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導讀:民間傳說,埋在泰陵地宮中的雍正是沒有頭的,下葬時為了保個全屍只好鑄了顆金頭代替。專家認為,出現這種說法,與雍正屬於突然死亡有很大關係。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白天還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猝然去世。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按照《上諭內閣》等官方記載,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場大病,此後雖好轉,但身體一直未完全康復。雍正十三年八月後,雍正病情加重,但始終沒有停止政事。八月二十二日晚,雍正病情突然加劇,凌晨時就駕崩了。

官方記載認定他是病死的。此後,還有人根據文獻中對其病症的記載,認定雍正是中風而死的。

服丹藥中毒之說

雍正剛剛死去,政事、喪事等等自然乾隆卻在百忙之中特地下旨驅逐雍正養在圓明園中的道士張太虛等人,並嚴令他們不許透露宮中情況的隻言片字。乾隆對道士的嚴厲態度,令人不能不猜測其父的死亡很可能與這些道士有關。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雍正七年,胤禛得病後,曾命心腹大臣“可留心訪問,有內外科好醫生與深達修養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講道之儒士、俗家,著人優待送至京城,朕有用處。”雍正平時喜服丹藥,這從其《燒丹》詩詞中就可以看出來,他還曾為紫陽道人重建道院,延請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人到圓明園煉丹以求延年益壽。

據《活計檔》記載,就在雍正死前的12天,有200斤黑鉛運入圓明園。黑鉛是煉丹常用原料,更是一種有毒金屬,過量服食可使人致死。研究這個問題的史學專家認為,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著因果關係的丹藥中毒事件。

此外,我們從事後乾隆皇帝對煉丹道士的處理也可以看到很多破綻。“爐火修煉”確有其事,但只是作為“遊戲”,並沒有吃用丹藥。如果真的沒吃丹藥又何必辯解,這不恰是雍正皇帝是死於丹藥,那麼主持煉丹的張太虛、王定乾等人就是直接導致雍正皇帝死亡的兇手了。

呂四娘刺殺?

民間傳說,雍正是被俠女呂四娘刺死的,《清宮十三朝》、《清宮遺聞》等書,都有雍正遇刺身亡的演繹。

呂四娘是呂留良之女(一說是孫女),呂留良因文字獄被雍正戮屍,獨臂神尼。在她的精心指導之下,呂四娘成為一名武藝高超的劍客。為了能夠為家人報仇雪恨,呂四娘潛入京師。經過一番秘密的考察和打聽,呂四娘終於弄清了雍正皇帝的行動規律。有一天,她得到密報說,雍正今晚要在圓明園過夜,圓明園防守比較鬆懈,呂四娘便飛簷走壁,躍入圓明園,找到了正在龍床之上熟睡得雍正皇帝,一劍就砍掉了他的腦袋。然後提其首級逃出宮外,遠走高飛。天亮之後,宮中的太監見都到了下午了,雍正皇帝還沒有起床。就叫來皇后,到雍正的寢宮一看,發現他已經身首異處死去多時了。於是,宮中大驚,謊稱雍正病重,急召諸位王爺大臣們入宮,並封鎖了雍正被殺的消息,只說雍正是突然得病去世了。還有傳言說,雍正的棺木中收斂的是一個無頭屍體。因為沒有真的頭,就給他做了一個金頭。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學者認為,呂留良案發後,呂氏一門無論男女老幼,俱已嚴禁,就連呂留良父子的墳墓都嚴加監視,呂家的女孩不可能逃脫。

宮女謀害?

傳說,胤禛是被宮女縊死的。在柴萼的《梵天廬叢錄》中記載,雍正九年,一宮女夥同太監吳首義、霍成等,趁雍正熟睡之際,用繩子將其縊殺。

這個逸聞很顯然源自明朝嘉靖皇帝的真實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宮女楊金英等人“伺帝熟睡,以繩縊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當時,其中一名宮女因害怕跑去報告了皇后。皇后趕到後,解開勒在皇帝脖子上的繩子將皇帝救活。

《明史·許紳傳》記載:“紳急調峻藥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愈。”事後將楊金英等磔死。顯然,雍正與嘉靖的廟號都是“世宗”,這個雍正被宮女縊殺的故事,完全是嘉靖遭宮女勒縊故事的翻版。

所以,宮女勒死雍正的說法,實屬移花接木,張冠李戴。

曹雪芹下毒?

在近年出版的《紅樓解夢》一書中,作者根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考證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個戀人名叫竺香玉,進宮為公主伴讀,卻被胤禛霸佔成為皇后,曹雪芹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藥毒死了雍正。此後,曹雪芹將這段故事隱記在《紅樓夢》中,而林黛玉等十二釵,就是竺香玉的化身。在該書中,作者認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謀毒死的。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霍國玲、霍紀平姐弟二人都不是搞文史研究的,他們是從喜歡讀《紅樓夢》、抄錄俞平伯輯的《脂硯齋紅樓夢輯評》開始的。當她把《紅樓夢》中的所有詩詞歌賦全部背誦出來,當她把一部500多頁的“脂批”,全部抄錄到《紅》書的相應位置上的時候,他們金陵十二釵其實全部是竺香玉的分身,換言之,竺香玉一人就是全部的十二釵;竺香玉本來是曹雪芹的戀人,後來進入宮中成了雍正皇帝的后妃。再後來,曹雪芹想念戀人,就找了一個差事混入宮中,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藥將雍正皇帝毒死。

但根據《清史稿》記載,在雍正皇帝生前,他的皇后只有一位:孝敬憲皇后。孝敬憲皇后康熙皇帝冊封她為嫡福晉。此外,乾隆皇帝的生母鈕祜年羹堯的妹妹;除此之外,雍正皇帝還有一位活了95歲的妃子齊妃姓李、謙妃信。

勤政皇帝雍正死因:“過勞死”?

