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的忍者是怎麼來的?

二戰段子手

日本的忍者如同武士一樣,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如今已經消亡。



什麼樣的人才是忍者

雖然現在一說起日本文化,很多人都會想起和服、壽司和忍者,但是實際上在日本的江戶時代(十七世紀)以前,是沒有“忍者”這個名詞的出現的。現如今我們口中的忍者,大都是江戶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包裝出來的,與歷史上的忍者差距甚遠。


戰國時代的“忍者”,較為著名的是伊賀與甲賀的忍者,也就是《甲賀忍法帖》的兩個主角村子。他們被稱為“伊賀者”與“甲賀者”,同時期其他的忍者也分別被稱為“素波”、“亂波”、“草”、“軒轅”等等。這些人有個統稱被稱為“忍び”或者“忍びの者”。

由葡萄牙的傳教士所寫的《日葡辭書》中,“忍び”的詞條是如下解釋的:“在戰爭期間,趁著夜色潛入敵方城池或者軍營裡偷取情報的間諜。”

可以看出,當時的忍者還是以戰爭時竊取情報的間諜作為工作的。

歷史上對忍者的記錄

《李朝實錄》中,中宗七年五月條目,朝鮮軍隊捕獲了一個叫“與四郎”的日本人,據說在日本此人被稱為“時老未”。“時老未”即是“忍び”的諧音,也就是忍者,與四郎極其擅長偽裝,瞞過了守衛的士兵,竟然可以自由穿梭在朝鮮的軍營裡。


元龜三年(1572年),對日本大名織田信長來說這一年是“元龜紛亂”裡最難受的一年。在這一年的九月,甲斐國的大名武田信玄發兵西進,攻打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並在三方原合戰中大勝了一場。可惜的是,武田信玄在這之後舊疾復發,不得不撤軍回國。《友野文書》裡收錄了一份武田信玄在這期間寫給二俁城守將的書信,他在信裡第一條就寫到“一定要用心防範忍者(忍び)”。二俁城位於武田德川國境的邊界,武田信玄此舉是擔心有敵人的忍者混進城內,引起騷動。

武田信玄在天正元年逝世,次年其子武田勝賴(PS:武田勝賴是家督,《甲陽軍鑑》中傳位給孫子並無真憑實據)率軍攻打德川家的高天神城。五月十六日,織田信長匆匆從京都返回岐阜城,在城內徵集軍糧準備與武田軍決戰。六月八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橫井時泰在城內發覺並斬殺了一名武田軍派來偵探織田信長動向的忍者。


天正十年(1582年)武田家滅亡前夕,武田勝賴仍然派出了大量忍者到關東北條家領地騷擾。北條一門裡的北條氏邦在給家臣的書信裡提到要嚴加防範信濃國的“素波”。武田家可以說是非常喜歡使用忍者的一個家族了。

忍者的實際戰法

除了間諜、密探以外,忍者還充當著僱傭軍的角色,在戰場上作戰。

慶長十九年(1614年),大坂之陣爆發,大坂城一方的大將真田信繁(真田幸村)是信濃國小縣郡真田家出身,武田家的舊家臣。據說真田信繁手下有著大量原武田家麾下的忍者,他派出這些忍者前往幕府軍的陣地騷擾敵軍。


幕府重臣井伊家出身的井伊直孝給麾下軍勢下達了命令,在進軍時要小心真田家的忍者在己方的軍營裡縱火搗亂。在這個時候,忍者便是起到了一個奇襲部隊的作用。

江戶幕府延岡藩藩主有馬直純在給家臣們制定的軍法中提到一種忍者的戰法:在交戰時,忍者會在夜晚潛入營中,先找到馬廄將馬匹的繩子割斷,故意放馬在營地裡亂跑,引起騷動。在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馬吸引時,忍者趁機進行“夜討”,殺傷敵兵,這樣的戰法倒頗有特種作戰的意思在裡頭。


《北條五代記》裡提到,他們的忍者在交戰時充當前鋒,被稱為“亂波”。書中還分別記錄了“忍び”和“草”的作戰方式,即將部隊隱藏在草叢、樹林裡,等到敵軍靠近再突然出現奇襲敵軍。關東稱這種戰法叫“草”、“草調儀”,九州則稱之為“伏草”。

同樣,在武田家的史料裡,武田勝賴的一份年份不詳的文書也提到要小心敵人在軍營裡縱火以及“夜懸”。縱火、夜討、夜懸都是忍者夜襲敵軍時的慣用伎倆,這份書信也是為了防止忍者的襲擾而特意下發的命令。


伊勢早苗

其實你把忍者和我國的斥候、殺手、錦衣衛等結合在一起就知道忍者是啥了,沒錯,忍者就是集刺殺、探情報(偵查)、破壞敵方重要設施等各項職能於一體的,並有著自己專門的訓練技法、門規的職業“間諜”。

這麼說的話,應該就很能理解忍者是怎麼來的,因為自古以來不論哪個國家和地區都一樣,只要門閥(大名)之間有“利益衝突”,自然就會產生這種專門在黑暗處執行命令的群體。只是古代日本將這種群體開始職業化,流水線培訓化,以滿足當時權貴階層的需要。

根據記載,忍者最早出現在聖德太子年間,也就是我國的隋唐時期,當時叫做“忍”。當然這並不能代表日本間諜是那個時代才有的,只能說在當時已經有了職業化的間諜—忍。

到了飛鳥時代,他們又叫做“志能便”、奈良時代則是“斥候”、戰國由於各方勢力的不同,叫法也很多,其中最廣的是“亂波”,直到江戶時代,才統一叫做“忍者”。


其實忍者和我國古代的殺手刺客區別也不大,這種群體必然會引起文學和藝術上的關注,恰好日本將這種群體“成熟職業化了”,自此以“忍者”為題材的藝術作品就絡繹不絕,自然而然抬高了忍者的知名度。讓他從一個原本社會最底層的殺手,成為了日本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