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撲克|WSOP百萬富翁賽:常規性的建議和提醒

德州撲克|WSOP百萬富翁賽:常規性的建議和提醒

很多撲克玩家都渴望參加WSOP賽事,金手鍊是他們一生的追求,但他們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能適應WSOP級別的賽事。在這裡我並不是不建議大家參加這類似賽事,而是有些基本的東西是需要提前知道的。

耐性是至關重要的

WSOP的陣容不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超過其他大部分賽事的,所以選手的耐性顯得至關重要,能夠等待,等待一手好牌和好的局勢。太多的業餘選手習慣於快節奏的賽事,傾向短時間級別,比如20分鐘一個級別;他們的開局往往很猛,能將籌碼量從10,000提升至20,000。

有兩個因素誘導選手在前期佔得先機,其中包括詐唬。總而言之,這類選手認為自己開局籌碼量高因而能夠抵禦風險,特別是在再買入的賽事中。

WSOP的情勢恰恰相反。賽事級別較長(一般都是1個小時一個級別),開局所領籌碼不多(基本上都是買入額的五倍)。因此,選手需要等待的時間很多,犯錯的空間不大,特別是在錦標賽前期。但如果碰到喜歡詐唬的業餘選手,只要開始和他們較勁,你就會在前期輸掉很多籌碼。

隨後,輸掉籌碼的這類選手會集中注意力打牌並試圖挽回損失,而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導致自己出局。最後,這類出局的玩家還會抱怨自己在WSOP賽事前期的籌碼量不夠。

讓我們來看看這種認知到底錯在哪裡。僅僅幾個小時之後,由於WSOP賽事的漫長級別,選手實際擁有的大盲數會比你平時打的比賽多。

以2018 WSOP $1,500無限德撲為例,假設百萬富翁賽事今天開賽。選手開局所領籌碼為7,500,1個小時一個級別。將該賽事與20分鐘一個級別,開局20,000的賽事作比較。

在對比過程中,我們假設兩場錦標賽的盲注結構都和WSOP盲注機構一致,其他不變。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就會發現這其中的不同。為了形象說明,我們特意製作了一張對比圖表,如下:

德州撲克|WSOP百萬富翁賽:常規性的建議和提醒

如上表所呈現的數據,當地賽事選手在前兩個小時中有太多的發揮空間。開局400BBs,而WSOP賽事選手開局為150BBs。

但兩個小時之後,兩者大盲數持平。三個小時之後,WSOP賽事選手的大盲數是當地賽事選手的兩倍。四個小時之後,WSOP賽事選手的大盲數是當地賽事選手的三倍。

如今,如果當地賽事開局降低籌碼量(比如15,000),賽事級別時長縮短(比如15分鐘一個級別),這樣的局勢對於當地賽事機構來說是很致命的。

因此,當你坐上WSOP錦標賽牌桌,你就需要改變自己的想法並保持耐性。就算籌碼量相比較之前賽事少很多,你還是要學會忍受時間。如果你看不懂局勢,那麼你會很從中出局的。

提防短籌碼選手

現在我就要和大家解釋為什麼很多新手在前期容易輸掉那麼多籌碼。

當很多選手處在短籌碼的時候,他們最終都會著急並在某手牌中全下,基本上都是邊緣性牌組。但是,其他中等或高籌碼量的選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他們更能審時度勢從而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抉擇。

任何一場撲克錦標賽,玩家為了晉級都需要偶爾偷偷盲。特別是在賽事後位的選手,短籌碼量選手永遠都會利用可以利用的機會讓自己擺脫困境,所以加註之後,他們更想憑藉著一手中等的牌全押。

因為短籌碼選手沒有籌碼量上的優勢,所以他們會堅持自己的加註並不會棄牌,這透露了他們的低牌力和偷盲的目的。而很多其他跟注的選手此時就會考慮棄牌,特別是位置上沒有優勢的,在跟注之後棄牌通常上是很尷尬的。

總的來說,這類選手有時候會因忽略局勢而將自己置於尷尬之地。所以下次當你拿到一手高不成低不就的牌時,在考慮偷盲時請確保處於你後位的選手不是短籌碼選手,特別是盲位的選手。

一般來說,如果他們有10個大盲,他們是有足夠的資本棄牌的。但如果他們少於10個大盲,他們也許會考慮全押。因此,此時你就會考慮棄牌,那麼之前的下注都白費了。

錢圈比例15%

所有撲克玩家的夢想都是贏得WSOP金手鍊。但是,一場賽事的冠軍只有一個,所以很多選手的目標是打入錢圈。相比較空手而歸,有點錢總歸是好的。

大多數賽事的錢圈都是參賽選手人數的10%。但是在2016年,WSOP調整了錦標賽的錢圈比例,上升到了15%。

很多選手對這有點後知後覺,所以發揮上和預期有出入,在剩餘選手逼近10%的時候發力,但這也不是一件壞事。瞭解比賽的結構總歸是好的,這會讓你懂得如何去調整賽事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