雍正“過勞死”的可能性更大。所謂“過勞死”,指的是“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淤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目前,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將此病症命名為“慢性疲勞綜合徵”。“過老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但卻又沒有明顯的病症。近些年來,數學家陳景潤、作家路遙等英年早逝,可能都是因“過勞而死”。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雍正“過勞而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由於他過於勤於政務,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每天都是從早忙到晚,有時候深夜都在閱批奏摺,而第二天很早就要去上朝。長年如此,身體怎麼吃得消?雍正不像他的父親康熙懂得如何休息和放鬆,他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或者特別的愛好,每天就是接見大臣們並和奏摺打交道,這都是需要極大的體力和智力的。這個工作又沒人能夠替代,也實在是難為他了。

據記載,雍正在即位後的五六年裡身體還算可以,但在雍正七年(1729年)的時候,他得了一場大病,一病就是一年多,幾乎一命嗚呼。手下的官員上請安折讓他多休息,雍正偏要逞強,只要他能動得了,什麼事情都要躬身親為。如此一來,即使不忙死,也會累死。就說雍正去世前的幾天,他也沒有得到任何的休息,反而一直在抱病工作。直到最後那天挺不住了,他才讓兩個兒子前來侍候。

因得罪了雍正 曹雪芹家族被抄家

“曹學”中有一個歷史懸案,就是曹家被抄之謎,一直是學者們爭執的焦點。要破解這個謎案,先要從曹雪芹的家世說起。

遠的略去,曹雪芹的先祖中的一支在明代末年時,遷居到山海關外今遼東鐵嶺任守邊武職,後來被努爾哈赤擊破俘虜,成為清正白旗的一名包衣(奴隸)。清軍入關後,隸屬內務府,世代為奴,出身“下賤”。

康熙幼年生母早逝,全靠一位保姆撫養,康熙對此終身感恩不忘,這位保姆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康熙即位後不久就派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到江寧任織造監督,掌管江南為宮中所需的衣服、綢緞等高檔絲織品。本來是每年輪換的江寧織造到了曹璽任上,由於受到康熙的特別恩典,改為終身任職,不僅如此,就連曹璽的子孫也特許繼任,可謂顯赫一時。

然而,到了曹雪芹的父輩這一代,曹家已經顯露敗跡,先是曹璽的長子曹寅病逝,改由曹寅之子曹顒繼任,可是曹顒不久也病亡了。康熙不忍其慈母之家如此衰敗,就特許曹寅弟弟曹宣的孩子曹頫過繼給曹寅,繼任江寧織造。此時曹頫尚小,而康熙已經晚年,大廈將傾,曹家的命運岌岌可危。

康熙駕崩後,雍正皇帝即位。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諭著江南總督範時繹查封曹頫家產。按照當時的驛遞條件,上諭到江寧,江南總督範時繹執行查抄當已在雍正六年正月十五日元宵前後。所以歷史上認定的曹家被抄時間應該是在雍正六年正月。而對於被查抄的原因,則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他的央視講壇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與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劉心武先生說“1728年,雍正六年,曹家終於敗落,直接原因之一,是查出了曹雪芹的父親曹頫替雍正的政敵塞思黑藏匿了寄頓他家的一對‘本身連座五尺六寸’的金獅子。允禟明明已經失勢,逾制私鑄的金獅子明明是一種標誌著奪權野心的東西,曹頫為什麼肯敢於替其藏匿。。。”

劉先生接著又說:“如果所藏不僅是金獅子更是活人,比如說塞思黑的女兒,那就不僅是家道中興,而是要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了!”“但我以為第七十五回所寫的榮國府替被罪的甄家藏匿財物一罪,確實還不是整個秦可卿。。。”

如果說曹家因藏匿金獅子被抄家是劉先生根據後來發生歷史事件推斷的結論的話,那麼曹家藏匿塞思黑的女兒以及此人就是紅樓夢中的秦可卿這個推斷就是劉心武先生文學家的藝術想象了,沒有任何的事實依據。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事實上,劉心武先生的結論代表了曹家被抄的“政治原因說”,只不過劉先生把政治原因做了文學的聯想和發揮罷了。與劉先生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周汝昌先生,周先生在他的紅學普及讀本《紅樓小講》中寫道:

“誰想數年之後,即有一場大難臨頭,胤禛以陰謀手段取得帝位,是為雍正帝。他得勢後一力剷除異己的黨派,包括皇室骨肉手足、康熙的親任、內務府知情的包衣,最後連助他謀位的功臣也難逃厄運。因此,曹家以內務府包衣、先朝親信、與雍正的敵黨多有舊誼等關係,遂以瑣故藉口抄家、獲罪、逮問枷示的嚴酷懲治。”

與周汝昌先生和劉心武先生的政治說相對的是“經濟原因說”。他們認為,曹家經濟的巨大虧空是曹家被抄的主要原因。而曹家的虧欠,主要是在曹寅任上逐漸積累起來的。曹寅任內曾經四次接駕康熙,每次的排場自然極其奢華,曹家不斷修建和擴建行宮、花園,甚至開挖河道供皇帝的遊船出入,花費已經遠遠超出了曹家的承受能力。如康熙五十一年,,《內務府奏詳核烏羅圖查算西花園工程用銀不實應予議處摺》稱,曹寅在西花園修建房屋、挖河、堆泊岸等項工程用銀十一萬餘兩,修建房屋、亭子、船隻、雨搭、簾子等項,用銀七萬七千餘兩,從中可見一斑。曹雪芹在《紅樓夢》第十六回通過趙嬤嬤之口,說出了甄家(即曹家)接駕花費的情況:“噯吆吆,好勢派!獨他家接駕四次。若不是我們親眼看見,告訴誰誰也不信的。別講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倒顧不得了。”

曹家虧欠的數額可能是相當巨大的。曹頫在康熙五十二年的奏摺中說:“竊奴才父寅去年身故,荷蒙萬歲天高地厚洪恩,憐念奴才母子孤寡無依,錢糧補欠未完,特命李煦代任兩淮鹽差一年,將所得銀共五十八萬六千兩所以織造各項錢糧及代商完欠,李煦與奴才眼同具已解補清完,共五十四萬九千六百餘兩。”康熙五十五年,又發現還有曹寅在世時所欠債務計二十六萬三千餘兩,而這些虧空是當時的曹家根本無力償還的。

