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似乎一夜之間,人們紛紛玩起了“小豬佩奇社會人”的梗爭當“社會人”,比如在身上畫小豬佩奇、貼小豬佩奇貼紙、挎小豬佩奇挎包……你看著是不是很迷糊?網絡流行梗怎麼越來越難懂了?

《小豬佩奇》是一部英國早教動畫片,講述了粉紅豬小妹佩奇一家的溫馨日常。近一年以來,小豬佩奇動畫片方言配音、網友戲謔惡搞作品層出不窮,然而似乎一夜之間,人們紛紛玩起了“小豬佩奇社會人”的梗爭當“社會人”,比如在身上畫小豬佩奇、貼小豬佩奇貼紙、挎小豬佩奇挎包……你看著是不是很迷糊?網絡流行梗怎麼越來越難懂了?

“小豬佩奇社會人”只是瞬息萬變的網絡玩梗風潮的一個縮影,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梗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但無論新梗、舊梗,其實都凝結著我們在網絡上共同調侃的集體回憶。

━━━━━

從“小豬佩奇社會人”談起

越來越難懂的網絡流行梗

“小豬佩奇”為何成為“社會人”的標配?回答這個問題需追溯到“社會人”的起源,即短視頻應用“快手”。

“社會人”在字面意義上指離開學校在社會上活動的成年人,在“快手”中,它被許多視頻播主用來指代行事彪悍、人狠話不多、不屑遵守社會規則的人。

“快手”上有位“社會人”播主把“小豬佩奇”的形象“紋”在了背上,從此帶動“小豬佩奇社會人”在“快手”上的流傳。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對於不玩快手、抖音的人來說,第一次接觸這個梗時看不懂也在所難免。而再早一些,網絡上火的又是另一個梗。2018年除夕,有微博用戶發了一張紅包裡只有一塊錢人民幣的圖,配文稱“確認過眼神,你是廣東人”,用來調侃廣東地區給壓歲錢的習慣。這句話本來自林俊杰2008年的歌曲作品《醉赤壁》,現已成為網絡回覆流行句式。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後有網友將圖中一元錢人民幣替換為百元人民幣,配文為“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

時間繼續向前推,到2017年下半年,那時的網友熱衷於為對方“買橘子”。此梗出自朱自清散文《背影》,該文講到朱自清的父親送他到車站,對朱自清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因此“買橘子”的引申義為“我是你爸爸”。

像這樣曾在某段時間流行的梗還有很多,近的有“藍瘦香菇”“Freestyle”“瘋狂打call”,稍遠一點的有“感覺身體被掏空”“然並卵”“十動然拒”,更遠的還有“你媽喊你回家吃飯”“XX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新梗的層出不窮伴隨著一批批老梗的偃旗息鼓,梗的迭代速度之快,讓人們彷彿永遠都摸不清明日會流行起什麼新梗,而老梗隨著新梗的爆發又會自然消失。

這是當下網絡文化的常態,人們追求新鮮事物,但人們為什麼熱衷於“玩梗”?梗的更新速度為何越來越快?

━━━━━

“玩梗”的心理基礎

遊戲需求與歸屬感

“梗”最初是“哏”的誤寫,意思是好笑的橋段。提起一個梗時,若對方能迅速會意,你也許驚喜:我們是同道中人。因為未接觸過相關事物的人只會丈二摸不著頭腦。

“梗”背後蘊含了兩類社會心理需求,一是遊戲需求,二是社會歸屬需求。

“玩梗”中的“玩”字體現了拋梗、接梗是一種遊戲行為。人天生喜好遊戲,荷蘭學者約翰·赫伊津哈在《遊戲的人》中率先提到,遊戲先於人類和人類文化存在,文化和文明產生於遊戲,並且其本身就是遊戲。受赫伊津哈影響,英國學者史蒂文森在《大眾傳播的遊戲理論》中提出:“大眾傳播最好的一點是允許人們沉浸於主動的遊戲之中,也就是說它讓人快樂。”這被國內的傳播學學者劉海龍整理為“傳播是遊戲”的研究範式。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遊戲的人: 文化中游戲成分的研究》

