古人撓癢神器,一柄在握,歲美人和

十九 二十世紀 翡翠鏤雕福壽雙全百壽紋金如意

如意的收藏,往往同時具有保值增值和祈福納祥的預期。隨著近幾年國內各級市場的興盛,尤其是拍賣業瓷雜器物的火熱,如意的成交價格不斷攀升,刺激了人們投資收藏如意的積極性。但市面所見如意以清代最多,明代製品已不多見,收藏者須避免“盲目崇古”。

世事變遷,現今如意

已經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而成為古玩之屬,

但一柄柄精緻粹美的如意

承載著它們所曾擁有的歷史

及它們所蘊涵的吉祥美好的寓意,

依然那麼悅目怡情,

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如意在握,歲美人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