曹家的虧欠,在康熙時已是十分嚴重的問題。曹家和康熙都已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它的嚴重性。曹家更加意識到它與自己的身家性命攸關了。但是隻要康熙在位,靠老皇帝的恩典曹家還能勉強過關,但是康熙駕崩雍正即位後,曹家就難逃被抄家的厄運了。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關於曹家被抄的原因,無論是“政治原因說”還是“經濟原因說”,有些是有據可查的,有些是都是根據歷史事實推斷的。但是不能忽視的是,在曹家被抄這個事件中,有一個人始終被妖魔化了,這個人就是雍正皇帝,而民間關於雍正採用篡改遺詔奪位的傳說是雍正被妖魔化的直接原因。這是曹家被抄謎題始終無法破解的根本原因。

近讀朱家溍先生著作《故宮退食錄》,書中對曹家被抄原因的解析讓人感覺眼前一亮。

朱家溍先生在書中寫道:“例如文學史上,《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不少研究他家世的論著,把曹家被抄,說成是雍正和幾個兄弟爭奪皇位有關,把問題的性質無限上綱上線,已經到非歷史真面目了。但問題的性質果真如此嗎?如果對清代歷史有整體的理解,首先知道當時雍正是整理全國財政,清理各項官款的虧欠,不是什麼專門懲辦曹家。根據內務府檔案可知,雍正先是派李煦替曹家清理欠款,用意是因為李煦和曹家是親戚,可以設法為曹家彌補。不料李煦反而在江寧織造侵吞一筆款,因而遭到重遣。雍正對於曹家的處理是因為看清了曹寅的後輩都是極其無能的,如果聽之任之,不但照舊拖欠官款,而且越來越糟,不如給他一個抄家結束此案,實際所抄並抵不過虧欠的數目,這就相當於近現代由法院判決宣告破產,於是債務人便不再有任何負擔。何況雍正對於曹家還在北京留了一處住宅,在內務府給了一個主事,應該說雍正對於曹家還是相當照顧的。”

朱家溍先生家學淵源,早在故宮博物館成立之初即被聘為專門委員。他對清代政治經濟制度、宮廷禮儀、服飾、傢俱、書畫、戲劇,甚至美食都有專門的研究,是著名的清史專家。朱家溍先生對曹家被抄原因的解析,回答了以前很多學者認為雍正自相矛盾的兩個問題。第一,曹家對康熙皇帝有恩,雍正作為康熙的正統接班人(朱先生說,根據清代宮廷傳位制度,民間傳說中關於雍正篡改詔書奪位的說法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沒有理由對曹家興師問罪。而雍正通過查抄曹家這件事,既執行了當時自己制定的反腐倡廉的經濟政策,又幫助曹家擺脫了後代根本無法歸還的積欠債務,可謂一石二鳥,非常巧妙。第二,根據現存檔案記載看,曹家被抄沒後,其家族和親友,不僅沒有受到株連,而且曹頫的堂伯父曹宜、堂兄曹頎還有了升遷,曹頎幾次得到雍正帝賜予的御筆“福”字,恩寵有增無減。朱家溍先生的解析很妥帖地解答了這些疑惑。而在此之前,專家學者都把雍正處理曹家問題中的自相矛盾歸結為雍正怪癖的性格和卑下的人格,這是歷史的對雍正的誤讀。

名人介紹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瀋陽 (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四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 ,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 。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芙蓉女兒誄》原文翻譯及賞析

維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競芳之月,無可奈何之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縠,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於白帝宮中撫司秋豔芙蓉女兒之前曰:

竊思女兒自臨濁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載。其先之鄉籍姓氏,湮淪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於衾枕櫛沐之間,棲息宴遊之夕,親暱狎褻,相與共處者,僅五年八月有奇。

憶女兒曩生之昔,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娣悉慕媖嫻,嫗媼鹹仰惠德。

孰料鳩鴆惡其高,鷹鷙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蘭竟被芟鉏!花原自怯,豈奈狂飆;柳本多愁,何禁驟雨!偶遭蠱蠆之讒,遂抱膏肓之疚。故櫻唇紅褪,韻吐呻吟;杏臉香枯,色陳顑頷。諑謠謑詬,出自屏幃;荊棘蓬榛,蔓延戶牖。豈招尤則替,實攘詬而終。既忳幽沉於不盡,復含罔屈於無窮。高標見嫉,閨幃恨比長沙;直烈遭危,巾幗慘於羽野。自蓄辛酸,誰憐夭折?仙雲既散,芳趾難尋。洲迷聚窟,何來卻死之香?海失靈槎,不獲回生之藥。  眉黛煙青,昨猶我畫;指環玉冷,今倩誰溫?鼎爐之剩藥猶存,襟淚之餘痕尚漬。鏡分鸞別,愁開麝月之奩;梳化龍飛,哀折檀雲之齒。委金鈿於草莽,拾翠盒於塵埃。樓空鳷鵲,徒懸七夕之針;帶斷鴛鴦,誰續五絲之縷?

況乃金天屬節,白帝司時,孤衾有夢,空室無人。桐階月暗,芳魂與倩影同銷;蓉帳香殘,嬌喘共細言皆絕。連天衰草,豈獨蒹葭;匝地悲聲,無非蟋蟀。露階晚砌,穿簾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芳名未泯,簷前鸚鵡猶呼;豔質將亡,檻外海棠預萎。捉迷屏後,蓮瓣無聲;鬥草庭前,蘭芳枉待。拋殘繡線,銀箋彩縷誰裁?褶斷冰絲,金斗御香未熨。

昨承嚴命,既趨車而遠陟芳園;今犯慈威,復拄杖而近拋孤柩。及聞蕙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愧迨同灰之誚。

爾乃西風古寺,淹滯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颯颯,蓬艾蕭蕭。隔霧壙以啼猿,繞煙塍而泣鬼。自為紅綃帳裡,公子情深;始信黃土隴中,女兒命薄!汝南淚血,斑斑灑向西風;梓澤餘衷,默默訴憑冷月。

