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熱現象下的冷思考

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熱現象下的冷思考

北極星環保網訊:非電行業煙氣治理變得越來越熱!

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徵求《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意見稿》明確,新建(含搬遷)鋼鐵項目要全部達到超低排放水平。到2020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具備改造條件的鋼鐵企業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到2022年底前,珠三角、成渝、遼寧中部、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烏昌等區域基本完成;到2025年底前,全國具備改造條件的鋼鐵企業力爭實現超低排放。

4月25日,河北省發佈了鋼鐵、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鍋爐等5個非電行業的大氣汙染排放標準的徵求意見稿。其中,鋼鐵工業大氣標準為“超低排放”標準,即燒結(球團)的顆粒物、SO2、NOx排放濃度分別不得超過10、35、50mg/m3。此外,河北在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鍋爐等4個非電行業排放標準的制定上比原國家標準均大幅提高。

河北省的非電提標或將開啟全國各省市新一輪的提標大潮,非電行業提標改造市場有望迎來新發展。超低排放成大勢所趨,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逐漸打開。

非電行業煙氣治理熱現象下的冷思考

湖北思搏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張先龍

在北極星環保網主辦的2018鋼鐵、焦化行業煙氣治理技術與應用研討會上,湖北思搏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搏盈”)技術顧問、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張先龍表示,“近年來,國家開始非電行業的深度治理,特別是對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引起了非電行業環保治理的一股熱潮”。張先龍表示,隨著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空間釋放,環保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而競爭最激烈的熱點將是低溫脫硝技術。

非電煙氣治理迫在眉睫

與排放標準極為嚴格的電力行業相比,非電行業一般也都具有各自的排放標準,但是較電力行業相對寬鬆,鋼鐵、建材和煉焦行業等各項排放指標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

2017年6月,環保部發布了徵求鋼鐵行業燒結球團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一共有20個標準,涵蓋了鋼鐵、焦化等非電行業。

2017年9月,環保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在中國煤電清潔發展與環境影響發佈研討會上表示,非電行業是目前大氣汙染治理的重點。

李幹傑部長在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表示,2018年我國將啟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隨著非電行業排放標準的提高及進程的加快,非電行業將成為大氣治理的下一個主戰場,釋放巨大的市場空間。

張先龍認為,政策勢必會促進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的發展。我國大氣治理市場從電力行業的逐漸成熟轉向非電行業的深度治理,在政策的推動下,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將迎來難得發展機遇。

專業人士預測,非電行業大氣治理總體市場空間大,關鍵問題在政策監管力度、補貼支持力度,關鍵變量在於市場開啟和推進的速度。根據測算,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主要非電行業的大氣治理市場空間之和約為1999億元至3044億元。隨著政策力度現加強,行業必將加速發展。

市場期待技術創新

既然煤電減排效果顯著,非電行業煙氣治理能否照搬煤電超低排放經驗?答案是非電行業煙氣那麼治理沒那麼簡單。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主任黃導曾坦言,因煙氣成分和工況更加複雜,鋼鐵等非電領域煙氣超低排放技術要求更高,對應的投入也十分巨大,改造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郝吉明也表示,電力行業煙氣溫度和組成相對穩定,而鋼鐵行業由於溫度、溼度和煙氣的組成比較複雜,會影響到工藝的操作條件,現有技術如何結合煙氣特點做適當的變化,提高非電領域工業煙氣淨化成效,應成為當前我國工業煙氣汙染治理環保領域重要的科研攻關方向。

對此張先龍認為,非電行業煙氣工況複雜,煙氣條件隨具體工況不同千變萬化。非電行業涉及多個行業,每個行業燃料來源不一樣,燃燒條件不一樣,所以煙氣治理的方式也不一樣。未來非電行業煙氣治理一定是針對某一個行業或者是一種燃料的燃燒方式採取個性化定製解決方案。

無論焦化還是鋼鐵,脫硝都是當前的重點和難點。對於SCR而言,催化劑是其主要瓶頸之一。鑑於非電行業煙氣特點,低溫脫硝催化劑成為脫硝的關鍵因素。張先龍表示,低溫脫硝是大勢所趨,但是也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需要經歷非常艱難的一個過程,進而形成一個相對成熟的技術標準,這樣非電行業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行業技術體系。

加速佈局非電煙氣治理市場

很多環保企業都在積極佈局非電煙氣治市場。部分企業都是從電力脫硫脫硝轉過來做非電煙氣治理的。也有一些創新型公司,走研發到產業化到市場化的道路,比如思搏盈。

思搏盈的低溫脫硝技術最早應用於焦化行業,源自於合肥工業大學張先龍教授的研發團隊的相關技術成果轉化。2015年12月14日山東鐵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一期脫硝系統正式投運。該系統是由思搏盈股份子公司合肥晨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實施,催化劑由其子公司湖北思搏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獨家生產、供應。工程歷經近4個月的穩定、高效運行,各項指標達到或優於設計值,為焦爐煙氣脫硝提供了典範。

該項目的穩定運行,是中低溫SCR脫硝技術在大規模工業裝置脫硝工程應用的重大突破,證明了思搏盈股份技術的可靠性,為焦化企業焦爐煙氣脫硝問題提供了一種更加先進可靠的新工藝、新技術,也得到了業主的高度認可。

張先龍表示,思搏盈的脫硝催化劑具有以下優勢:第一,起活溫度低,一百七八十度就可以起活。若脫硫效率保持的好,在180°C~200°C就能保證很好的運行條件。運行溫度越低,越接近煙氣本來的溫度,需要加熱的時間短,散熱損耗小,能耗和經濟性有明顯優勢。第二,相對於釩基的催化劑,思搏盈的錳基催化劑比較環保,廢棄催化劑的回收和處置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第三,錳基催化劑在低溫耐硫性能的改進方面具有比釩基催化劑更大的空間。

思搏盈把催化劑、SCR脫硝技術完美地嵌入到整個煙氣治理的工藝鏈當中,實施焦化多汙染物協同治理。其典型案例就是唐山古玉焦化項目。唐山古玉焦化脫硫脫硝和餘熱回收一體化穩定運行,打通了中低溫SCR脫硝、餘熱回收以及氨法脫硫的整個系統集成的工藝路線,實現了煙氣脫硝過程中的能耗最低、費用最低的效果。

此外,思搏盈積極佈局鋼鐵超低排放市場,一方面繼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專業化研發團隊的產學研合作攻關,著力提升現有錳基催化劑的低溫脫硝性能和耐硫毒化性能,使之能夠最大程度的適應燒結煙氣工況條件從而降低脫硝能耗;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循環移動床活性焦一體化脫硫脫硝方面釋放技術儲備。目前,思搏盈正在內蒙建設一條年產60000方的脫硫脫硝專用活性焦催化劑生產線,預計將在年底投放市場。與此同時,思搏盈正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化工程技術隊伍,針對不同行業的煙氣狀況,基於其高效的催化劑產品,全方位開發多元化的煙氣多汙染物協同脫除技術,將通用性煙氣治理工藝與個性化定製工藝完美結合,為各相關行業的用戶提供最經濟有效、穩定可靠的煙氣減排解決方案。

“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市場不可能瞬間爆發,一定會有一個逐步釋放的過程,這個過程一定會伴隨著細分市場專有技術的持續進步和不斷創新,讓我們關注非電領域環保風暴,靜待花開。”張先龍最後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