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艾草就是路邊野蒿,其實它的養生效果卻很好!

每到端午之際,每家每戶都有掛艾草和菖蒲這個習俗,關於艾草這個藥草人們對它眾說紛紜,但幾乎傳到了“神不可跡”的地步,特別是關於它的養生功效,於是大家不由得開始找起了它們的相關資料。

關於端午掛艾草這個習俗的說法,有這麼個民諺:“清明插柳,端午掛艾”,艾草是一種中草藥,它具有自身獨特的藥氣,與菖蒲合體,它們兩個就能夠祛除邪瘴、防止蚊蟲傳播疾病。別小看這兩個懸掛的藥草,人們雖然賦予了很濃的神話色彩,但是它倆一起“端午掛”絕非添節日氛圍那麼簡單,要知道端午節後,氣後進入高溫炎熱階段,這時期蠅蟲蓬飛、毒氣上升,食物不耐溫熱,腐爛速度加升,而飛動的蠅蟲又是傳染疾病的主要源頭,所以門前懸掛的這兩種藥草的主要功效就在這裡,阻止傳染源。

別以為艾草就是路邊野蒿,其實它的養生效果卻很好!

當藥草幹後,人們普遍習慣將艾草拿來煎煮泡腳或是洗私處,這又不得不提艾草的藥用功效了。

在藥用部位上面,艾草用的是艾葉。談艾草,必須要知道它的性味——辛苦而溫。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艾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這個記載倒是讓不少人為艾草的養生功效為之歡呼!

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的功效。

別以為艾草就是路邊野蒿,其實它的養生效果卻很好!

別以為艾草就是路邊野蒿,其實它的養生效果卻很好!

最後,再給大家送上一段古籍記載的艾草的功效,《名醫別錄》載:“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闢風寒,使人有子”。估計有人看到“使人有子”這幾個字會更加瘋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