嗚呼!固鬼蜮之為災,豈神靈而亦妒?箝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在卿之塵緣雖淺,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諄諄之問。

始知上帝垂旌,花宮待詔,生儕蘭蕙,死轄芙蓉。聽小婢之言,似涉無稽;據濁玉之思,則深為有據。何也:昔葉法善攝魂以撰碑,李長吉被詔而為記,事雖殊其理則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惡乃濫乎其位?始信上帝委託權衡,可謂至洽至協,庶不負其所秉賦也。因希其不昧之靈,或陟降於茲,特不揣鄙俗之詞,有汙慧聽。乃歌而招之曰: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天何如是之蒼蒼兮,乘玉虯以遊乎穹窿耶?地何如是之茫茫兮,駕瑤象以降乎泉壤耶?望傘蓋之陸離兮,抑箕尾之光耶?列羽葆而為前導兮,衛危虛於傍耶?驅豐隆以為庇從兮,望舒月以臨耶?聽車軌而伊軋兮,御鸞鷖以徵耶?聞馥郁而薆然兮,紉蘅杜以為纕耶?炫裙裾之爍爍兮,鏤明月以為璫耶?借葳蕤而成壇畤兮,檠蓮焰以燭蘭膏耶?文瓠瓟以為觶斝兮,漉醽醁以浮桂醑耶?瞻雲氣而凝盼兮,彷彿有所覘耶?俯窈窕而屬耳兮,恍惚有所聞耶?期汗漫而無夭閼兮,忍捐棄予於塵埃耶?

倩風廉之為餘驅車兮,冀聯轡而攜歸耶?餘中心為之慨然兮,徒噭噭而何為耶?卿偃然而長寢兮,豈天運之變於斯耶?既窀穸且安穩兮,反其真而又奚化耶?餘猶桎梏而懸附兮,靈格餘以嗟來耶?來兮止兮,卿其來耶?若夫鴻蒙而居,寂靜以處,雖臨於茲,餘亦莫睹。搴煙蘿而為步障,列蒼蒲而森行伍。警柳眼之貪眠,釋蓮心之味苦。素女約於桂巖,宓妃迎於蘭渚。弄玉吹笙,寒簧擊敔。徵嵩嶽之妃,啟驪山之姥。龜呈洛浦之靈,獸作咸池之舞。潛赤水兮龍吟,集珠林兮鳳翥。爰格爰誠,匪簠匪莒。

發軔乎霞城,還旌乎玄圃。既顯微而若通,復氤氳而倏阻。離合兮煙雲,空濛兮霧雨。塵霾斂兮星高,溪山麗兮月午。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餘乃欷歔悵望,泣涕彷徨。人語兮寂歷,天籟兮篔簹。鳥驚散而飛,魚唼喋以響。誌哀兮是禱,成禮兮期祥。嗚呼哀哉!尚饗!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千秋萬歲太平年,芙蓉桂花飄香月,無可奈何傷懷日,怡紅院濁玉,謹以百花蕊為香,冰鮫縠為帛,取來沁芳亭泉水,敬上楓露茶一杯。這四件東西雖然微薄,姑且藉此表示自己一番誠摯懇切的心意,將它放在白帝宮中管轄秋花之神芙蓉女兒的面前,而祭奠說:我默默思念:姑娘自從降臨這汙濁的人世,至今已有十六年了。你先輩的籍貫和姓氏,都早已湮沒,無從查考,而我能夠與你在起居梳洗、飲食玩樂之中親密無間地相處,僅僅只有五年八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啊!回想姑娘當初活著的時候,你的品質,黃金美玉難以比喻其高貴;你的心地,晶冰白雪難以比喻其純潔;你的神智,明星朗日難以比喻其光華;你的容貌,春花秋月難以比喻其嬌美。

姊妹們都愛慕你的嫻雅,婆媽們都敬仰你的賢惠。可是,誰能料到惡鳥仇恨高翔,雄鷹反而遭到網獲;臭草妒忌芬芳,香蘭竟然被人剪除。花兒原來就怯弱,怎麼能對付狂風?柳枝本來就多愁,如何禁得起暴雨?一旦遭受惡毒的誹謗,隨即得了不治之症。所以,櫻桃般的嘴唇,褪去鮮紅,而發出了呻吟的聲音;甜杏似的臉龐,喪失芳香,而呈現出憔悴的病容。流言蜚語,產生於屏內幕後;荊棘毒草,爬滿了門前窗口。哪裡是自招罪愆而喪生,實在乃蒙受垢辱而致死。你是既懷著不盡的憂忿,又含著無窮的冤屈呵!高尚的品格,被人妒忌,閨女的憤恨恰似受打擊被貶到長沙去的賈誼;剛烈的氣節,遭到暗傷,姑娘的悲慘超過竊神土救洪災被殺在羽野的鯀。

獨自懷著無限辛酸,有誰可憐不幸夭亡?你既像仙家的雲彩那樣消散,我又到哪裡去尋找你的蹤跡?無法知道聚窟洲的去路,從哪裡來不死的神香?沒有仙筏能渡海到蓬萊,也得不到回生的妙藥。你眉毛上黛色如青煙縹緲,昨天還是我親手描畫;你手上的指環已玉質冰涼,如今又有誰把它焐暖?爐罐裡的藥渣依然留存,衣襟上的淚痕至今未乾。鏡已破碎,鸞鳥失偶,我滿懷愁緒,不忍打開麝月的鏡匣;梳亦化去,雲龍飛昇,折損檀雲的梳齒,我便哀傷不已。你那鑲嵌著金玉的珠花,被委棄在雜草叢中,翡翠髮飾落在塵土裡,被人拾走。鳷鵲樓人去樓空,七月七日牛女鵲橋相會的夜晚,你已不再向針眼中穿線乞巧;鴛鴦帶空餘斷縷,哪一個能夠用五色的絲線再把它接續起來?

