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人称“无湘不成军”这大概没什么争议,顶多只有四川人会争,说“无川不成军”,其实也有这个说法,但是如果说到湖南人的湖南骡子这个外号,很多人知道这个说法,但十个人只怕有十一个说不出来历。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我们中国人喜欢给各省人起外号,陕西有关中冷娃,江西有表姐表妹,湖北是九头鸟,湖南人则被称为湖南骡子,大概是因为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性子倔,敢拼命,不服输,和骡子性格很相似,所以才被“湖南骡子”。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至于湖南骡子的外号到底是哪朝哪代起的,店家我估摸着,最开始只怕还是个骂人的话,毕竟国人都忌讳被骂做杂种(骡子本身就是马和驴子的杂种),至于后来怎么演变一种褒义词,只怕比到底是鸡先生还是蛋先生更难考证了。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倒象抗日时的怒吼

自宋室南渡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重心南移,湖南也历经数波大的移民浪潮,南下的中原文化和本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荆楚文化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这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造就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敢拼命、不服输的骡子脾气,大概也因为这种倔强的骡子脾气,才形成了无湘不成军的历史,也因为无湘不成军,所以湖南诸多顶尖军政人物都是这种性格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曾国藩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是倔强;左宗棠更倔,抬着棺材进疆抗俄,雪帅彭玉麟一生六辞高官,是倔,谭嗣同比骡子还倔,可逃不逃,以“今中国未有以变法而流血者,请自嗣同始!”的先躯精神慷慨赴死!新中国成立后就不用说了,说不得也哥哥说不得也哥哥。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谭复生不复生也

湖南人的骡子脾气在处事时体现为一种执着精神,这是好事,但在为人方面则体现为固执,用湖南话说就是死犟卵,倘若两个倔强的湖南人一旦顶起牛来了,湖南人顶牛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让更多的湖南人一声叹息,近代以来,湖南人斗湖南人的不幸例子不枚胜数: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偏相左!藩臣徒误国,问伊经济有何曾?”,道尽了曾文正左文襄两位湖南大佬的极深成见!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新中国建立后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台湾那边还有两个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的湖南人!唉,这两位不提也罢!倒是湖南人刘兆玄的武侠小说还好看些!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所以店家以为,倔强的湖南人有时候还是对事不对人才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湖南惟一圆滑的人,外号水晶球的谭延闿的字写得还是挺好的。

为什么人称无湘不成军的湖南人又被称为湖南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