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討薪阻斷國道貫通四年,是有的人“不按套路出牌”留下的傑作

都是亂拍板惹的禍

文 | 馬滌明

民工討薪阻斷國道貫通四年,是有的人“不按套路出牌”留下的傑作

民工討薪阻斷國道貫通四年,是有的人“不按套路出牌”留下的傑作

2018年5月27日,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陝西榆林老民工高彥正一邊洗野菜,一邊唉聲嘆息,為等要自己的薪水,他陸續在鐵箱房裡住了快四年。而這些冬天冷、夏天熱的鐵皮房坐落在即將通車的109國道路基上,與他一樣的還有另外各地民工,他們也住在既是廚房又是臥室的鐵皮箱房裡等老闆結賬發工資。(5月29日東方IC)

因為施工單位欠薪,民工們用土堆和鐵箱房將已建成的109國道攔腰截堵,導致這條國道近四年時間不能貫通;施工單位拖欠民工工資,是因為項目開發企業——甘肅浙雲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資金鍊斷裂,無力支付工程款。109國道皋蘭過境段是公共項目,當初皋蘭縣政府的建設方式是,“削山造地”,通過推荒山、填溝壑、毀草原、佔耕地等方法來招商引資,整理開發後的土地再出讓獲利。口號是“地企雙贏”。浙雲海公司當時是與政府“雙贏”的另一方。

毀草原、佔耕地是否合法合規,暫且不談;皋蘭縣政府以“整理后土地再出讓”方式建設國道,縮短白銀至蘭州車程,有效疏導和分流過境大型車輛,減輕縣城交通壓力的初衷,應該是值得肯定的。作為貧困縣,以土地出讓方式解決建設資金,或是務實的選擇,但不能理解的是,未經正規程序招標,縣政府主要領導就將數億元的建設項目“欽點”給了浙雲海公司。

而據報道,皋蘭縣政府與浙雲海公司簽訂項目開發協議之時,這家公司尚未註冊登記,更不要提建設資質了。多家企業在等著參與投標,一家“三無企業”居然捷足先登,背後究竟是怎樣的內幕,以常理而言,應該不難想象。而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領導“欽定”,顯然是給民工以阻斷國道貫通方式討薪,埋下了伏筆。

從報道的情況分析,這家先“中標”、後註冊的浙雲海公司,是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搞項目:隱瞞部分真相吸引大批施工隊前來墊資施工,並書面承諾將國有土地劃定給施工隊作為施工費用。據說,這種欺詐行為,當時曾被央媒曝光。而當浙雲海公司資金鍊斷裂後,討要工程款的施工隊、討薪民工接踵而至,便出現了“民工阻斷國道貫通近四年”的奇觀。

一個本該助力當地經濟發展的項目,卻因政府將項目違規發包給一家“空手套白狼”的企業,而導致今天的局面,這是某些領導濫用權力亂拍板,還是背後存在某些“不可描述”的內情?這個問題,上級黨委和政府、相關部門早該介入調查,給出真相。

而如果說,官員“不按套路出牌”、亂拍板,已經很不正常;監督在哪裡,則是更不可思議、更需要追問的問題。而大量案例、以往的經驗所“科普”的常識是:有多少違規發包、違規招投標,背後基本就會有多少腐敗。“民工阻斷國道貫通討薪”事件中,領導向“三無”企業“欽點”發包的問題,能跳出這種定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