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畢業十年:這幾個建議,你一定不能忽略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階段是非常關鍵的。從年齡來說,20-60歲這40年,是我們非常關鍵的拼搏期。

而人與人之間漸漸拉開距離的第一個階段顯然是20-30歲左右的這10年,這差不多是即將大學畢業到畢業8-10年的這個階段。

年薪百萬畢業十年:這幾個建議,你一定不能忽略

你是屬於被拉開差距的那一個,還是遠遠把別人甩在後面的那一個,說實話,並不完全由一件事,或者是一個選擇而決定的,它是一種綜合的結果。

打過牌的人都知道,拿到一手爛牌,固然心情不會太好,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場又一場牌局的觀看者,永遠也沒有機會親手重組手中的牌,更不用說打出一手好牌局。

看過我的《學習力:如何成為一名有價值的知識變現者》一書的人都知道,2008年畢業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底薪只有2000+的客服工作。

這是一份大眾眼中,含金量極低的工作類型,也就是說我拿了一手爛牌。

但十年過去了,我用一手爛牌,打出了一個次又一次的好牌局。

年薪百萬畢業十年:這幾個建議,你一定不能忽略

第一條職場建議:別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一定要找一份100分的工作上,找一個當下最優入場口先進場,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很多人在剛畢業以及剛畢業的頭三年,就想定位清晰自己一輩子的職業發展路徑,這是很難的。

更可怕的是還有不少的人以一定要找到一份百分百滿意的工作為理由,而不去上班。

不排除有少量的人,從一開始就很瞭解自己、並且幸運得找到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目標。

但大部分的人,還是需要通過在職場上的真實歷練,才能發現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路徑。

在這點上,我有三點具體可執行的建議給到大家:

定一份專屬工作標準表格,60-80%符合就好

像上班那樣努力地找工作,找到你當下能力所及最好的工作

跳槽時,給自己找工作的時間儘量不要超過3個月,才不會造成職業生涯上的斷層

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階段,這幾點都適用。

你會在加班的凌晨,發朋友圈賣慘嗎?

你的加班,是因為工作量真的很大,還是工作效率低導致的?

我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加班是硬性要求,無論工作做沒有做完,都需要加班。

最開始我很不接受:我的工作都做完了,為什麼還需要我加班?

後來通過觀察以及和老同事聊天時發現,大部分同事都是因為工作做不完而加班,公司為了公平起見,統一要求加班。

而我也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工作做不完的同事,並不是因為工作量真的很大,而是在本該高效率工作的上班時間,用來閒聊和逛淘寶。

然後再通過晚上的加班,向公司展示自己的“勤奮”。

慶幸地是我沒有受到她們的影響,並且從心底調整自己接受了要加班的這個事實,依然在上班時間高效完成工作,下班後吃完晚餐,再回到卡位上,學習一些諸如溝通、營銷等技能,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年薪百萬畢業十年:這幾個建議,你一定不能忽略

第二條職場建議:你一定要學會提高工作效率,低水平勤奮只會毀了你,而比慘也不應該成為你的致勝法寶。

說到工作效率,分享一則很有啟發的小故事:

蘭姆布林是美國一家計算機公司的總裁,那是冬季的一天,他在會議室召開會議,突然供暖系統出了故障,室溫很低,大家都趕緊發言早點離開。結果在10分鐘內解決了問題。

誰知,蘭姆布林卻把這個問題與另一問題一怎樣提高工作效率聯繫了起來,他以此為創造的原型,找到了一種提高自己職工效率的極好辦法。

當部門負責人必須做出重要決定時,他會請他們到一間大小為63平方米的特殊冷氣室裡開會,那裡的氣溫在零度以下。

這些負責人穿著普通衣服坐在冰室裡,可想而知,誰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說廢話上,解決一些重要問題僅需10一15分鐘。從此,在經理樓層出現了冰冷的辦公室,而公司利潤增長了3倍。

我是在畢業第五個年頭,才升職成為了基層管理層。

這段升職的經歷也很富有戲劇性,畢業3年半時,因為公司沒有升職的機會,並且我想換一份輕鬆一點的工作備孕,辭職不久後居然發現自己懷孕了,乾脆就在家修整了一年。

兒子剛出生一個多月,就接到了前公司上司打來電話,她升職成為了總監,希望我能回去接替她的位置。

我接受了這份offer。

第三條職場建議:你有多條上升通道,別把自己侷限在一條賽道上。

就拿我的經歷來說,我算是升職很晚的,但無論我處在什麼階段,都會讓自己達到當下階段的最佳狀態。

做客服時,是最優秀的客服,就連懷孕,也是最充實的孕婦。

客服和懷孕都不是最優選擇,但在無法獲得最優賽道時,做好能隨時跑上賽道的姿勢。

所以,別再抱怨自己升不了職了,你能不能先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到極致?

福利區 + weixingongzhonghao 小盾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