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英國詩人瑪格麗特·艾倫,80歲時開始寫詩,現已出版6本詩集,93歲開始學跳熱舞,成為舞蹈班裡最大的一名學員。林語堂46歲開始正式寫小說,以一部《京華煙雲》,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視野的作家,多部作品以英文寫成,為西方認識中國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王小波說:“我開始得太晚了,可能做不成什麼。”1997年 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臟病突發辭世,享年四十五歲。王小波37歲開始寫作,在短短的八年間,創造了大量的作品,如《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及後期的《沉默的大多數》,為中國當代文學添加了一道明光,被人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他的生命價值,基本都來自於八年的寫作時光。其實生命意義的開始,沒有早晚,只要開始就會有意義與價值。

有位朋友說想去寫作,但卻遲遲沒有動筆,幾年過去了半篇文章也沒有寫,我問他為何不寫。他說:“不知道從何處下筆。”我說:“你可以任意下筆,不要在意寫什麼。只要下筆,然後堅持每天下筆,久而久之,總有一天會讓自己進入停不來的狀態。”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讓·雅克·盧梭。他38歲才開始真正寫作,以《論科學與藝術》一文獲得了很好的榮譽,此後已發不可收拾。《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等,相繼被寫成,成為了世界的經典。著名哲學家康德,因為看《愛彌兒》而打亂了生活常規,很多天不出門,他在盧梭思想裡,找到了很多的哲學思想,猶如找到了精神上的父親。如果我們想去做一件事就先去做,做得好與壞,只有做了以後我們才能去分清與修正。只有去做了,我們才能真正地在路上。只有去做了,我們的生命才開始有了意義。

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只要開始,然後堅持這個開始,相信我們總會有一個很好的結局,有很多的人,為什麼沒有好的結局,因為他們還沒有看到成就,就放棄了,只和成功僅差了一步之搖。如果安徒生因為別人說他的童話是一種不入流的文學,而去放棄童話創作,那麼世界的兒童就會缺失一種童年的快樂,更不會有後來的偉大童話家安徒生了。如果梵高因為不被人認可,而放棄繪畫,那麼世界繪畫史就少了一顆璀璨的明珠。往往我們不被認可,並不是我們不夠優秀,而是缺少發現這些優秀的人,或稱伯樂。有很多的人活著,不被別人認可,而後來卻被世界稱為偉大的畫家、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

只要開始永遠不晚

卡夫卡因為沒有看到成功而放棄了文學之路,那麼世界上將會少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卡夫卡大部分作品,生前沒有發表,死後由好友布洛德整理與通過多方努力陸續出版,轟動文學界。有人把他與但丁、莎士比亞、歌德相提並論,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宗師,使得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孤獨一生,為了文學他多次譭棄婚約,猶如他說:“為了我的寫作我需要孤獨!”他的名氣大噪卻是在他死後。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我們不被別人認可,而去放棄夢想,這樣我們剛剛起航的生命價值,將會毀於一旦,整個生命都會毫無意義。通往生命價值唯一的方法就是選對了路,然後不惜一切代價去堅持,成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很多人的失敗都是毀於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