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口221萬的大市 GDP935.72億元

隨州,湖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漢,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北臨南陽、信陽,南達荊門,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2017年全市人口221.05萬人,下轄廣水市、曾都區、隨縣。

湖北人口221萬的大市 GDP935.72億元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1°19′至32°26′,東經112°43′至113°46′。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面與河南省南陽、信陽二市毗鄰,南面與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京山縣、鍾祥市相連。全市南北長約130公里,東西寬約105公里,總面積9636平方千米。

湖北人口221萬的大市 GDP935.72億元

1979年,隨縣城關鎮從隨縣劃出,成立縣級隨州市,均屬襄樊市。

1983年,撤銷隨縣,併入縣級隨州市,屬襄樊市(今襄陽市)。

1983年8月19日,準撤銷隨縣,將襄樊市隨縣的行政區域併入隨州市(縣級)。

1988年10月11日,撤銷孝感市應山縣,設立廣水市(縣級)。

1994年,除公檢法和武警、部隊仍屬襄樊市管轄外,隨州屬省直管縣級市。

1994年,湖北省政府將隨州市由襄樊市管轄改為省轄。

2000年,設立地級隨州市。

2000年6月25日,撤銷省直轄縣級隨州市,設立地級隨州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曾都區;隨州市設立曾都區,以原縣級隨州市的行政區域為曾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烈山大道;將孝感市代管的廣水市劃歸地級隨州市代管。

湖北人口221萬的大市 GDP935.72億元

截至2017年底,隨州市常住人口(指常住該市半年以上人口)221.0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12.34萬人。城鎮化率50.8%,比上年提高1.57%。

隨州市有漢族、回族、壯族、滿族、苗族等20多個民族。

湖北人口221萬的大市 GDP935.72億元

2017年,隨州市實現生產總值(GDP)935.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50.99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37.3億元,增長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7.43億元,增長9.2%。三次產業比重由2016年的16.5:46.8:36.7調整為16.1:46.8:37.1,服務業佔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4%。

2017年,隨州市城區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漲幅比上年同期下降0.4%。分類別看,食品菸酒類價格累計下降1.3%,衣著類價格累計上漲2.6%,居住類價格累計上漲3.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累計上漲1.6%,交通和通訊類價格累計上漲3.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累計上漲0.5%,醫療保健類價格累計上漲5.8%,其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累計上漲1.6%。

2017年,隨州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33.5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民間投資781.07億元,增長8.2%。按登記註冊類型劃分,內資企業投資1114.59億元,增長16.8%;港澳臺投資14.37億元,下降14.5 %;外商投資2.18億元,增長20.9%;個體經營投資2.37億元,增長54%。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73.2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投資555.51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投資504.78億元,增長32.5%。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38.04億元,增長58.2%。商品房銷售面積156.86萬平方米,增長28.7%;銷售額75.06億元,增長63.3%。

2017年,隨州市完成財政總收入79.31億元,同比增長13.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8.6億元,可比增長9.2%。

2017年,隨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9元,同比增長8.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9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8元,增長8.5%。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492元,同比增長8.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267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863元,增長8%。

湖北人口221萬的大市 GDP935.7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