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土無人耕種?

雄鷹

| 我是小河農業創始人 | 作為蝦蟹產業技術體系淮安綜合試驗站 | 我們專注於蝦蟹養殖 |

縱觀歷史,土地與農民息息相關,土地就是農民的命與根。而當下農民棄地背井離鄉,導致農村大面積土地撂荒,這是為什麼?


一.種地收益低,農民積極性低;

農村傳統種植的效益伴隨著經濟發展逐年降低,受傳統的農村耕種方式、自有種植土地面積等影響,農民種地也僅是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當農村人到城市工作後,不僅勞動量遠不及種地多而且相應的勞動報酬也較豐厚。相比在農村艱辛的耕種,更多的農村人尤其是青壯年開始拋棄土地選擇到城市去生活、工作。


城市與農村之間收入的差距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拋棄自己的土地,選擇外出務工,農村種植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即便一些有著深切土地情懷的農村人,為了改善生活,補貼家用,也會選擇在農閒時外出到城市務工。現在工廠也注意到農忙時大量農忙回家務農導致工廠停業等問題,會在農忙時提高待遇及報酬挽留那些回鄉耕種的農村人,久而久之這其中一大部分人會選擇放棄土地。


隨著城市與農村收入差距越來越嚴重,農村這種拋棄土地到城市工作的現象也將越來越嚴重。


二.農村勞動力人口流失嚴重,種植勞動力青黃不接;

農民世代都明白種地的艱辛,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留在農村過著和自己一樣背朝黃土面朝天的生活,因此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通過高考或學習一門手藝最終留在城市工作來改變自己及整個家庭的命運。導致現在農村人從小就灌輸自己孩子不能留在農田種田及種地沒有出路等這種極端思想,不讓自己孩子到地裡幹活,只是一心用功讀書,這也導致很多農村青壯年不懂得如何種地更吃不了那份苦。

現在農村人,即便自己的小孩沒有通過高考獲得更好的教育與工作機會,也不願自己的子女回來種地。當下農村能夠成熟耕種土地的年紀基本上在五六十歲以上甚至更高的,他們漸漸以不能勝任耕種,下面年齡段的年輕人也不願從事農村繁重的體力勞動,農村耕種已出現嚴重青黃不接,土地拋荒是再所難免的事。這或許應該就是中國農村與城市發展差距最真實的寫照吧。



灣塘谷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農業一點通,看更多評論

農村的狀況

要致富先修路,現在的村村通其實執行的還是挺到位的,很多地方特別是農村,以後都是與世隔絕的地方,都修了路,這樣村裡的人與外界的聯繫緊密了,隨時都可以外出打工,如果說自己的承包地荒了,也可以馬上回來處理,交通便利

現在的信息發達了,外出到那裡,如果要想找工作,很容易就找上工作了,以前擔心的外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基本沒有

教育執行的到位,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有受過教育,這樣和外界的交流不存在障礙,不像以前文盲多,都不敢出去,有了教育,可以很快的學習新的技能

種地的狀況

種植地,一般都選擇,水稻,玉米,小麥,這樣的大田作物,為什麼,好銷售啊,第一可以有最低的保障,第二,自己不要去找銷路,國家會收,而且還有補貼,第三,好管理,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相對於大田作物。

但是種大田作物有個缺點就是每畝的產出不高,如果在家只種分配到收的幾畝田會餓死,只有包給別人,或者合作社種植,這樣土地集中,才有產出,才能夠有經濟效益,而多出來的人自然不能留在家裡吃閒飯,肯定多賺的錢到外打工,這樣農村的人自然少了

說到大片的田沒人耕種,也就是有的地方沒有處理好耕地規模,租田的和承包田的利益沒有算清楚,承包田的也不能靠幾畝地養活,只好外出打工。田也就荒蕪了。


農業一點通

過去咱們農村人只有種田,種好田,爭取糧食大豐收,家裡喂好豬,喂好雞鴨魚,才有經濟收入,才能完成國家上繳,才能保證一家人不被餓肚子,並且沒有了其它副業收入,所以,不論你是高產田,還是旱地,大家都想方設法都種上水稻,高梁,玉米,大豆,馬玲薯,紅薯,天旱的時候,全家人就算是晚上不睡覺,也要挑著水桶去給作物澆水保苗,抗旱,爭取糧食大豐收。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農村農民把家裡剩餘的勞動力,投放到了大城市打工賺錢去了,開始時,大家還只是小打小鬧,穩步開放,家中田地不荒廢,一家人丈夫外去打工,妻子留下來在家種地,帶兒女贍養老人,可以說兩邊都有了收入,後來人們發現,去外打一年工的純收有好幾萬元,按當時60元,80元的糧食價計算,打一年工收入可達兩三萬,可以買到糧食四五萬斤了,勝過辛辛苦苦種幾年田了。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放開,一開始政府對農田不種糧食者收取拋荒費,後來大家寧願倒貼300元一畝,託鄰居親戚朋友耕種,糧價高時,就每畝收取兩三百元的出租費用,現在好了,除了一些山村乾旱田,小梯田無法耕種外,全部是機械化操作,一個壯男動力,一年可以種上二三十畝水稻,而且還很輕鬆。

