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主導頭條與騰訊的公關戰?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蘇格拉底 《柏拉圖選集》

誰是誰非從來都不容易判斷。

無論是誰,只要參與到了口水戰裡,都不能保證一身乾淨地出來。比如,當今日頭條以用力過猛的樣子出現在人民面前,已經有人開始懷念以往“用產品說話就是幹”的張一鳴了。

今日頭條和騰訊的公關戰噪聲很大,你或許不覺得這與你有什麼關係,直到因為馬上遲到卻打不開共享單車的鎖、或者將要出門卻發現鞋子壞掉時,你或許會意識到,崩潰的情緒裡,多少有些來自於這些紛雜喧鬧的信息。

此時,很多人似乎都需要喝一碗菊姐的“面面菊到”茶來清熱去火。

畢竟pick王菊,就是愉悅自己嘛。

誰在主導頭條與騰訊的公關戰?

01.今日頭條的公關戰

張一鳴和馬化騰之間的火藥味在這周變得越發強烈。

但無法推脫掉的事實是:新華網的出處被改成了新華社,稍微懂點媒體的人都清楚兩者之差;文章沒有電頭,作者署名一度缺失;文中還存在基礎性錯誤:將用戶平均收入(Average Revenue Per User)的縮寫ARPU寫成了讀音相似的“UP值”,讓人分分鐘出戏地想到B站的UP主。

新華網沒有對這篇文章做出解釋,於是,坊間流傳的猜測是:今日頭條為了向騰訊開炮,玩了狐假虎威的套路。騰訊公關總監張軍也在微博怒斥:

“奉勸友商,別那麼迫不及待嘛,改標題,改來源,全網推送,你還有什麼做不到?!”

誰在主導頭條與騰訊的公關戰?

圖:騰訊公關總監張軍的微博截圖

這樣的事情擱在一年之前大概都是讓人難以相信的。作為技術公司的頭條在公關方面向來低調,直到今年,尤其是最近,它突然成了互聯網口水戰裡的主角。

另一方面,PR團隊的風格恐怕也影響了這場戰事的激烈程度。據消息人士稱,當年在360主導了3Q大戰的李亮在今年早些時候加入今日頭條,出任公關副總裁,隨他同去的,有至少6位360老部下。

於是,有人評價,今日頭條如今的亢奮,當年在周鴻禕和360身上也出現過。而控訴騰訊恃強凌弱、打苦情牌,似乎也是3Q大戰的某些場景復現。

只是時過境遷,馬化騰顯然也不會再踏入同一條河流,於是他直接繞過了口水戰,選擇在本週五起訴今日頭條系要求對方道歉並索賠1元。

這對今日頭條來說,就好比自己亮出了18般武藝,對方卻揮揮手走了,怎能就此罷休。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今日頭條也選擇了正面衝,據36氪報道,今日頭條在今天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了騰訊,同樣要求道歉但索賠卻高達9000萬。

如此一來,雙方戰火的加劇,立馬又引起一波熱議。

誰在主導頭條與騰訊的公關戰?

02.全民pick王菊

這一週無數人經歷了被王菊包圍的恐懼。

憑藉強大的造詞能力,王菊的粉絲們發明了一條鄙視鏈,比如那些不知道王菊是誰的人,就被貼上“菊外人”的標籤,扔在了鄙視鏈底部。

誰在主導頭條與騰訊的公關戰?

圖:陶淵明們在王者榮耀小喇叭給王菊拉票

如此眾志成城全民pick王菊的結果就是,長相黑壯歐美風的王菊在各個投票渠道佔據了榜首,截止到本週五上午,王菊小紅書的人氣值已經是930.3萬,比“直男斬”吳宣儀高出300多萬票,你差不多可以這樣理解——走在北京街頭的每兩個人裡,就有一個人給王菊投票。

但王菊的粉絲們並不承認自己是在審醜

。在他們眼裡,王菊長相時尚極了。不能否認的是,就像王菊在第六期節目中所說的那樣:“你們手中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利”,無疑,“重新定義”這個詞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製造了挑戰現有遊戲規則的刺激感。

