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高考如何影響人的一生?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夜讀與你一起砥礪前行!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導讀:高考是一場人人都不想打,而又不得不打的“戰爭”。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但高中這一次可能是最重要的。

絕大多數人高考之後,一輩子也不會用到橢圓參數和甲烷的分子式,有人說這是一個“邪惡的制度”,其實我們忽略了這背後的一些社會運行邏輯。

名校學歷是否必要?高考如何影響中國的創新?決定我們人生高度的關鍵到底是什麼?物理學家萬維鋼的解讀,提供了一種獨特視角。

作 者丨萬維鋼

編 輯丨葉開甫

來 源丨正和島(ID:zhenghedao)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特別鳴謝本期主播:

曉月雲揚

上不上名校,對聰明人並不重要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眾所周知,有名校學歷可以大幅提高一個人畢業後,甚至一生的收入水平。但這裡仍然有個因果關係問題:一個能考上名校的學生,他未來的高收入,到底是因為他聰明而獲得的,還是因為他上過名校而獲得的呢?

也許一個聰明學生因為種種偶然原因——也許臨場沒發揮好,也許更喜歡家鄉的大學——能去名校而沒有去,他未來還能獲得同樣水平的收入嗎?

兩個美國經濟學家考察了將近20000個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十年到二十年的收入情況,結果首先表明,名校畢業生收入更高。但這個研究的有意思之處在於,它考察了那些有本事上名校但最終去了普通大學的人。

在這一項統計中,519個學生同時被名校和普通大學錄取,結果他們後來的收入是一樣的——不管他們當初選擇了名校還是普通大學!

根據這個研究,對聰明學生來說,上不上名校並不重要。你走這條路能成功,走別的路也能成功。

但我們有理由懷疑家庭背景在這裡起了很大作用,因為這個有點出乎意料的結論,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不好使。這個研究發現: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上不上名校對他影響巨大,可以說第一步走錯以後想出頭就很難了。

中國式家長之間,到底在攀比什麼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大多數國內家長並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新穎特性,只求符合各種“實用指標”。當他們說“素質教育”的時候,根本出發點及整個的內心敘事,就是把孩子變成一個“好東西”,以期得到別人的欣賞。

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思維本質上是被動的——外界喜歡什麼,我就變成什麼。一定要進名校,一定要進好公司,一定要得到好崗位。人與人之間的攀比,也都是這些外部光環的“加持”。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你學這個東西到底是為了改變世界,發揮自己,還是為了適應世界,打扮自己,吸引別人?

中國因為歷史原因,過去幾十年的主流文化都是“貧民文化”,人們對“怎麼適應別人”研究的很多,對“怎麼自己做主”研究的很少。在美國硅谷,儘管來自中國和印度工程師的總人數勢均力敵,但是無論進入各公司管理層的人數,還是創業的人數,中國人都顯著不如印度人。難道僅僅是因為印度人英語好?

我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印度人比較有主人翁意識——能從作為一個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我們的日常文化和正統教育,很少有“怎麼主動選擇、怎麼審美,怎麼根據自己的意圖改變世界”這樣的討論。

我們大概可以說,現代教育可以簡單地分三個層次,對應三個階層

1.貧民家庭對教育的期待是培養工具,以找工作為目的;


2.中產家庭對教育的期待是培養工藝品,以提升個人價值為目的;


3.上層家庭對教育的期待是培養主人翁,以欣賞、選擇和改變周圍世界為目的。

傳統的“流水線式”教育只能把人送到第一層;想要進入第二層,家庭必須出力,然後你還得去名牌大學;而第三層,則幾乎完全是家庭和個人的事情。

如此說來,家庭出身實在太重要了,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文化水平,很大程度決定孩子能到達什麼層次,以至於我們搞不清楚到底是人選擇了教育,還是教育決定了人。

人很難突破客觀條件的限制。可是如果人人都按照這個劇本演出,世界就太沒意思了。

成大事的3個關鍵特質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在現代社會,有的路根本就不是給普通人準備的,普通人的上限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你只要根據社會給你的設定,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只有那些想要辦大事的人,才需要品格,因為這樣的人不能單靠本能行事。