況且,正當秋天,五行屬金,西方白帝,應時司令。孤單的被褥中雖然有夢,空寂的房子裡已經無人。在種著梧桐樹的臺階前,月色多麼昏暗!你芬芳的魂魄和美麗的姿影一同逝去;在繡著芙蓉花的紗帳裡,香氣已經消散,你嬌弱的喘息和細微的話語也都滅絕。一望無際的衰草,又何止蘆葦蒼茫!遍地淒涼的聲音,無非是蟋蟀悲鳴。點點夜露,灑在覆蓋著青苔的階石上,搗衣砧的聲音不再穿過簾子進來;陣陣秋雨打在爬滿了薜荔的牆垣上,也難聽到隔壁院子裡哀怨的笛聲。你的名字尚在耳邊,屋簷前的鸚鵡還在叫喚;你的生命行將結束,欄杆外的海棠就預先枯萎。過去,你躲在屏風後捉迷藏,現在,聽不到你的腳步聲了;從前,你去到庭院前鬥草,如今,那些香草香花也白白等待你去採摘了!

刺繡的線已經丟棄,還有誰來裁紙樣、定顏色? 潔白的絹已經斷裂,也無人去燒熨斗、燃香料了!昨天,我奉嚴父之命,有事乘車遠出家門,既來不及與你訣別;今天,我不管慈母會發怒,拄著杖前來弔唁,誰知你的靈柩又被人抬走。及至聽到你的棺木被焚燒的消息,我頓時感到自己已違背了與你死同墓穴的誓盟。你的長眠之所竟遭受如此的災禍,我深深慚愧曾對你說過要同化灰塵的舊話。看那西風古寺旁,青燐徘徊不去;落日下的荒墳上,白骨散亂難收!聽那楸樹榆木颯颯作響,蓬草艾葉蕭蕭低吟!哀猿隔著霧騰騰的墓窟啼叫,冤鬼繞著煙濛濛的田塍啼哭。

原來以為紅綃帳裡的公子,感情特別深厚,現在始信黃土堆中的姑娘,命運實在悲慘!我正如汝南王失去了碧玉,斑斑淚血只能向西風揮灑;又好比石季倫保不住綠珠,這默默衷情惟有對冷月傾訴。啊!這本是鬼蜮陰謀製造的災禍,哪裡是老天妒忌我們的情誼!鉗住長舌奴才的爛嘴,我的誅伐豈肯從寬!剖開兇狠婦人的黑心,我的憤恨也難消除!你在世上的緣分雖淺,而我對你的情意卻深。因為我懷著一片痴情,難免就老是問個不停。現在才知道上帝傳下了旨意,封你為花宮待詔。活著時,你既與蘭蕙為伴;死了後,就請你當芙蓉主人。聽小丫頭的話,似乎荒唐無稽,以我濁玉想來,實在頗有依據。為什麼呢?從前唐代的葉法善就曾把李邕的魂魄從夢中攝走,叫他寫碑文;詩人李賀也被上帝派人召去,請他給白玉樓作記。事情雖然不同,道理則是一樣的。所以,什麼事物都要找到能夠與它相配的人,假如這個人不配管這件事,那豈不是用人太濫了嗎?

現在,我才相信上帝衡量一個人,把事情託付給他,可謂恰當妥善之極,將不至於辜負他的品性和才能。所以,我希望你不滅的靈魂能降臨到這裡。我特地不揣鄙陋粗俗,把這番話說給你聽,並作一首歌來招喚你的靈魂,說:天空為什麼這樣蒼蒼啊!是你駕著玉龍在天庭邀遊嗎?大地為什麼這樣茫茫啊!是你乘著象牙的車降臨九泉之下嗎?看那寶傘多麼絢爛啊!是你所騎的箕星和尾星的光芒嗎?排開裝飾著羽毛的華蓋在前開路啊!是危星和虛星衛護著你兩旁嗎?讓雲神隨行作為侍從啊!你望著那趕月車的神來送你走嗎?聽車軸咿咿呀呀響啊!是你駕馭著鸞鳳出遊嗎?聞到撲鼻的香氣飄來啊!是你把杜蘅串聯成佩帶嗎?

衣裙是何等光彩奪目啊!是你把明月鏤成了耳墜子嗎?借繁茂的花葉作為祭壇啊!是你點燃了燈火燒著了香油嗎?在葫蘆上雕刻花紋作為飲器啊!是你在酌綠酒飲桂漿嗎?抬眼望天上的煙雲而凝視啊!我彷彿窺察到了什麼;俯首向深遠的地方而側耳啊!我恍惚傾聽到了什麼。你和茫茫大士約會在無限遙遠的地方嗎?怎麼就忍心把我拋棄在這塵世上呢!請風神為我趕車啊!你能帶著我一起乘車而去嗎?我的心裡為此而感慨萬分啊!白白地哀嘆悲號有什麼用呢?你靜靜地長眠不醒了啊!難道說天道變幻就是這樣的嗎?既然墓穴是如此安穩啊!你死後又何必要化仙而去呢?我至今還身受桎梏而成為這世上的累贅啊!你的神靈能有所感應而到我這裡來嗎?來呀,來了就別再去了啊!你還是到這兒來吧!你住在混沌之中,處於寂靜之境;即使降臨到這裡,也看不見你的蹤影。我取女蘿作為簾幕屏障,讓菖蒲象儀仗一樣排列兩旁。

還要警告柳眼不要貪睡,教那蓮心不再味苦難當。素女邀約你在長滿桂樹的山間,宓妃迎接你在開遍蘭花的洲邊。弄玉為你吹笙,寒簧為你擊敔;召來嵩嶽靈妃,驚動驪山老母。靈龜象大禹治水時那樣揹著書從洛水躍出,百獸象聽到了堯舜的咸池曲那樣群起跳舞。潛伏在赤水中呵,龍在吟唱;棲息在珠林裡呵,鳳在飛翔。恭敬虔誠就能感動神靈,不必用祭器把門面裝潢。你從天上的霞城乘車動身,回到了崑崙山的玄圃仙境。既像彼此可以交往那麼分明,又忽然被青雲籠罩無法接近。人生離合呵,好比浮雲輕煙聚散不定,神靈縹緲呵,卻似薄霧細雨難以看清。塵埃陰霾已經消散呵,明星高懸;溪光山色多麼美麗呵,月到中天。為什麼我的心如此煩亂不安?彷彿是夢中景象在眼前展現。於是我慨然嘆息,悵然四望,流淚哭泣,留連彷徨。人們呵,早已進入夢鄉;竹林呵,奏起天然樂章。只見那受驚的鳥兒四處飛散,只聽得水面上魚兒喋喋作響。我寫下內心的悲哀呵,作為祈禱,舉行這祭奠的儀式呵,期望吉祥。悲痛呵,請來將此香茗一嘗!

