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和閱讀有什麼區別呢?

少年菁英悅讀會

看電視和閱讀都能獲得信息,但二者的區別確是千差萬別的,對於孩子的影響更是天差地別。

一、看電視是被動注意,閱讀是主動注意。

心理學中,注意被分為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主動注意又稱為有意注意,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注意。被動注意又稱為無意注意,是自然發生的,沒有自覺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的。

人們之所以喜歡看電視,是因為電視用聲光刺激引起人們的被動注意,這個過程是很輕鬆自如的,人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而閱讀,需要人主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這個過程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所以閱讀比看電視累。

嬰兒時期以被動注意為主,出生後3個月開始能短暫地集中注意人臉和聲音,學齡前期兒童能保持一定時間的主動注意, 5-6歲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約15分鐘左右,7-10歲約20分鐘,10-12歲約25分鐘,12歲以後是30-40分鐘左右。在青春期初期,孩子的主動注意基本上能接近成人水平。

當你瞭解了這個發展規律,自然就能理解為什麼孩子更喜歡看電視了。可我們卻不能由著孩子只看電視,還要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這是因為閱讀的好處遠勝於電視。

二、閱讀比看電視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根據二八原理,看電視獲取的信息,20%有益,80%都是垃圾信息,而閱讀則是80%有益,20%垃圾。

你不能盼望從眾多娛樂節目和肥皂劇中學到太多的知識,但你卻可以從大多數書中獲取寫作者的思想精華。赫爾曼· 塞黑說:世界上的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閱讀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孩子需要從大量的書籍中獲得知識,擺脫愚昧。通過看書,孩子能形成自己的三觀,正確的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開拓了眼界,也養成了自己的氣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李宗盛說:世上沒有白走的路, 每一步都算數。你讀過的書,即使忘了內容,也已融入你的思想,成為你的骨血,每一本都算數。

閱讀能提高人的心智水平,電視卻對寶寶的成長危害很大:長期看電視的孩子,缺少對世界的探索和認知,缺少與人的交流,智力發展與社交能力都會受到影響;看多了電視中的具體形象,孩子的想象力也會被束縛,聯想能力和創新能力也都會受影響;更不用說電視對孩子視力、體型的影響了。

所以,儘量排除電視對孩子的影響,幫助孩子多看書,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這是家長一定要做的。




一諾的島

看電視和閱讀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是被動灌輸,後者是主動學習,兩者對於我們大腦和心智的影響天差地別。

不知道樓主在生活中發沒發現過這樣一個現象?越是學歷高學習能力強活到老學到老的專家學者知識分子,越少聽說有得老年痴呆症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可以一直保持旺盛的創作和研究能力,筆耕不輟,著作等身。而國外早就有研究表明,長時間看電視已經成為老年痴呆症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誘因。

美國學者艾德勒和範多倫所著的一本閱讀學著作《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是美國閱讀學的經典教科書,自1940年出版後一直再版)中就明確提到了人腦的用進廢退原理。人腦就跟肌肉一樣,如果不經常運用就會萎縮,比如很多工作忙碌的人一退休下來就立刻死亡了,原因就在於他們在工作的時候有一種人為外在的支撐力量要求他們用腦,但退休了之後,這種外在的支撐力量消失了,又沒有內在的心智活動,他們便停止了思考,因而死亡也隨之而來。



而看電視就如同工作對我們提的要求一樣,是一種外在的支撐力量,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以為自己在動腦,但其實只是對外在刺激的一種應激反應,而且看電視就像服用藥品,一旦習慣之後,你需要的劑量就會越來越大,直接導致上癮,但最後會對你大腦的有益影響卻微乎其微,甚至毫無作用。如果我們這個時候不主動動用大腦,發揮內在的生命力量,那我們的心智就會停止成長,最後邁向死亡。

人類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質,就是我們的身體狀況在30歲之後就會一直走下坡路,但大腦只要運用就能夠無限地成長和發展下去,永遠不會停止。好的閱讀,也就是主動的閱讀,不僅對我們的工作, 事業有幫助,還能幫助我們的心智永遠保持活力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