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技术的前景

数字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数字资产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如此解释,“区块链”三字可能仍让你摸不着头脑,但如果说到数字资产“btc”,你也许就不那么陌生了。实际上,“区块链”正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可以说,没有区块链技术,就不会有btc的出现。

我们正站在新变革来临的边缘,互联网正在经历去中心化的阶段。经过了20年的科学研究,在密码学领域和去中心化计算网络上都产生了新的进展,带来诸如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之类的前沿技术,而这些技术可能潜含着从底层的改变社会运转方式的力量。

国内,数字区块链作为一项重点技术写入了“十三五”规划,这是业界始料未及又倍感欢欣的事情,更加鼓舞的是,目前有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把区块链作为重点高新产业在推动,力图抢跑新的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也为很多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背书和信心。

首先,数字区块链是什么?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共享加密数据库。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共享加密数据库。

中国工信部在2016年将其定义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区块链使用过程包括节点的连接、交易和记账等基本步骤。

数字区块链的共识机制

自互联网连接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及人类之后,信任问题都是由第三方企业、银行机构、政府部门等大型中介解决的。人们在网络上进行身份认证、银行转账、消费交易,都是基于对这些大型中介的信任。

大型中介在运营平台,提供服务的同时,从大量的交易中抽取一部分佣金作为利润来源,“雪球”随之越滚越大,人们对其的信任感也随着“网络效应”持续增长。

与此相反,数字区块链提出的是一种所谓的“机器信任”或“民主化的信任”。在区块链社区的对等网络中,没有管理员之类的角色对于人们的交易进行集权控制,而是使用共识机制对于人们的交易行为进行验证确认,并在网络中直接对于价值信息进行传递。也就是说在一个互不信任的网络中,区块链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各个节点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自动遵循某种规则进行交易记录的真实性验证,然后将经过判断后真实的交易记入区块链中。

在大家平常比较熟悉的比特币中使用的共识算法既是工作量证明算法(PoW),网络中的节点需要通过一定工作量的计算得到随即哈希散列的数值解,才能通过节点竞争获取记账的权利(挖矿)。一般节点的计算机算力越强越容易得到记账权利及相应奖励。但这种共识机制会有一些局限,也因为耗费计算机算例和资源遭人诟病。

随后在PoW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PoS——权益证明机制,需要记账用户对于区块链中数字资产的所有权益的证明。相对而言,拥有数字资产越多,寻找随机数的速度就越快。因为拥有资产越多的人,也越不愿意自己的资产蒙受损失吧。

就金融领域而言,区块链技术将对不同的机构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在技术层面上,我国整体上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2年,但发展势头迅猛,在应用落地层面也展开积极尝试。

首先是场外业务,因为它是离散的,流动性低的,量相对不大的,涉及用户也相对不是那么多的,可以率先落地。接下来是场内的交易后业务,比如以证券市场为例,可能会涉及到交易所、中国结算和证券公司三边之间的交易后处理,清算结算对账等。第三个是业务沙箱,类似于上海自贸区,作为业务特区,其风险能够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可控。最后是国际化业务。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区块链基于其技术属性,并不会从根本上撼动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而是从底层框架着手,以技术为核心力量推动行业发展。

对银行业而言,支付结算、信用证、票据、跨境支付等领域有望率先展开应用。区块链将使相关业务更高效、更安全。

对于支付清算,区块链技术将实现点到点交易,以节约成本。根据麦肯锡报告测算,将使每笔支付节约9美元费用,从26美元减少至15美元。对于票据和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减少人力的介入,使渠道更为畅通。据麦肯锡测算,将对于银行节约135-150亿美元运营费用。

总体而言,区块链可以使银行的基础架构得到优化,中后台业务比如清算和结算可以做很大的改进。因为区块链技术下数据不可篡改,能够提供较强的安全性,同时大大提高清算系统速度,能节省下大量人力。

对于证券行业,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交易清算、结算的速度,并显著降低系统性风险以及资本成本。区块链技术可以简化交易后的结算和清算流程,减少需要人工完成的核实工作,实现实时结算和登记的(T+0)。区块链能将效率提升到分钟级别,这能让结算风险降低99%,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和系统性风险。

高盛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机构与证券结算公司的协调,为美国每年节约20亿美元左右的成本。

对于基金行业,将帮助其在清算和结算方面减少人力成本; 对于审计行业,区块链可记录并更新所有参与人和公司的数据,协助审计师有关企业相关信息的审核,从而解决以往信息由人力核实的问题,大幅降低成本。

区块链的意义

区块链的意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学术意义,在无信任的环境下,在整个网络中的任意节点建立起共识机制,而无需担心数据被篡改。

二是应用意义,随着数据库从集中式纵向扩展,向分布式横向扩展发展,纵向扩展就是通过添加内存、存储和CPU,增强单台机器的性能。这种纵向扩展会遇到吞吐量瓶颈等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通过横向扩展,提升了吞吐量和计算效率,也开启了大数据时代。分布式数据库主要分为以Storm为代表的流数据库,Hadoop为代表的批处理数据库,以Spark为代表的内存数据库和以Neo4j为代表的图形数据库。区块链的意义在于,增加了一个分支,基于时间轴的分布式数据库。

三是战略意义,基于创建信任的机器,促进价值的全球流动。如果说基于TCP/IP的第一代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全球流动,像WWW和HTTP协议,区块链就是把各个机构和个人,映射到虚拟世界,基于数学这种人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汇集世界上不同人群、不同权利群体的共识,实现了价值,或者说资产的全球实时流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