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週成交仍超10萬方 成交結構卻出現了明顯變化

據網易房產住宅成交數據中心顯示,上週(6.4-6.10)上海新建商品房共成交978套,成交面積11.3萬㎡,下跌25.6%。

儘管,上週全市新房市場成交量有所下滑,但成交面積依然保持在10萬平方米以上,這也是第六週成交量保持在10萬平方米以上。

滬上週成交仍超10萬方 成交結構卻出現了明顯變化

從成交區域來看,上週浦東繼續保持絕對的領先位置,並且成交套數與前一週也基本持平,但之後排名則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嘉定從前一週的第五位一躍至第二,成交套數環比上漲39.8%;位列第三的松江雖然排名也有所提升,但成交套數卻環比下降了20.1%;青浦更是從第二位掉至第四,成交套數環比跌幅高達50.2%。

此外,上週靜安、黃浦、楊浦等中心城區為主的頂層市場又重新陷入低迷。

滬上週成交仍超10萬方 成交結構卻出現了明顯變化

個案成交方面,與區域數據也有所呼應,雖然近期中高端產品進入穩定簽約期,但上週入榜的產品以中外環間的置換改善型為主,與前一週8萬+高端產品強勢出線的情況有所差異。

排名靠前的依然是遠郊低價項目為主,但進入二季度後,中低價項目已經鮮少出現單週單盤成交突破百套的情況了,可見其價格優勢雖在,但吸引力已明顯減弱。

由於上週頂端市場表現削弱,加上低價盤持續集中籤約,對全市均價起到一定稀釋作用,上週均價繼續小幅回調。

滬上週成交仍超10萬方 成交結構卻出現了明顯變化

而在不同價位段的成交佔比情況中,與前一週對比,會明顯發現在成交套數維度中,8萬+和6-8萬兩個產品段的佔比幾乎對調,而兩個中低段產品的絕對值均有回落,其中4萬以下產品成交套數環比下降近4成,4-6萬產品段下降2成多,因此在市場佔比中兩者也呈現一減一增的趨勢。

而在金額維度中,8萬+產品從上週近乎一半的市場佔比減至28%,6-8萬的產品則從9%漲至31%,中低端市場與前一週情況基本持平。

至於成交項目數量,主要的變化則來自4萬內產品段成交項目數的銳減,其餘產品段變化不大。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月初低開符合預期,並且起步超過10萬平方米,是比較穩定的量。但是近期外部環境有較大幹擾因素在,一些買房搖號的城市出現亂象,違背搖號的初衷。短期可能對上海新盤供應節奏產生一定影響。加上6月本就是淡季,預計後續成交或還有向下滑落的可能,本月成交再度縮水或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分析稱:今年以來,儘管不同項目的搖號情況大相徑庭,但是總體而言,它們最終在成交端的網籤釋放,都較為平緩。例如搖號情況較好的萬科金域瀾灣、紫竹半島等項目,其成交綿延於推盤後數週,過去在開盤首周即網籤大部分房源情況,目前已很少出現。這種成交端平緩的釋放節奏,避免了在4、5月的供應回升,造成短期內市場的劇烈波動,同時也令6月以來的市場,在暫無新盤推出的情況下,仍能保持10萬平方米以上的周成交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