譯者: 何道寬

版本: 花城出版社 2007年9月

人們沉浸在“玩梗”的快樂與滿足中不自覺完成了梗的傳播,並在獲得滿足的過程中,現實生活裡積攢的壓力也得到短暫釋放。在遊戲需求外,還有社會歸屬感起作用。當一個“梗”蔚然成風后,如果跟不上“潮流”的節奏,個體可能會產生被群體拋棄的心理錯覺。對常年沉浸於網絡之中的人而言,為了保持社會歸屬感,個體會選擇與群體行為保持一致。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確認過眼神”便通過製造懸念和意外結局來達到逗趣目的。

“小豬佩奇社會人”最初能在快手上流行,與快手用戶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身份認同建構不無相關。據騰訊企鵝智酷短視頻用戶研究報告顯示,快手的用戶多為24歲以下的年輕人,半數以上用戶生活在三四線城市以及四線以下城市和地區,這些用戶佔到了總用戶量的61.2%。

相較於一二線城市的網民來說,很少在網絡上聽到他們的聲音。而他們擁有強烈的自我表達的需求,卻缺少構建共同線上社區的平臺,快手早期“不服務明星,只服務普通人”的產品策略,剛好契合了他們的表達訴求。表達是為了溝通,溝通的實質是與他人發生聯繫,進而構建社會認同和歸屬。

━━━━━

“梗”的傳播與迭代

邊界模糊的線上社交與多元社交應用

信息獲取、傳播習慣可用於劃分群體,如使用微博的人可統稱為微博用戶,每個群體內部或許都有專屬於圈內的特殊的梗。

在互聯網還未普及時,少有梗能風行全國。因為群體互動受制於地緣或親緣關係,人若不能實現互動,梗便無法傳遞到群體外,於是梗的更新速度自然無法與今日比肩。

然而線上社交打破了上述限制,互聯網上的群體因媒介或興趣而大量集合。但因個體愛好的多樣與多種社交平臺的應用,這些群體間的邊界非常模糊。

個體因某種愛好關注某一個人,便可獲得關注對象所在的另一圈子的信息,這也是為什麼“為XX打call”等飯圈(粉絲組成的圈子)梗能成為全網流行的梗的原因所在。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欅坂56”演唱會臺下的集體“打call”矩陣。

此外,據騰訊企鵝智酷短視頻用戶研究報告顯示,分別有56%的抖音用戶和41.1%的快手用戶因在其他社交網絡上看到別人發的內容才想要使用抖音、快手應用;而且隨著抖音、快手的發展,抖音快手的用戶重合度越來越高,2017年3月有三成抖音用戶也使用快手。

兩份數據報告證實了不同社交應用間存在人群交叉,在線上社交中,群體間並不存在森嚴邊界,因此梗能夠在群體間流動。

也許你會覺得現在網絡上的梗越來越難追,估計也因你不常使用新流行的社交應用。但身處圈外的你也能通過互聯網接觸到其他類型的網絡群體,這些群體又代表了不同的線下群體,象徵著不同群體文化的梗在網絡空間中傳播演變,構成了與傳統時代截然不同的“融合文化”景觀。多元的社交應用和多元的群體參與到梗的生產傳播過程當中,梗的更新速度便因此突飛猛進。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

▲多元社交應用。

隨著互聯網媒介的發展,新梗的出現速度越來越快,無論新梗舊梗,它都是我們在網絡上活躍時留下的痕跡,是在社會歸屬需求指導下的行為實踐,每一個被人們廣泛討論的梗,都凝結了我們共同在網絡上調侃玩梗的集體回憶。

那些曾經流行過的梗

有哪些

你還在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