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新徵程|做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青年中的傳道者——共青團南通市委建設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院紀實

新思想新征程|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的传道者——共青团南通市委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纪实

5月4日,南通團市委書記王鳴昊做青馬學院年度發佈

文 南 青

近期,在南通的青年人中風行一股“青馬熱”,各大商場裡的迷你唱吧裡“馬克思是90後”、“信念”等歌曲點擊率陡增;曾經鮮有人光顧的朗讀亭郵箱內,平均每月能收到近百封“讀馬”訊息;十九大後“農家課堂”、“小院書屋”這些基層講堂上,湧現出一批穿著青馬文化衫的年輕面孔。他們的身影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符號——“南通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院”成員。

從小課程到大工程

長期以來,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缺乏層次性,在校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是為了修得學分,優秀率很低;畢業青年步入社會,不少人理論學習走進空白地帶,導致青年人對馬克思主義認知不足,信仰不堅。面對這種情況,共青團南通市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宣傳部,針對基層團乾和廣大青年研究破解之道,激發、培養青年學理論、用理論的熱情和自覺。

南通青馬學院由此而生。學院以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和青年化為己任,致力於打造全市團員青年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陣地、學習理論的大學校和提升素養的大基地。

根據青年“網聚化”特徵,學院堅持青年在哪裡,馬克思主義陣地就建到哪裡的工作理念,同步開展線上線下活動。藉助南通業務精湛、經驗豐富的黨的創新理論傳播隊伍資源,通過舉辦系統化培訓班、開展專題報告會、搭建開源式交流平臺和堅持融合式情境教育等模式,努力增強青年對理論學習的濃厚興趣,有效拓展理論宣講在青年中的覆蓋面,意在全市青年群體中掀起一股“青馬熱”。

開班伊始,南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黃正平就多了一項職責——“青馬”導師。作為全國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工作先進個人,經驗豐富的他精心製作了適合青年的教學課件,細緻解讀理論熱點,周密制定思想成長計劃,並指導學員撰寫學習筆記、完成各項實訓活動。一批理論修養好、思想素質高的黨政領導、專家學者陸續加入青馬學院導師隊伍,強化了智力保障;各級黨委政府、市委黨校、各部門紛紛行動,踴躍參與,給予學員全面支持和關心,堅實了組織保障……在這種高站位、全方位的推進落實下,南通青年理論學習、思想教育從一門小課程轉化為一項大工程。學院成立以來,通過各類輪訓、講座覆蓋400餘名基層骨幹團幹,村(社區)團幹部參訓比例達到50%;組織開展10場報告會,吸引2萬名高校團學幹部參與學習探討;開展大型報告會、線上線下同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傳播,惠及團員青年5萬多人。

來自青馬學院南通市檢察院分校的印春柳,作為學員參加了學院輪訓。她說,青馬的培訓不單單是為了提升我們的理論水平,教會我們的還有怎樣用青年喜歡的方式、用青年的語境向更多的青年傳播理論的聲音,我很自豪能參加青馬培訓,這說明在理論思想上我被組織認可為一個青年帶頭人了。

新思想新征程|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的传道者——共青团南通市委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纪实

2017年9月26日,“青年學院”專題報告會暨“開學第一課”分享會走進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活動現場師生代表現場潑墨分享感悟

從有意義到有意思

自青馬學院成立以來,“讀馬列、學馬列、懂馬列”的“馬克思主義青年說”音頻作品已經形成了近4000個,來自如皋市高新區團工委的楊寧靜說:通過“馬克思主義青年說”這樣的平臺,讓我們青年有一個很好的途徑可以交流思想感悟。她說,從一定意義上講,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就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火種”,僅僅獨善其身遠遠不夠,也要做到照亮別人,引人前行。

實踐的大課堂同樣精彩。團市委組織開展了時代新人巡講、共青團影院紅色觀影節、紅色足跡尋訪、青馬小劇場、五月電臺講馬列等專題活動,並在全市推動建設了一批青馬學院教育實踐基地,組織“青馬學院”進社區,在紅色基地提升學習成效,在基層一線檢驗學習實效,使理論學習不再枯燥乏味,青馬學員們由被動變主動,理論學習的熱情被激發出來。正如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徐海濤所說:“以前總覺得思政課很難熬,都是枯燥抽象的理論,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學習和實踐活動才發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創新理論就實實在在地在我們身邊,是最解渴的學問。”

從點點星光到繁星滿天

去年12月中旬,南通青馬學院公安分校揭牌,這是全國公安機關成立的首家“青馬學院”分校。自此,廣大青年民警有了提升政治素質、執法水平和實戰技能的好去處。“‘青馬’為我指引了工作和生活的方向,還讓我看到了另一個精彩的自己。”青馬學院公安分校學院的楊聰榮說,通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他更加堅定,要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如皋分校、海安分校、金融系統分校相繼成立;海事等部門分校正在籌建。眼下,辦學院、學理論在南通蔚然成風。南通團市委因勢利導,提出打造“青馬連鎖旗艦店”的概念。計劃用1-2年時間,在全市範圍建設10所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院分校、10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院基地;每所分校培養3-5名“青馬代言人”,製作不低於100個青馬快手視頻,每月舉辦1次青年演說家交流沙龍,全年吸引不少於1000名青年參與,每個基地全年舉辦不低於6場青馬線上線下活動,全市青馬工作覆蓋不低於100000人。通過不斷完善青馬基層組織構架,使青馬陣地在全市呈現遍地開花式的網絡化發展態勢。同時,計劃引入考核評優措施,年終對分校和基地進行考核評比,對運作不規範的進行警告或摘牌處理,確保廣大青年能夠真有收穫、有真收穫。

真學真懂了,就能真信真做。大批優秀“青馬”學員“學成”後在本職工作中自覺踐行“青馬”精神,發揮“種子”作用,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青馬學院並不侷限於傳統的“培訓”,而是更注重“學”與“傳”的結合,青馬學院的學員既是“學生”又是“老師”,這是區別於普通的高校青馬的培養模式的,以大家共同參與,共建、共享、共學的理念,通過打造開源式網絡交流平臺,讓每個青年既能得到學習,同時又可以創作和分享,進一步將所學、所感、所悟、所得帶到基層、帶到廣大青年中去,讓我們的青馬學習“星火燎原”般地傳播開來。

“他們走出課堂,從懵懂入門變為熱情參與,信仰更加堅定,本領更加過硬,將所學付諸行動,展現出南通青年人不斷增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王鳴昊自豪地說。

新思想新征程|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的传道者——共青团南通市委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纪实
新思想新征程|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中的传道者——共青团南通市委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院纪实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