【作品鑑賞】

《芙蓉女兒誄》是賈寶玉祭奠丫鬟晴雯時所用的一篇祭文,是《紅樓夢》所有詩文詞賦中最長的一篇

《芙蓉女兒誄》文采飛揚、感情真摯、寓意深刻,全面體現了作者曹雪芹的不世文才。賈寶玉在這篇《紅樓夢》中所有詩詞歌賦中最長的、達千餘言的誄文裡,首先介紹了晴雯的身世遭遇,回顧了他們之間的相與共處的生活,敘述了她的慘死經過,然後以無限的深情悼念晴雯,以金玉、冰雪、星日、花月等比喻,讚美了晴雯的高尚品質和情操。在這篇誄文裡,晴雯是奮翅高翔、搏擊長空的雄鷹,是香味濃郁的蘭花;而王夫人、花襲人之流則是玩弄口舌、以毒殺人的鳩鴆,是薋葹一類的惡草。

他熱烈頌揚晴雯傲世獨立、堅貞不屈的反抗精神,聲淚俱下地控訴王夫人等的殺人罪行,甚至發出了鉗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的怒吼。他以優美的想象,讚揚晴雯有如偉大詩人屈原,志潔行芳,始終堅守著高尚的情操。他憤怒地刻畫了封建正統勢力及其幫兇們的猙獰面目,揭露了他們搞的諑、謠、謑、詬的陰謀詭計。他懷念晴雯,上天人地以求索,用美麗的神話來慰藉自己,深深祝願晴雯在天國生生不息。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芙蓉女兒誄》以無比激憤的語言痛斥、責罵了那些製造悲劇的當權者和那些卑鄙無恥的奴才

《芙蓉女兒誄》還抒發了曹雪芹的悼亡體驗。儘管曹雪芹生平事蹟不詳,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經離喪,幼年喪父,中年喪妻,特別是如賈寶玉一樣在家族敗亡過程中目睹家庭中許多美的年輕女性的毀滅,誄文中何心意之忡忡,若寤寐之栩栩數句,非過來之人不能夠作此哀音。換句話說,一部《紅樓夢》,就是曹雪芹怡紅心性與悼紅情結的形象寫照。脂評曾說:一部大書,只為一葬花冢耳,套用一下,也可以說:一部大書,只為一《芙蓉誄》耳。作為誄文,《芙蓉女兒誄》的最大特色是創新。

首先表現為:立意創新,見解不俗。在祭奠方式上,寶玉不屑拘泥於世俗之葬禮,他認為祭祀原不在形式,全在心意誠敬而已。寶玉不但冒險到下人住處探視晴雯之病,還以群花之蕊、冰鮫之毅、沁芳之泉、楓露之茗,於夜靜無人之時致祭晴雯,並寫下情意深長的長篇誄文,為她的抱屈夭亡而鳴不平。他對黛玉說:我想著世上這些祭文,都蹈於熟濫了,所以改個新樣,主張辭達意盡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於方寸之問。立意突破傳統誄文感情拘謹、形式陳腐的侷限,進行全新的創造:須另出己見,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襲前人的套頭,填寫幾字搪塞耳目之文,亦必須灑淚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寧文不足,悲有餘,萬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慼。他認為用這種獨特的致祭方式,方不負我二人之為人。為一個奴才、丫頭做此一篇宏文,寫作態度上完全超逸出社會規範對個人角色的期待,卻符合寶玉一貫之為人。文中作者寶玉的自我形象十分突出,感憤哀切,深情執著。

《芙蓉女兒誄》全篇文采飛揚、感情真摯、寓意深刻,全面體現了作者曹雪芹的不世文才

其次,該誄文從思想到藝術都從整個中華古代文學中汲取精華營養,從而突破悼祭文學傳統模式的束縛,採用新的手法,形成新的面貌,一洗近人八股習氣。寶玉曾有尚古的文學主張,他所說的古代傳統主要包括屈原、莊子與魏晉時代的文章風氣,如:他所列舉的《大言》、《招魂》、《離騷》、《九辯》、《秋水》、《大人先生傳》等,均是不得志於時者寄情文字、離世叛俗式的牢騷文學,個人抒情色彩很濃。因而,該誄在體制的宏麗、想象的豐富、文藻的華麗、香草美人的寓意等方面,都明顯借鑑了楚辭的寫法。此外,還受到曹植、李賀等人詩文風格的影響。曹雪芹友人敦敏在詩中把他比作寫過《洛神賦》的曹植(詩才憶曹植),另一友人敦誠則說他詩筆有奇氣,直追昌谷破樊籬。

昌谷即指李賀,李賀詩以感憤不平和仙鬼豔情為主要內容,又以結構跳躍、想象奇特、造語尖新等特色而被稱為長吉體。長吉體乃是在吸收屈原的奇詭變幻、鮑照的險峻誇飾、李白的想落天外及古樂府的綺麗清新等基礎上而形成的。從曹雪芹僅存的兩句詩白傅詩靈應喜甚,定教蠻素鬼排場看,其構思、意境和詞采都頗近李賀,亦可由此略窺雪芹詩歌藝術之一斑。《芙蓉女兒誄》中不僅可看到李賀詩文激憤不平、豔情仙語的特色,還能看到曹植《洛神賦》式的優美深情和纏綿惆悵。可以說,《芙蓉女兒誄》的成功是與歷史上最優秀的抒情文學、個性創作的影響分不開的。而明清時代的啟蒙思潮又給以思想上的影響,歸有光《寒花葬志》,張岱《祭秦一生文》等應是其精神先導。《芙蓉女兒誄》代表曹雪芹詩文創作成就,置諸中國最優秀的悼祭文學之列也毫不遜色。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芙蓉女兒誄》揭示了古代婚姻取決於家世的本質,明寫晴雯的悲劇,暗示黛玉的人格悲劇