翻看大量分析王菊為什麼會紅的文章你會發現,“獨立,有個性、審美多樣性”等字樣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

不過,對於很多被動獲知消息的人來說,他們接受並享用的,是王菊帶來的這股狂歡

刷著王菊的表情包,說著菊話寶典,分分鐘你就成了最瞭解新鮮事的潮人。據說,這些民間迸發的靈感,吸引了很多文案狗混跡王菊粉絲群漲知識。

歡樂之外,王菊帶給粉絲們的還有“獨特”這個標籤。熱鬧之中很容易讓人產生這樣的錯覺:王菊很獨特——我喜歡王菊——所以我也很獨特。

嗯,這就又是另一個話題了。至於王菊未來能不能長久火下去,成為超女裡的李宇春而非張含韻,就要看今後發展了。不過,不管未來如何,今年夏天的這股“菊浪”,對於主辦方騰訊視頻來說,

已經是值得寫進營銷案例裡的好故事了

誰在主導頭條與騰訊的公關戰?

03.崔永元:有理的人就可以任性嗎?

現在的崔永元距離人們記憶中的他越來越遠了。

《手機2》開拍的消息傳出後,崔永元在微博和馮小剛以及該電影的編劇劉震雲撕破臉。他先是兩人是渣子,結果對方“怎麼擠兌都不回嘴”,於是,他把戰火引到了劉震雲女兒和馮小剛的妻子徐帆那裡。

“火藥“包括:稱劉震雲的女兒遵循“不要臉”的家訓,掛出徐帆以往關於馮小剛出軌的不當言論。而《手機》主演范冰冰被評選為“國家精神造就者”也受到了他的嘲諷,他曬出了范冰冰收入1000萬的合同,後來引發了演員“大小合同”偷漏稅的爭論。

誰在主導頭條與騰訊的公關戰?

圖:崔永元微博截圖

讓崔永元這樣“大開殺戒”的原因其實是陳年往事

:2003年上映的電影《手機》。電影主人公是《有一說一》節目主持人嚴守一,他在職期間屢次偷情,對妻子撒謊,最終被自己的情人武月頂替,後者成為這檔爆火節目新主持人。

由於人物設置和當年崔永元的《實話實說》有很多相似之處,電影播出後,很多人都在猜測,電影裡的嚴守一是不是就是崔永元

事實上,拍攝這部電影前,馮小剛把崔永元請到家裡做客。後者大方分享了很多節目製作細節和故事。電影上映前,崔永元沒有看到樣片,馮小剛只是賣關子“一個驚喜“。電影引發討論後,馮小剛也沒有挺身而出,替崔永元否定。

在崔永元看來,這相當於有人把你賣了還讓你替他數錢,自己被“狠狠地侮辱了”。

兩人因此交惡多年,後來又在公開場合上有所交集,當年結下的樑子似乎也漸漸淡化了,直到《手機2》消息曝出。

不過,關注崔永元的人,一定不會對他此次的憤怒感到意外。這位前央視主持人早就不是當年電視屏幕裡那位幽默善良的角色了。他經歷過抑鬱症,或許還經歷過外人無從得知的壓力和痛苦,但他在最近幾年的“轉基因大戰“、”非轉基因生意“裡表現出的不專業、嚴重情緒化、疑似商人身份,似乎已經透支了當年的名氣。

他變成了一位固執的戰士,或者說,盲目隨意的復仇者。正如他本週接受新浪娛樂採訪時,這樣解釋自己發微博的動機:

“我覺得什麼時候我出夠氣了,我就把那些微博一刪,就算結束了吧,現在正在興頭上,弄唄。”

在那段採訪視頻裡,崔永元回憶稱,當年《手機》事件給自己的妻女造成了傷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他在微博裡憤然攻擊劉震雲女兒、徐帆之時,不知道他是否想過,自己怎麼也變成了同樣的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