1.自控力

自控,是一種反人性的行為。它要求我們做“該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現在有句流行語講“以一般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談不上拼天賦”,其實是有道理的。

自控力是比想象力更為基本和行之有效的個人素質,一個有自控力的人,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中國的教育基礎比美國好,可能恰恰得益於中國文化從小就強調自控。

當年我上小學,老師要求上課必須坐直並且還得把手背在身後。我稍微長大一點就對此嗤之以鼻,可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不經意地坐直了一點。

2.中庸之道

中庸,是你要認識到不同理念、不同情感訴求、不同道德標準之間,必然有衝突。這些理念沒有哪個是完美的,誰也說服不了誰。

艾森豪威爾當總統的領導藝術,有可能是最正宗的中國人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不同派別的集團可能說的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互相矛盾,你必須得學會協調。作為最高領導人,絕對不能像個二愣子一樣全面倒向一種理念,然後打壓其他理念,試圖給個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

艾森豪威爾的做法是時刻根據當時的局面,做出一些臨時性的安排,去得到不同訴求之間的平衡點。等到下一時刻局面變了,再繼續調整。

所以領導藝術就如同在風暴中駕駛帆船:太往左偏了就往右調整一下,太往右偏了就往左調整一下。平衡永遠是動態的,這就是中庸之道。

3.追求“大我”

現在很多心靈雞湯或者名人演講,全都是對“你自己”的讚美:你原本就與眾不同,你註定能幹成一番大事,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遵從你的內心!

在這種文化中,如果有一個人不愛工作愛旅遊,稍微攢點錢就去世界各地旅行,錢花完了再找活幹,我們通常會對他表示羨慕。

而真正的牛人卻不一樣,他們追求“大我”,並沒有“選擇”自己最終從事的事業,他們是被這個事業選擇。他們在人生中的某一刻,因為一些經歷,意識到自己正在被某個事業召喚,然後他們投入這個事業。

美國的艾森豪威爾生性狂放易怒,在母親的教導下慢慢磨鍊性格,才成為踏實可靠的軍人和在位時低調而身後評價卻越來越高的總統。魯迅本想學醫,是因為在日本看到中國人太愚昧了才決定棄醫從文;很多仁人志士是看到日本侵略中國才決定投筆從戎。

西點軍校啟示:

牛逼的事業,源自“內在動力”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對於人們愛說的“成功”,我們大概可以把它分為兩類

第一類成功,是這件事有一個標準,然後你努力達到標準。比如在公司裡做事,老闆或客戶提出一個什麼要求,你把它實現。

第二類成功,則是這件事沒有什麼標準,甚至根本就沒有先例,你“無中生有”非要做這麼一件事,而且還做成了。這是創業者和企業家的成功。你發明一個新產品,甚至開創一個新領域,一旦做成,你就可以給後來的人制定標準。

所謂“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就是第一類成功人士,處處精確算計,小心謹慎,不敢有任何錯處;做事的動機非常明確,這麼做能有升值、加薪等各種好處。心理學家管這個叫“外在動力”,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內在動力”。

其實一般人,做事通常有這兩種動力,但是如果你考察長期的效果,那麼內在動力才是最關鍵的。

最近有一項關於西點軍校學生的研究很能說明問題。研究者調查了超過一萬名學生,一入學先問卷調查你為什麼來西點軍校,答案包括“免學費”“將來工作機會”這種外在動力和“就是相當一名軍人”這種內在動力。然後把這些學生給的答案保存,跟蹤他們十年以上,結果發現:至少對軍人這個職業來說,兩種動力都有的人,不如那些只有內在動力的人成就高。

每個人都有內在動力,但英雄有一種更高級的內在動力:使命感。對這些人來說,工作已經不是簡單上下班的事,而是一項事業。他們做這件事不需要外界的監督和激勵,是自己非要把這件事做成不可。

所以真正了不起的事業應該由使命感驅動,比如一個真正的政治家不應該是為了從政而有政治觀點,而應該是有了政治觀點才決定從政。

雷軍:我再辦小米

不是為了虛榮和財富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現在我們要說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歷史到底是誰創造的?也許“歷史”這個詞太大,那麼我們再把問題更具體化一點:經濟增長是誰推動的。