至於說到大片拋荒之事,北斗七星認為不合事實,有點浮報虛誇的感覺,最多是那些無法耕田的旱田,勞動力成本太高,機械無法使用,並且不在國家保耕區之範圍內,如若是這種情況,政府也會動員你改種其它經濟作物,或者退耕還林。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北斗七星回答,不勝感激]


北斗七星92070701


第一個問題,視土地為生命的農民朋友為什麼都不願種地了?

一、單純的種地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日常生活,種地現在基本上處於虧錢狀態。

舉例:玉米一畝地在豐收的年景也就是1000斤,年景不好的時候幾百斤也很正常,根據玉米現在的價格8毛左右,一畝地玉米可以賣800元,這800元除去300元化肥農藥錢,還剩500元,需要4個月時間,再除草,澆地,人工,基本上不掙錢

現在農村一般家庭也就2-3畝地,按照全部種植上玉米,大半年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如果遇上自然災害會更低的。

看完這個數據,誰還願意種地呢?農民在外面打工10天,就可以掙回大半年的種地所得。這也是農村人越來越少,城裡人越來越多的原因,在城裡生活即使艱苦,哪怕住地下室,睡橋下,也不願意回農村種地,因為掙錢多啊。

二、糧油價格一路下跌,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

國際四大糧商控制著很多國家的糧油,轉基因糧油在中國更是逐步呈壯大趨勢,但是農民朋友不管那些,他們最能感受到的就是糧食價格低,在農民心裡,吃飯溫飽已完全不成問題。糧食價格低一方面是國家控制,一方面是以廉價產品替代著。

三、社會福利差,生活壓力大

雖然我國一直在積極探索更完善的社會福利體系,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相交於其他國家的福利政策我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福利體系。在這其中看病難首當其衝!因病返貧的例子相信大家有所耳聞,看病貴看病難嚴重影響農民朋友的生活質量。

這也折射出了社會的福利問題。農民生不起病,小病可能花去大半年的辛苦錢,大病則是一輩子的積蓄還不夠,這些時候你是不可能看到紅十字會的,因為他們只會出現需要你捐款的時候。

所以在農村即使到了該享受下生活的70歲了,依然還是辛苦的去做些零活,因為要養活自己或是減輕兒女負擔,很可謂天下父母心呀。這就是現實情況,但是你又要必須面對!

四:年輕人不願待農村,傳統農業出現斷層

農村年輕人基本上都到城市打工了,沒辦法生活所迫,不出去打工,家庭沒有經濟收入,各項家庭開支沒法應對,農村種地不足以養活全家。土地無人耕種,留守老人幹不動,年輕人不願意幹。當然也有少部分人選擇傳統農業,並做成功了,但是那是少數,對大體影響力還不夠。

農民不種地了,會帶來哪些效應?

一、地將被收回,這些地將被資本化

舉例:弄了一個旅遊項目,需要600畝地在我們當地種荷花供觀賞。每畝田一年的租金為600元,租期為15年,很多農民都簽訂了合同,但是這15年期間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首先農民不會關心這地到底是否會被種植荷花,是否真的是旅遊項目?為什麼在國家經濟這麼不景氣的情況下,還投入這麼大做偏遠農村的旅遊? 其次農民無法確保這15年政策如何發展,他們的地15年後是否還是他們的地?

通過變相的資本回收地,成為了當前農村大力發展農業的基調。但是這些地將被開發,掠奪成什麼樣?只能拭目以待。

二、農民的生活成本將會更高

想想中國農民都不種地了,中國人吃什麼?

三、殃及子孫

土地被流轉後,資本入駐,同時也是大量土壤,水質的汙染入駐,這些地,這些水他們最大化的榨取十幾年後,交還後,已經變成了一塊殘喘的土地,這些地還需要承載子孫們的生活。誰來消化這些殘留,這些汙染?我們的子孫啊,也是我們自己啊。

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加快推進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建立保證農民工權益的法律法規,完善相關的社會福利政策,讓農民工在城市不僅有工作做,還有生活的有尊嚴,淡化多農民工的職業歧視,只有這樣,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城鎮化進程才可以順利推進實施,同時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每一位農民工兄弟應該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新知識,增強自身社會競爭力,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錄贛南農村生活,贛州客家風土人情】請關注:彬彬視頻


贛南彬彬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農民都不願意呆在農村,他們都渴望城市的生活,於是很多人都在城裡安家落戶,這樣農村的很多土地就無人耕種,美其名曰是休耕,其實就是撂荒,那麼為啥會這樣呢?

