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塑料飲料瓶對環境的困擾,全球政府紛紛在行動!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特區環境局長黃錦星10日表示,特區政府委託的顧問初步建議,透過現金回贈(俗稱“回樽費”)的安排,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回收塑料飲料瓶。

面对塑料饮料瓶对环境的困扰,全球政府纷纷在行动!

黃錦星10日指出,特區政府積極落實香港資源循環藍圖,生產者責任計劃是其中重要措施,成效顯著。因應香港本地情況及其他地方經驗,顧問認為計劃可應用於膠樽飲品容器。

黃錦星當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向傳媒說,特區政府委託的顧問指按樽費以經濟誘因,可令市民三思是否購買產品;膠樽用完後有回樽費,可吸引市民回收膠樽,有助提升回收率。

他表示,參考外地實施膠樽生產者責任計劃經驗,回收率高達8至9成。香港可善用科技,例如在一些方設置智能回收機,提升回收率。

延伸閱讀:繼歐盟後,印度宣佈2022年杜絕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面对塑料饮料瓶对环境的困扰,全球政府纷纷在行动!

繼5月底歐盟委員會提出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法案之後,印度宣佈計劃於2022年杜絕使用一切一次性塑料用品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印度作為其主辦國呼籲世界各國齊心協力、對抗一次性塑料汙染問題,並且緊扣環境日“塑戰速決”的主題作出了承諾。印度總理莫迪在出席當天慶祝活動時宣佈了新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其中包括上述禁塑目標。

印度是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該“禁塑”舉措旨在強力遏止來自該國13億人口的一次性塑料的流通。印度總理莫迪表示,按照該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採取“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是可行的。

“我們今天所做出的選擇,將決定我們共同的未來。這些選擇可能並不容易,但通過意識提升、技術升級和建立真誠的全球夥伴關係,我相信我們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莫迪還承諾包將在印度打造100個無垃圾的國家名勝古蹟,包括泰姬陵。

莫迪還表示,該國將發起一項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行動,並將簽署聯合國“清潔海洋”行動,還將建立新的項目測量印度沿海水域海洋塑料汙染程度。

面对塑料饮料瓶对环境的困扰,全球政府纷纷在行动!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於世界環境日當天發佈的最新報告,每年有數百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對世界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造成了每年至少13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從最偏遠的海島到瑞士的高峰,目前塑料汙染已經遍佈全球,甚至有大量研究證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有毒成分可滲入食品和飲料當中,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

聯合國環境署署長Erik Solheim表示:“毫無疑問,我們處在一場塑料災難的邊緣。”他讚揚了印度的倡議:“印度做出了意義非凡的承諾,也展現出清晰、果斷和全球視角的環境問題領導才能。”

莫迪說:“環境惡化傷害最大的是弱勢群體。我們每一個人都肩負責任,確保在追求物質繁榮的同時不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危害。”

“讓我們共同努力戰勝塑料汙染,讓這個星球成為更好的居所。”

全球塑料汙染數據

• 全球每年使用5000億隻塑料袋

塑料垃圾佔全球垃圾總量的10%

• 人們使用的塑料有50%是一次性用品

• 全球每分鐘賣出約100萬個塑料瓶

• 每年1300萬噸塑料垃圾

流入海洋

• 海洋垃圾中,一次性塑料用品佔50%

• 每年有10萬隻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

• 每年1700萬桶原油用於生產塑料用品

• 循環再生塑料的耗能比製造新塑料產品低88%

• 塑料在自然環境中分解時間最高達500年之久

- END -

面对塑料饮料瓶对环境的困扰,全球政府纷纷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