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提及電視劇《趙氏孤兒案》,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對於這個稱得上經典的歷史傳奇故事,卻談得上是家喻戶曉。之所以能夠打動世人,無疑是因為這是個煽情催淚的故事:趙家遭遇奸臣滅門,孤兒僥倖死裡逃生,八位義士前仆後繼,血海深仇終得昭雪。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趙氏孤兒案》劇照

正是洋溢其中的感天動地的情義和價值千金的忠誠,讓這個故事受到了無數觀眾的追捧。在其中,大家找到了久違的“堅持”和“溫暖”,震撼於以程嬰為首的一群古代英雄堅守忠義、捨生取義、不屈不饒,勇於獻身的精神,觀眾的藉此心靈得到了極大撫慰。然而,歷史真相真如小說、電影、電視劇那樣嗎?可惜並不是。

在歷史上,趙氏孤兒的“趙氏”是指春秋時晉國的嬴姓趙氏家族,創立者乃是輔助晉文公有功的原邑大夫趙衰。趙衰最大的功績就是把在溫柔鄉里舒服的重耳重新給拉了起來,去競爭晉國國君之位。如果沒有趙衰這一“拉”,晉文公的春秋霸業還不知道在哪裡呢。太史公司馬遷就曾評價過趙衰,說 “文公所以返國及霸,多趙衰計策。”重耳即位後,專門任命趙衰佐理朝政。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史記》明代刻本

在重耳和趙衰相繼死後,趙衰之子趙盾繼承其父職務,繼續輔佐晉襄公處理國政。但在趙盾輔佐晉襄公兩年後,晉襄公就薨逝了,誰來當晉國繼承人的問題很是讓趙盾頭疼,而他的處理不當也為趙氏一族覆滅埋下禍端。事實上,晉襄公並非沒有立太子,只是太子夷皋太過於年幼,所以他準備立晉襄公之弟公子雍為王,不過此時公子雍尚在秦國為人質。秦晉相距甚遠,來回最起碼要個一年半載的,所以在趙盾派人迎回公子雍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轉機。

由於趙盾只是靠著父輩功勞才做到了如此高位,其本身與晉國王室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因此趙氏一族在晉國的根基尚淺,並沒有其他強大家族支持。太子之母看中了這點,每天都主動攔下趙盾乘坐的馬車,在趙盾和眾臣面前啼哭不止,甚至不顧自己的身份給趙盾行下跪磕頭的大禮。趙盾這下子就慌了,為避免流言蜚語,無奈之下趙盾只能改變主意,擁立夷皋為君,這就是後來的晉靈公。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晉靈公夷皋劇照

目的達成後,夷皋母子並沒有絲毫感激趙盾的意思,反而認定趙盾就是一個飛揚跋扈的奸臣,總想著找個機會徹底將其誅殺。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慢慢長大的晉靈公該怎樣處理和趙盾的關係呢?歷史記載很耐人尋味。晉靈公夷皋驕縱無常,行為舉止甚至荒唐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通過這一方式,夷皋表明了自己拒不配合趙盾的態度。面對這種情況,主持國政的趙盾只有時常進諫,靈公則對此當做耳旁風,毫不理會。次數多了,兩人的關係就惡化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

於是就像《趙氏孤兒案》中所演的那樣,晉靈公派出刺客誅殺趙盾。熟知趙盾為人的刺客,因不忍殺害國之棟樑,兩難之下最後竟然選擇了自盡。得知趙盾沒死,晉靈公又想出一條毒計,他以宮宴為名,準備“摔杯為號”當場誅殺趙盾,結果有人通風報信,趙盾再次逃脫,保住了性命。面對晉靈公連續兩次加害,趙盾只能三十六計走為上。誰料趙盾前腳剛走,晉國後腳就出了大問題——趙盾有個名叫趙穿的同父異母兄弟,在朝廷之上公然殺死了晉靈公。這時候,趙盾連晉國國境還沒有出呢。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晉國地圖

趙盾聞說這一消息後,馬上興沖沖調頭返回,在第一時間趕到了晉國都城,重新執掌晉國大局。為穩定人心,趙盾派趙穿從洛邑迎回晉文公重耳之子、晉襄公之弟黑臀,是為晉成公。由於趙盾對晉靈公遇害事件過於沉默,不久之後晉國朝野就傳出風言風語,認為趙盾與刺殺事件有關。晉國史官更是在國史上公然記載:“趙盾弒其君!”這一切,可以說是趙家覆滅的導火索之一。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晉景公劇照

晉成公在位七年後逝世,趙盾又擁立其子據即位,史稱晉景公。然而晉景公國君的位子還沒有坐熱,歷經四朝的趙盾就離世了,兒子趙朔承襲了他的一切(包括權利和爵位)。值得一提的是,趙朔的髮妻乃是晉成公黑臀之姊,所以趙朔是晉景公的親姑父。這時候,把柄國政三代的趙氏家族已經真正成為了晉國的政治大族,擁有不遜於王室的超然地位,而這也給趙氏一族帶來了殺身之禍。

無法容忍趙氏的晉景公,決定借屠岸賈“這把刀”來剿滅趙氏一族。屠岸賈,乃是晉靈公生前寵信的舊臣,對趙家向來不滿,晉景公時期被任命為司寇,掌全國刑獄、糾察等事務。很顯然,晉景公這是打算先從翻案開始下手,而屠岸賈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在形成輿論攻勢後,“晉靈公遇害事件”的元兇趙穿註定在劫難逃,接著就會牽連到已經去世的趙盾。一旦牽連到趙盾,那麼趙朔自然就岌岌可危了。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屠岸賈劇照

囿於趙氏家族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屠岸賈在晉景公的授意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軍突襲趙氏府邸,將趙朔在內的趙氏一族悉數屠戮,不論男女老少。不過晉景公還算良心未泯,讓懷孕的姑媽躲到了王宮裡,這個可憐女人才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後來她順利生下一個男嬰,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趙氏孤兒——趙武。

從趙武開始,經過趙家連續四代的潛心經營,到趙武曾孫趙襄子時,重新崛起的趙氏雖不復往日之榮光,但也位列晉國六卿之一,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六卿之間勾心鬥角、相互開戰,最終實力較為強大的韓趙魏三家聯手瓜分了偌大的晉國,成立了韓國、趙國和魏國。至此,趙氏滅門慘案的血仇終於得報,不過我們絲毫看不到電視劇《趙氏孤兒案》中趙氏的“忠君”。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趙朔之妻趙莊姬劇照

作為東周歷史的重要轉折點,“三家分晉”將春秋和戰國分割開來。趙氏一族在晉王室被滅後,授意史官大肆美化歷史,將趙氏塑造為冤屈、正直的一方,甚至將晉國政壇上的鬥爭加入了忠奸對立的元素。要不是《竹書紀年》的問世,後世或許會一直認為趙氏一族就是如此可憐、無辜與冤枉。可惜歷史沒有那麼多矯情,真相往往更加殘忍血腥。

參考文獻:

《史記》《竹書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