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千萬自閉症患者中ASD女孩症狀最重,他們是如何度過的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每天的生活是一樣的,但是又是不一樣的。 如今已經18歲的曉曉,通過張桂娥教授多年實踐經驗總結的“愛和自然”訓練法,在自然環境中感受愛的薰陶,如今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行為能力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了溝通交流,能自如的情感表達,走上了普通兒童康復之路。

我們記錄了她們的一天生活及訓練內容。通過他們一天的足跡和新的視角,較為全面地瞭解ASD患兒的點滴以及康復訓練中的經驗之談。張媽媽帶著曉曉,準備乘車去厚德小學部。通過鍛鍊曉曉乘車、投幣、記錄路線、走路認路以及到學校後和老師們溝通交流,在生活自然環境中,給曉曉這樣的孩子提供愛的養心環境,讓孩子在應用中去弄明白,在明白中去應用,在重複中去理解,在理解中去拓展,在拓展中去創新,在創新中去獨立。

隨著報站器播報到了目的地,曉曉便起身和大家一起準備下車。 下車後不忘朝後面看看隨行的人是否都下車了。等大家都站好後。便在前面帶路,引領大家前往厚德小學。


到了學校路口,看到紅燈,曉曉停下來等待。 路上的車不多,曉曉左右看看,然後等路燈變為綠色後,招手讓大家過馬路。 她走得很快,但是也知道回頭看看後面的張媽媽,嘴裡喊著,張媽媽,快點快點!

看到熟悉的環境,曉曉和見到的每一個人揮手示意,滿臉微笑。 她帶著張媽媽從教學樓門口進入,然後從每一個教室開始,先是敲門,等待一會,如果有人開門,就探頭熱情地伸手打招呼,嘴裡說著,嗨,你們好! 如果沒有人開門,她就知道這間教室沒有上課,便領導大家朝另一間教室走去。

遇到下課時間,很多曾經帶過曉曉的老師見面後,高興地問著曉曉的近況。 曉曉也知道一一回復。臨分別時,還記得揮手說再見。

從厚德小學出來後,沿著寬闊的綠化帶,張媽媽又帶領大家先走一段路。 同時,也讓曉曉尋找回去乘坐的公交車。 一路上,曉曉不時地看著路邊尋找站牌。當看到路邊有經過的路人時,曉曉停下來問他們,18路公交車站牌在哪裡? 路人告訴她之後,她便滿臉高興地喊大家繼續往前走,還自我強化:“我知道在哪裡坐車了。”

曉曉首先看到了前面的公交亭。她第一個走過去。 張媽媽問她,這裡是不是我們要回去乘車的地方啊? 曉曉指著站牌上的18路公交車的路線圖,說,這裡有18路。


回來的公交車開得很快。一路上,曉曉說著一路的見聞,不時扭頭看看外面的風景。

回到教室後,張媽媽拿出手機,將錄製和拍攝的全天行程播放給曉曉觀看,並讓她講述今天去了哪裡,怎麼去的,做了什麼,見到了誰,有什麼收穫? 曉曉很認真地看著手機裡的圖片和視頻,依次講述著全天的經歷,有些無法準確說出的內容,也能夠在袖珍老師的指引下說出來。

一天的課程和行程結束了。在自然環境中的薰陶和授課,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於曉曉這樣的ASD女孩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