【主題思想】

賈寶玉的《芙蓉女兒誄》從題材上應屬於悼姬之作。古代婚姻主要取決於家世的利益,且夫婦關係主敬不主愛,比較而言,妓姬與男性文人的關係往往近乎自由的純性愛性質;妓姬在男權文化中更缺少主宰自身命運的能力和權利,與文人在專制王權凌迫下往往齎志而歿,有類似之處,因此,與傷悼正妻的莊重與治家賢德,著力表現哀傷的深度不同,悼妓姬之作則更能表現出文人多情浪漫的天性,往往悽美纏綿,情韻悠長,具有較多反文化、非正統的意蘊。晴雯是寶玉房中的大丫頭,地位僅次於襲人,實則有準侍妾身份。而且她不僅與寶玉同行同臥,親密無間;還在精神方面與寶玉有一種不言而喻的契合,她身為下賤卻要求人格尊嚴、不甘供人驅遣的皎皎個性,與寶玉追求自由、反對奴性的心性竟是一致的。

因而,寶玉對晴雯很是珍視尊重,彼此抱著一片痴心,進行純潔的精神戀愛。晴雯臨死前向寶玉贈甲換襖,即是對這種愛情關係的明確表示。而寶玉誄文中採用鏡分鸞別、帶斷鴛鴦以及共穴、同灰、汝南、梓澤等明顯指稱夫妻關係的典故,可見他也是把晴雯作為一個逝去的愛人的。通常認為《芙蓉女兒誄》是對晴雯人格悲劇的明寫,更是對黛玉人格悲劇的暗寫。然而,《芙蓉女兒誄》不只是悼祭晴雯或黛玉,更是對大觀園所有冰雪般純潔、花月般美麗、金玉般尊貴的女兒們的悼祭輓歌。該誄與《紅樓夢曲》及黛玉《葬花詞》、《五美吟》有著共同主題,傳達出《紅樓夢》悲金悼玉的主旨。因而,《紅樓夢》第七十九回脂評本注:非誄晴雯,誄風流也。《芙蓉女兒誄》的確是寶玉對外在環境迫害風流人格而作的無力抗爭。

《芙蓉女兒誄》歌頌一個奴僕的反抗精神,表現賈寶玉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和封建叛逆者的立場

關於這篇誄文的寫作,小說中原有一段文字,在程高本中,卻被刪去。其文為:……[寶玉]想了一想:如今若學那世俗之奠禮,斷然不可。竟也還別開生面,另立排場,風流奇異,於世無涉,方不負我二人之為人。況且古人有云;‘潢汙行潦、蘋蘩蘊藻之賤,可以饈王公,薦鬼神。’原不在物之貴賤,全在心之誠敬而已。此其一也。二則誄文輓詞,也須另出己見,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襲前人的套頭,填寫幾字搪塞耳目之文;亦必須灑淚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寧使文不足悲有餘,萬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慼。

況且古人多有微詞,非自我今作俑也。無奈今之人全惑於‘功名’二字,故尚古之風一洗皆盡,恐不合時宜,於功名有礙之故也。我又不希罕那功名,不為世人觀閱稱讚,何必不遠師楚人之《大言》、《招魂》、《離騷》、《九辯》、《枯樹》、《問難》、《秋水》、《大人先生傳》等法,或雜參單句,或偶成短聯,或用實典,或設譬寓,隨意所之,信筆而去,喜則以文為戲,悲則以言志痛,辭達意盡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於方寸之間哉!寶玉本是個不讀書之人,再心中有了這篇歪意,怎得有好詩好文作出來。他自己卻任意纂著,並不為人知慕,所以大肆妄誕,竟杜撰成一篇長文。(參戚序本、庚辰本校)其中古人多有微詞,非自我今作俑也一句明白地說明誄文是有所寄託的。所謂微詞,即通過對小說中虛構的人物情節的褒貶來譏評當時的現實,特別是當時的黑暗政治。所引為先例的楚人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諷喻政治的。

而其中被誄文在文字上借用得最多的是屈原的《離騷》,這並非偶然。《離騷》的美人香草實際上根本與男女之情無關,完全是屈原用以表達政治理想的代詞。《芙蓉女兒誄》可以說是聲討封建專制主義的檄文,也是對富有反抗精神的處於社會下層者的頌歌。這篇誄文的出現,標誌著賈寶玉叛逆性格的重要發展。一個貴族公子,作文祭悼,讚美一個奴僕,歌頌其反抗精神,表現賈寶玉的初步民主主義思想和鮮明的封建叛逆者的立場。與此同時,賈寶玉對於封建貴族階級的背叛,已經深入到了封建階級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宗法倫理關係之中,憤怒地抗議已經直接指責到了他的生身母親王夫人身上。賈寶玉叛逆思想的發展和深化,是大觀園內封建勢力與初步民主思想較量對他的教育、影響的結果。因此,《芙蓉女兒誄》也是這種較量的產物。

《芙蓉女兒誄》表現出強烈的愛憎態度,對女婢熱情的歌頌,諷刺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

作者在誄文中表現出強烈的愛憎態度:用最美好的語言,對這個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的女婢加以熱情的頌讚,同時毫不掩飾自己對慣用鬼蜮伎倆陷害別人的邪惡勢力的痛恨。但是,由於作者不可能科學地來認識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質,所以,他既不能瞭解那些他加以類比的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中受到排擠打擊者,與一個命運悲慘的奴隸之間所存在著的階級區別,也根本無法理解邪惡勢力就產生於這一制度的本身,要拔除這種邪惡勢力,就必須從根本上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社會制度。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藝術手法】

