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沒有捷徑,堅守方得始終

浮躁的社會,多數人都在仰望著“人生贏家”,卻容易忘了腳下來時的路。

忙忙碌碌的日常,讓人們壓力和責任越來越重,看似生活小資,卻又不得不小心翼翼。走著走著,我們容易放棄了夢想,迷失了方向。

對於普通人,堅持自己的夢想是否只是個拖累:你是否幻想著一夜暴富,亦或曾滿足於一時的成功?

最近我向父母袒露心聲:越來越覺得好像整個30歲的十年,我都會碌碌無為。考慮休息一段時間重新出發。

成功沒有捷徑,堅守方得始終

“你不要想著一部登天,踏實付出,你會在40歲的10年裡享受之前10年裡所做的積累”。父親一語點醒了我。

確實,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如果我把注意力不放在眼前的事業,而把空閒時間與精力放在了一些激進的投機項目上,每天關注市場走勢,到頭來得不償失。

現實生活中,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

如今很多人的付出都是淺嘗輒止的,因為付出和結果之間往往沒有那麼立竿見影。而最可貴的努力,是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那些無法立即獲得回報的事情,依然能付出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熱情,最終的結果足以讓人出類拔萃。

楊絳先生曾這樣說:有些人之所以不斷成長,就絕對是有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背後的努力與積累一定數倍於普通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

東京街頭一個手工藝店內,90多歲“國寶級”人形師,從15歲開始做人形手工,一直堅持到現在。他們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從泥塑坯胎開始,到上色打磨,需要全身心投入。

成功沒有捷徑,堅守方得始終

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敬畏之心,一輩子專注做好一件事,嚴格追求手藝的熟練精巧,對自己經手的每一件作品都力求盡善盡美。

有人笑稱,匠人精神是墨守成規。可我卻認為,匠人始終懷揣著精益求精之心,歷經洗練與磨礪,不改初衷,矢志不移,這已是一種文化與傳統。

成功沒有捷徑,堅守方得始終

夢想和現實之間的那段距離,叫做行動。要實現夢想確實不易,但如果沒有持續的投入,最終的夢想只能是一張空頭支票。

在人心浮動的年代,最可貴的莫過於全情投入,一生堅守。比結果更重要的是追求夢想的勇氣和努力。

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卻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做任何事,難在堅持,貴在堅持。

福利區 + weixingongzhonghao 小盾錢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