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隨著我國計劃生育的執行,導致現在的人口變少,農村留下的青壯年則更少。幾十年來,我國的土地都沒有什麼變化,有的人家裡有十幾畝地,但是家裡的青壯年就一兩個。有的家裡則只有老人,老年人費盡力氣種地,結果也就是夠自己吃,還不如買了方便,要是累著了要看病則更是划不來。因此,他們都覺得土地荒廢也沒什麼,反正也不像過去,每年還要給國家交公糧。

國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為了避免農村的土地繼續被荒廢,就開始鼓勵廣大農民工回鄉發展,對於返鄉創業的農民還會給於大量補貼。並且也推出了很多針對農村的惠農政策以鼓勵農民在家種地。這當然是一種進步,要知道我國向來是農業大國,如果沒有農業的支持,國家該如何發展?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國家現在能這樣做,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另外就是現在的農村大多數都是小孩子,以及剛成年的少年,他們對於種地既沒有興趣,也沒有經驗,還沒有體力。他們的生活平時除了打遊戲就是玩自拍,哪裡會願意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因此說,農村的未來確實讓人感覺比較憂傷。

關注我,三農財富資訊搶先得!


新農村的日與夜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無人耕種?”農村人種地的越來越少這也倒是情理之中,因為現在很多農村人都選擇外出打工,一則是因為在城市打工,雖然比較辛苦吧,但是賺的錢確實比在農村種地要多;二則就是,現在真的很多農村人都不會種地了,70後的都很多出來打工,雖然小時候是在田地裡野大的,但是,時過境遷,對於一些童年的記憶,還有做過的農活都沒多大印象了,就更別說80後、90後了,估計最基本的一些農作物都認不全,所以,何談去種地?又何談農村的土地能夠被很好地利用起來,不至於閒置呢?

國家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因為,農村若想發展起來,肯定離不開維繫農村發展的土地,但是,如果土地無人耕種,那何談發展呢?所以,國家提出了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的政策,給予高額創業資金補貼;也提出了很多一系列的惠農補貼,專門針對在農村種地的農民;這就是一種鼓勵機制,促進農民深入到農村,深入到土地開展農業生產;

尤其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往後將更會是一個趨勢,所謂的新型職業農民不同於現在的傳統農民,新型職業農民的特點就是掌握了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的要點,是需要具備專業的農業知識的,而不是像過去的農民,僅僅只是憑藉個人經驗;不過,也只有這樣,農村才能夠可持續性發展,農村離不開土地,土地離不開農民;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田地無人耕種?這個問題在浙江比較突出,老孃舅是浙江金華人,浙江這幾年經濟發展迅速,房地產開發和經濟開發區佔用了城鄉不少土地,城鄉結合部村莊的大片土地糧田被徵用,人人成了失地農民。被徵用的土地有的建了廠房,有的卻一直荒蕪,十幾年了根本無人耕種。

在山區農村,成片成片的山朧田、靠天田、山地全都荒廢,田裡也長出松樹,人都無法進去,成了野豬、野兔、野獸的安樂窩。

為什麼會出現農村土地無人耕種的主要原因是:




一、土地貧瘠,不出糧食。現在農村出去打工的多了,村裡只剩下老人兒童。過去家家戶戶都養豬、養牛、養雞、養鴨,豬糞、牛糞、人糞、草木灰等是最好的有機肥。可如今,農村養豬養牛的不見了,牛糞豬糞也沒了;農村人跟城裡人一樣燒飯用電用媒氣,柴火沒人燒了,草木灰也不見了;家家都用上了抽水馬桶,連人糞便都沒有了,種田地種糧食都是單一的化肥,造成土地板結不出稂食。



二、化肥、農藥、種子價格上漲。而農民種的糧食水稻、大豆、油菜、棉花等價格卻很便宜,除去農藥化肥成本,每畝地一熟只能收入千把塊錢,如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往往是顆粒無收。而去城裡打工,一個月最少也有三千元,可賣2000千斤稻穀,打工一個月等於在家種地一年的收入。想一想,農民再老實也不傻,算一算,誰都不願意在家種田地,只有老年人打工沒人要,老實人沒文化城裡去不了,才會在家種田地。



三、野豬、野兔、老鼠、鳥類太多,糧食難種。現在山區農村生態保護很好,野豬、野兔、老鼠、鳥類非常多,水稻、小麥沒成熟鳥類先來觀光搶吃,野豬、野兔前來糟蹋。農民在田間設鳥網、放鐵鋏、吆喝、放鞭炮追趕都無用,只好將只有二成熟就把糧食搶回來,產量大大降低,種地的人越來越少,種的糧食還不夠鳥兒吃。


月季正紅

為什麼現在農村大片大片田地無人耕種?因為在家種田一年收入不如入廠工作一個月!

