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侵蝕兒童的精神領地,防火牆何時能真正補上?

文|桂依然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5月30日這天,新華網發了一篇評論文章批評目前網遊存在監管缺失,標題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這篇評論文章稱,極易沉溺其中的網遊,嚴重戕害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也釀成了無數家庭悲劇。據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735.28億元,其中網絡遊戲收入增長26%至人民幣287.78億元,佔比39%。以騰訊為代表的網遊廠商(平臺)們,一面對部委的相關監管文件通知視若無物,敷衍了事,一方面高歌猛進,大吃“人血饅頭”。

新華網每每要發表專文說事時,被說的大多是大事、熱事、關心事,而非小事、冷事、不感興趣事。遠的不說,就在日前,有媒體報道稱,羅女士發現自己8歲的女兒慧慧(化名)在手機上玩一種叫“炫舞浪漫愛”的遊戲,12天陸續從她的手機綁定的銀行卡中充去139345元的真金白銀。表面上看,這是個案,實則這樣的鏡頭早已向面上展播。不斷有未成年人沉湎於網遊中不能自拔,嚴重戕害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也釀成了無數家庭悲劇。各部委文件一道又一道,媒體的批評一篇又一篇。但我們驚訝地看到,騰訊等大遊戲廠商(平臺)卻拿不出切實有效的辦法來,網遊對未成年的傷害依然如故。

網遊侵蝕兒童的精神領地,防火牆何時能真正補上?

網遊侵蝕兒童的精神領地,防火牆何時能真正補上?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網遊在設計之初,就會刻意放大甚至推動人性的弱點,平臺更是重獎相關所謂的“撈金創意”。那些能放大人性本能之弱的遊戲程序設計者,總能成為平臺的“香餑餑”。這當然不難理解,因為這些“香餑餑”就是平臺的一株株搖錢樹,可以讓平臺賺得盆滿缽盈。於此大膽“創新”地激勵下,通過網遊平臺刻意設計,加之網遊又未分級,幾乎不設防火牆,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充斥其間、惡意侵蝕。別說是小孩,就是成人一旦涉入,即難自脫。而號稱擁有強大技術的騰訊,至今也未推出一項能真正保護少年兒童沉溺遊戲的實質性措施。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棟樑,是民族的希望。但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孩子是我們社會肌體中最柔軟的部分,他們嬌嫩細弱,沒有抵抗力;孩子是抵禦外來侵害和思想侵蝕及各種誘惑最脆弱的群體,他們極易滑入不良平臺設置的網遊泥沼中。沒有足夠的、有力的阻斷他們接觸網遊特別是那些宣揚暴力、狼性、色情等感觀刺激的舉措,未能制度性保護他們不進入這樣的“成人遊戲區”,花朵就不會燦爛,未來就難以美好,希望就可能破滅。

網遊侵蝕兒童的精神領地,防火牆何時能真正補上?

維護兒童的不被網遊侵害的權利,需要竭力鞭策社會“大作為”——在法律法規層面,給予最有力的法治保護,進一步強化落實《婦女兒童保護法》,將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政策規定毫無折扣地踐行落實,加大對以遊戲、視頻、直播等為代表的網絡精神產品對少年兒童影響的監管整治力度;在社會層面,形成合力,強化社會監督,發動社會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及時、全程、無死角地舉報並曝光那些“大吃人血饅頭”的傷天害理的網遊平臺,使其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堅決而徹底地讓其“吃不了兜著走”,使其付出高昂的成本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