這個問題現在有非常明確的答案。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olow證明了:現代發達國家的主要經濟增長,不是由現有的資本和勞務活動的擴張帶來的,而是由創新帶來的。一個比較近的例子是在IT行業,幾乎所有新的職位都是由剛剛成立五年之內的公司提供的。

什麼是創新?創新就是打破常規,創新就是意外,創新就是你事先根本沒預測到。這就是英雄做的事情。

寫到這裡我必須提到一位奇人,人稱“數字時代的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美國經濟學家喬治·吉爾德。他在2013年出版的《知識和力量:關於資本主義的信息理論以及它怎麼改變世界》書中提到:資本主義的精髓並不是一個激勵系統,而是一個信息系統。

通常人們認為市場經濟是一個激勵系統,那種商品需求大,生產者就會為了多賺錢而去多生產這種商品。但是這種激勵只能維持經濟正常運轉,而不能帶來經濟增長。吉爾德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是關於信息的,只有創新才能帶來增長。

什麼是信息?信息就是意外。你要測量一段話裡有多少真正的信息,其實是看這段話給你帶來多少意外。如果一些都是套話、廢話,這段話就沒有信息。

老闆交給你一個任務,而且這個任務的細節都已經事先規劃好,你圓滿完成了這項任務,你貢獻新信息了沒有?沒有。別人制定計劃的時候,已經把故事講了一遍。創新,是說你做了一些事先每人想到的事,你貢獻了新的信息,世界因你而不同,歷史才真的進步了。

所以創新是不能命令和計劃的。對創新產品來說,根本不是“需求刺激供給”,而是“供給創造新的需求”。我們大概可以總結,企業家面對市場有三種態度,正好對應我們前面說過的三種教育境界

1.低水平企業家:用戶喜歡什麼,我就做什麼;


2.中間水平企業家:我做最好的自己,等著用戶選我;


3.英雄企業家:我替用戶決定。

而這三個境界的風險則是從低到高。第三境界最大的可能性,不是你發明了一個東西馬上引起跟風,而是你發明一個東西別人根本不買賬。每一個成功的英雄,背後都是無數的墊背。這條路失敗的風險極大,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經過權衡計算之後,不會選擇這條路。

所以英雄這條路的確是內部而不是外部動力驅動。英雄的選擇其實是“康德式”的:我這麼做不是為了什麼好處,而僅僅是因為我認為應該這麼做。

就像小米創始人雷軍所說:“我再辦小米不是為了成就感,不是為了個人財富,也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我就是想幹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我希望這件事對社會進步有幫助。”

俗人適應世界,而英雄改變世界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英雄跟俗人的根本區別在於,俗人想要適應世界,英雄想要改變世界。

好萊塢發現了英雄成長的套路,甚至有一套成熟的“電影劇本配方”。這個配方的大致結構是這樣的。

1.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最初太平無事;

2.突然發生一個變故或危機,主角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3.英雄想了一個計劃,但局面比他想象的更嚴重;

4.英雄嘗試新辦法,並且再次失敗,這個時候他意識到,必須改變自己;

5.但是這個時候局面越來越差,英雄情緒低落,連觀眾都快絕望了;

6.英雄獲得家人、導師或者女朋友的精神支持,練就超凡品格,畢其功於一役;

7.高潮和結局。

大多數人會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失敗的時候放棄、認命,然後跟周圍其他人一樣過大數據預測好的生活。

但是有的人卻能一直堅持下來,非得從設定好的劇本中解脫出來獲得自由不可。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來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主播 / 曉月雲揚

配圖來源 / 電影《中國合夥人》、《青春派》

本期主播 簡介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曉月雲揚

有聲小說主播

微博關注:曉月雲揚

作品最新動態會在群裡發佈,歡迎各位小天使和我一起,發掘聲音裡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21君

小夥伴們,有關高考,你有什麼樣的想法?

精彩推薦

【夜讀】一個人自律到極致,有多可怕?

「夜读」高考如何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