咱家是廣東農村的,多年以前大家都搶著種田好多產糧食,這近十年來,我每次回家都看到大片大片的農田丟荒,經我瞭解的情況,一個是很多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了,留守在家的四十多歲以上的都忙著走村串戶做裝修掙錢,據說裝修工一天300到500元的收入,而那些年老體弱的老人家,幹不動了,體力有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糧食價格畝產相對比較低,種多了又累又不掙錢,很多在家種田,就種當年的口糧,夠吃就好了,不再多種一分地了。



首先是留守在家的人口不多,很多人家有好幾畝土地的,但是在家的人也就兩三口,甚至有些全家都外出珠三角地區生活工作了,那土地也不用交稅什麼的,荒了也就荒了,誰要承包便宜給他做,但是也沒幾個人來承包。而那些留守在家的,就種一畝土地夠今年口糧就可以了,我們老家水稻是一年兩造的,因為晚造的時長日子多,米飯好吃,很多人就放棄早造,只耕種晚造了,那土地利用率非常的低。


其次是土地產值低效益不好,造成大量人口往發達地區謀生,一畝田一年產水稻收益才幾千元,到珠三角地區務工,再差做個入廠普工一年收入也有三四萬,相差懸殊太大,大家當然選擇外出務工了,要不然村裡那些漂亮的洋樓怎麼來的呢?靠種田建洋樓,做夢吧!所以大片大片土地沒人耕種也是情有可原的。

最後就是留守兒童和青少年,除了玩還是玩,一沒體力種,二個就是有,嫌髒嫌累,都不願意下田,還是玩上兩手王者農藥來勁!那些老人家,體弱多病,下田吃力啊,常常望田興嘆,只有無奈搖頭嘆息作罷。


以上就是農村土地沒有人耕種的種種原因,很無奈,但是現實如此,人往高處走,誰不想在家又能賺錢又不用漂泊在外呢?可是在家鄉掙錢機會太少了,希望有朝一日科技力量能夠幫助到我們農民,在自家田裡也可以發家致富,種出大把大把的金元寶來。


悅歌

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城市變得更加喧鬧,農村變得更加寂靜,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湧入城市成了生產工人,留守農村的都是婦女、兒童和老人。有人戲稱為“386199部隊”,隨時間的推移,現在出現了農村大片田土無人耕種的情況。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種地不掙錢

單純的種地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日常生活,種地現在基本上處於虧錢狀態。以我的老家關中平原的情況為例,玉米一畝地在豐收的年景也就是1000斤,年景不好的時候幾百斤也很正常,根據玉米現在的價格8毛左右,一畝地玉米可以賣800元,這800元除去300元化肥農藥錢,還剩500元,需要4個月時間,再除草,澆地,人工,基本上不掙錢。但是出去打一個月工,還要掙個3000多吧!雖然累點可這帳誰都會算。

2、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也不會種地

新一代農村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是剛出學校就出去打工了,幾乎都無農業生產經驗。他們即使回到農村,也將無法從事農業生產。因為新生代的農民工沒有傳承上一輩的農業生產技術,即使有,也只是傳承了原始的生產技術,效率低下。農業生產工具原始,生產方式落後,沒有競爭力,所以在農村農業生產中就出現了斷層。

但是大家也不用杞人憂天,國家在這方面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一是鼓勵不願意種地的農民有償退出土地;二是鼓勵更多有志農村建設的個人和組織返鄉創業;三是要將農民變成一種職業。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2月4日也出臺了,國家將下大力氣,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你說的情況,很快將會成為歷史。


大農圈

在上海徐家彙,一位賣紅薯的壯漢,山東人,原先家中承包80畝土地,他說種地不賺錢,種子、化肥、人工,辛辛苦苦一年,掙不了多少錢。在上海賣烤紅薯,雖然每天和城管躲貓貓,年收入8萬元不成問題。承包的土地也不知荒廢沒有?

種田不賺錢,是困擾農民的最大的問題,如果風不調,雨不順,莊稼顆粒無收,所有的投入打了水漂,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有些農村土地貧瘠,產量並不是很高,付出的和收入不能成正比,就會義無反顧的放棄種植。所以,要把荒廢的田地合理的利用起來,必須健全補償機制,不能讓農民流了汗再流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