清代與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的情況大不一樣,特別是雍正乾隆年間,則更是文禁酷嚴,朝野惴恐。稍有干涉朝廷之嫌,難免就要招來文字之禍。所以,當時一般人都不敢作傷時罵世之文,恐不合時宜,於功名有礙之故也。觸犯文網,丟掉烏紗帽,這還是說得輕的。曹雪芹不希罕那功名,又不為世人觀閱稱讚,逆潮流而動,走自己的路,骨頭還是比較硬的。當然,要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揭露封建政治的黑暗,就得把自己的真實意圖巧妙地隱藏起來,尚古之風、遠師楚人、以文為戲、任意纂著、大肆妄誕、歪意、杜撰等等,也無非是作者護身的鎧甲。

借師古而脫罪,隱真意於玩文,似乎是模擬,而實際上是大膽創新,既幽默而又沉痛。藝術風格也正是由思想內容所決定的。基於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這篇表面上寫兒女悼亡之情的誄文中,要用賈誼、鯀、石崇、嵇康、呂安等這些在政治鬥爭中遭禍的人物的典故。為什麼這篇洋洋灑灑的長文既不為秦可卿之死而作,也不用之於祭奠金釧兒,雖然她們的死,寶玉也十分哀痛。

《芙蓉女兒誄》借晴雯的悲慘遭遇襯托黛玉的不幸結局,寄託著己現實的政治感慨

【構思技巧】

《芙蓉女兒誄》構思之新奇,情感之強烈,意象之幻麗,形成奪目的文采與批判鋒芒,在賈寶玉創作中堪稱高峰,置諸《紅樓夢》全部人物詩文中也別具一格,十分醒目。唯其如此,它的出現讓人甚感突兀,且與晴雯身份地位不大相稱。對此,歷來學者多從賈寶玉叛逆性格以及晴雯對黛玉的影寫的角度來解釋。這本採從作者在小說中安排芙蓉花叢裡出現黛玉影子、讓他們作不吉祥的對話等情節中,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的確,作者在藝術構思上,是想借晴雯的悲慘遭遇來襯托黛玉的不幸結局的:晴雯因大觀園內出了醜事,特別是因她與寶玉的親近關係而受誹謗,蒙冤屈,將來賈府因寶玉闖出醜禍而獲罪,黛玉憑著她與寶玉的特殊關係,也完全有可能蒙受某些詬辱的。

似讖成真的《葬花吟》中強於汙淖陷渠溝的話,也不是無的放矢。晴雯是寶玉不在時孤單地死去的,而且她的遺體據說是因為女兒癆死的,斷不可留,便立即火化了。黛玉也沒有能等到寶王避禍出走回來就淚盡了,她的詩句如他年葬儂知是誰?花落人亡兩不知,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等等,也都預先透露了她紅斷香消時無人過問的情景。她的病和晴雯一樣,卻死在家亡人散各奔騰的時刻,雖未必也送入化人廠,但總是返柩姑蘇,埋骨黃土壠中,讓她質本潔來還潔去。冷月葬花魂的結局,實在也夠淒涼的了。脂評特指出誄文應對照黛玉逝後諸文看,可知寶玉一別秋風又一年後,對境悼顰兒時,也與此刻汝南淚血,斑斑灑向西風;梓澤餘衷,默默訴憑冷月的景況相似。當然,使她們同遭夭折命運的最主要的相似之處,還是誄文所說的原因:固鬼蜮之為災,豈神靈之有妒?在她們的不幸遭遇中,作者都寄託著自己現實的政治感慨。這其實與高鶚之續書中寫黛玉之死的情節毫無共同之處。

他為愛情毒死雍正是真的嗎?《故宮退食錄》解讀了曹家被抄的原因

《芙蓉女兒誄》是中國悼祭文學發展到高度成熟階段的產物,表達了作者對芙蓉女兒的頌讚

【藝術形象】

《芙蓉女兒誄》的結尾,模擬《離騷》的寫法,展開奇特想象:想象著晴雯被上帝任命為芙蓉花神,乘雲氣,駕飛龍,在天界自由遨遊;又想象她感於自己致祭的誠意,在眾神的簇擁之下,於仙樂飄飄,香氣氤氳的境界中降臨凡間。寶玉藉助歷史神話傳說中的各種神異故事、神話人物,創造出一個美麗縹緲的神仙境界。這段幻想體現了寶玉尊崇女兒的心理,他希望晴雯這個被迫害致死的薄命女兒從此能超越塵俗的壓迫和羈絆,到達自由永恆的境界。誄文感情纏綿,意境悽美,主要描寫對美的毀滅的悼惜,以及憶昔感今等內容,與傳統悼妓姬之作的唯美與深情有相通之處;其思維模式、典故運用都表明它是中國悼祭文學發展到高度成熟階段的產物。

這段騷體歌詞表達了作者對芙蓉女兒的頌讚,把芙蓉女兒描繪成能夠駕玉龍、乘瑤象,遨遊於天宇之神。有人認為這些情節絕對不是林黛玉和丫頭晴雯所能承受得起的。 有觀點就認為《芙蓉女兒誄》之中所誄之人既非黛玉又非晴雯,曹雪芹筆下的芙蓉女兒實乃竺香玉皇后。竺香玉是曹家用銀子買來的女奴,她曾做過曹雪芹的丫鬟。此人生的嫋娜多姿,聰明靈巧,恰似書中的晴雯;竺香玉自九歲開始做曹雪芹的伴讀,並與之朝夕相處,耳鬢廝磨,情深意洽,與作者之間的關係,正似小說中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戀人關係;竺香玉進宮後,曾做過皇后,死後以皇太后身份大辦了喪儀。

這種情況反映到誄文中,便是芙蓉女兒在天國所受到的非比尋常的待遇:駕玉龍、乘瑤象;月亮為她照明,雷神為她助威;危星和虛星做她的侍衛,箕星和尾星做她的隨從。她佩戴用香花串成的佩帶,她戴著用明月鏤成的耳墜。她的蓮燈中點燃著蘭花香脂,她的酒杯中注滿了瓊漿玉液。神仙趕來為她奏樂,百獸群集為她起舞。……在人們的頭腦中,天國的生活往往是人間生活的再現和昇華。天上的神上神,所喻指的恰是人間的人上人:即竺香玉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