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不讓孩子社會化

放下大包小包之後,終於可以愜意的坐在飛機靠窗戶的座位上小憩一下時,卻被前排的一對母子的行為驚呆了。

一個三、四歲的男孩子留著整齊的板寸頭,扭過頭來,朝後面望了望我和同坐的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一眼,正當我想微笑以示敬意的時候,他的行為像晴轉陰的天空一樣多變,擼起雙手一把扯下自己座椅的套子,又伸手扯母親的座椅套,鄰座的大哥似乎很輕易的原諒這個熊孩子的舉動,臉上露出了笑意看著這孩子。孩子的媽媽反應過來後,拉著孩子扭過頭來並告誡他:“你坐好,飛機快要起飛了!”

大概沒過幾分鐘,這個孩子又發現了一種新的玩法,先是把自己座位跟前窗戶的隔扇拉下來又拉上去,接著玩的得心應手的以後,又跑在我的窗戶上拉起、關住地重複著這個動作,這讓坐在我旁邊隔著窗戶拍照地大哥很尷尬的收回自己的手機。

愛孩子≠不讓孩子社會化

來自網絡

這時候我的腦子裡湧現出一個詞“熊孩子”,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熊孩子?

正好一個乘務長路過,滿臉和善的微笑說:“小寶貝,不能這樣啊,阿姨給你拿拼圖啊,在這樣阿姨不給你拿拼圖了。”小朋友停住了手,目光看向說話地阿姨。“乖啊,不能那樣,知道嗎?”乘務長微傾著身體的,柔軟的目光似乎感化了這孩子,孩子居然安靜了,孩子的媽媽則始終保持安靜的坐著。

細想一下,難道家長沒有任何責任嗎?畢竟孩子生來並不具備社會化的禮儀,而是要在後天的學習過程中養成的。

(2)問題分析

曾在新聞上看到媽媽在飛機上給大家發糖發耳塞,有網友評論:不是因為坐頭等艙才這樣,而是因為這樣才坐頭等艙。母親的教養折射孩子的未來行為,正是因為這位媽媽做到了與人方便,才實現了與己方便,同時也給自己的寶寶不少圈粉。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心頭肉,沒有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孩子不等於不讓孩子社會化,社會化也就是守規矩,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孩子的言行舉止,更多的是家風的側面反映,畢竟小孩子最初的啟蒙思想源自家長以及周圍的人。

“勿以惡小而為之”小時候犯錯誤還可以引導、改正,長大了定性之後,想要在改正恐怕為時已晚。

回到之前的案例中,可以發現孩子的媽媽至少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沒有教會孩子尊重他人的意識。在公眾場合肆意的抓扯座椅套,隨意觸碰飛機窗扇沒有及時進行說服教育,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默許孩子破壞規矩的行為;

二是沒有培養孩子獨立承擔責任的意識。淘氣也許沒有辦法避免,畢竟孩子還很小,但是淘氣、犯錯之後,要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才可以。孩子隨意拉扯座椅套扯掉之後,媽媽並沒有告訴他應該按照原來的樣子套好。

這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他做事情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總有人給她兜底,那孩子長大很可能就是“巨嬰”,即使年齡增長,但是心智依然不成熟。

(3)如何讓孩子在合適的年紀具備相應的社會化品質

一是幼時注重培養孩子守規則的意識

。可以制定一個類似家規的準則,要求所有的成員嚴格遵守,如:十一點之前必須睡覺,吃飯之前必須洗手等。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規則的意識,有助於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芭芭拉·布什被稱為最了不起的“第一夫人”,丈夫在她的幫助下成為總統,也竭力幫助兒子小布什成為美國第43屆總統。這和她嚴厲的家教不無關係,她對孩子們有一套特殊的管理方式“芭芭拉準則”。

作息時間必須是晚上九點入睡,早晨五點起床。

嚴格要求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如果孩子們自己沒有主意,必須聽母親的。

說髒話以後勒令孩子用肥皂洗嘴。

······

事實證明她的這些方法真的很有效,她的兒子是總統,另一個兒子傑布·布什擔任佛羅里達州州長,她把布什家族經營成最大的豪門。

二是手段要活,原則要堅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變換方法、方式,因為生活中的有各種突發情況,孩子任性就是不聽你的,很多媽媽就很可能妥協自己的原則與底線,進一步的退讓,這樣很容易縱容孩子,此時不但要堅守原則,也要變換做事方法。

悠悠媽在德國育兒時看到院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深有感觸。她的孩子悠悠,貪玩非要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裡去。作為家長的她肯定是不允許的,但是悠悠雙小性子不肯,直接把玩具摔在地上了跑了出去了。

悠悠媽深感愧疚的想要撿起地上的玩具,園長走過來對她說,東西是孩子扔在地上的,應該讓孩子自己來撿起,這樣他才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悠悠媽就想把悠悠追回來,要求孩子把玩具放好。

悠悠不但不情願,還表現出不配合的意思。悠悠媽以為園長會批評自己的孩子,結果園長卻以輕鬆、睿智的方式讓孩子學會了正確的處事與體諒別人並把娃娃放好。

園長走過去對悠悠詢問,你喜歡玩具娃娃嗎?你把娃娃仍在地上她會很疼的呀,娃娃摔疼了也會傷心的,我們把娃娃放好好嗎?悠悠並沒有要改的意思,園長則拉起悠悠的手,一起走到玩具跟前,暗示的伸了伸悠悠的手,讓悠悠撿起玩具。

這個例子很好的說明,教育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同時不失原則。一方面能引導孩子意識到體諒別人,推己及人的為他人考慮;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意識到主動地承擔其自己行為的意識。

愛孩子的同時要讓孩子意識到規則的重要性,遵守規則是為了更好的享受到有序帶來的便利。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在既定的條件下,只有遵守規則才能讓生活更加有序、便利的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