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印度行” 雷軍釋放小米國際化信號

兩次“印度行” 雷軍釋放小米國際化信號

小米創始人雷軍的印度之行有點忙。

在會晤了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安檢拜會印度財政部長賈伊特利後, 3月27日,雷軍與印度總理莫迪見面,他在隨後發出的微博中透露,莫迪與他還有小米印度負責人馬努•佔恩一起談了三十分鐘。此外,雷軍還在印度《經濟時報》舉辦的全球商業峰會發表了演講。

“我介紹了小米在印度的發展情況,他(莫迪)非常關注我們印度製造的進展和遇到的困難。”雷軍說,智能手機非常重要,對印度互聯網的發展普及有巨大的價值。會談中,莫迪還問起雷軍,可不可以在當地銷售的小米手機中預裝印度政府的APP。

儘管小米進入印度市場只有兩年多的時間,但這一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顯然已經成為小米出海的橋頭堡。據雷軍透露,在印度市場小米去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併為當地創造7500個就業崗位。小米還宣佈在印度增開了第二家工廠,推動“印度製造”。

對於小米在印度的發展計劃,雷軍透露,首要目標是搶佔印度線上手機市場一半的份額,未來不排除還要建設第三座手機工廠,甚至從印度出口手機的可能。

雷軍的兩次印度行

雷軍提到印度的移動互聯網越來越普及,消費者越來越有意識尋求性價比更好的產品,信息變得越來越透明。“這時候哪家公司能運用好“互聯網+”模式,併為消費者帶來質量更好、價格更便宜的產品,它就能成為市場的贏家。 ”

雷軍上一次印度行還是在2015年5月,當時小米公司在印度推出了首款針對海外消費者的手機——相當於16GB版iPhone 6四分之一價格的小米4i,希望藉此複製其在中國的模式。

當時引起外界更大關注的,是雷軍印度演講的內容被網友神剪輯成一段鬼畜神曲《Are You OK》,迅速走紅網絡。 其實,當時小米收穫的,還有來自印度資本巨鱷拉丹·塔塔(RatanTata)一筆金額未公佈的投資。

當時雷軍在印度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之所以選擇進入印度市場,首先考慮到印度的市場規模。全世界除中國以外,只有印度有十億以上人口。印度經濟正處於起飛階段,相較中國市場的大量同質化競爭,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競爭仍較為溫和,因此小米將印度選為突破國際市場的第一站。

而雷軍兩年後的印度行,一位小米方面人士告訴我,是藉著小米在印度第二座工廠的機會,外加最近紅米4A在印度首賣,雷軍去看看印度市場。

小米最早進入印度市場是在2014年,到了2015年,小米與富士康合作建立的生產線已落成投產,至2016年3月,小米在印度銷售的手機產品中,75%為印度本地製造。

小米印度負責人Manu Jain曾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花了兩年時間在印度全國範圍內建立運營和分銷網絡,以支持一條創新的產品線。

一位小米方面人士透露,在印度市場,小米主要通過五個線上合作伙伴銷售,包括Flipkart, 亞馬遜,Snapdeal, Tata Cliq, Paytm,以及自營電商小米網。

在2015年12月,小米開始在印度進行線下經銷,現在在超過10000家線下店有賣,合作伙伴包括Redington, Innocomm, Just Buy Live, Shotang 和 StoreKing。

不過,截至目前,電商仍佔據了小米在印度銷量的90%。

小米在印度市場的表現,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在中國國內手機銷售放緩的影響。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小米在印度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增長近150%,收入超過10億美元,僅第三季度就賣出200萬部。

而在今年3月,小米宣佈將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開工建設第二座手機工廠。建成後,小米公司在印產能可提升至“平均每秒製造一部手機”的水平。屆時,小米在印度銷售的95%手機,都將是本地生產。

雷軍在昨日透露,未來2-3年,中國的線上和線下銷量將分別佔到小米手機銷量的約50%。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市場也將達到這種平衡。小米今後將在印度繼續擴大製造生產,以解決當地供應短缺問題。

而接下來,雷軍補充說,小米渴望將更多的生態系統產品帶到印度,同樣也將通過順為資本投資印度的初創企業。

國際化的那些“坑”

不只是小米,在佔領印度這一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的競賽中,中國品牌再次勝出。而兩年前曾被雷軍評價“溫和”的印度手機市場競爭已越發激烈。

根據研究機構Counter point Research發佈的報告,在去年的第四季度中,除了三星以外,由Vivo、Oppo、聯想和小米主導的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銷量最佳智能手機排行榜中佔據了四個名額,甚至對三星構成了挑戰,而印度本土智能手機品牌Micromax和Intex榜上無名。

IDC印度客戶端設備市場分析師Jaipal Singh認為:“印度手機廠商生態系統正經歷一場多維度的轉型。中國廠商持續投資於零售擴張,鋪天蓋地的營銷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打亂了本土廠商的計劃。為了保住自身的市場地位,本土廠商在某些部件出現供應問題的情況下,依然寄希望於功能手機市場。同時,廠商們也在重新審視渠道戰略,開始吸納低線分銷商、在店面加派人手,並在線上和線下渠道採取適當的產品結構。”

除了印度市場,今年2月,小米還宣佈已開始在印尼本土生產手機,該工廠年產量可達100萬臺,產品主要供應印尼市場,從2017年起小米在印尼銷售的手機將實現100%本土化。除此之外,小米也已經進入全球第六大人口市場巴基斯坦,以及俄羅斯、越南、阿聯酋等,大多通過分銷商進入這些市場。

不過,小米的國際化並非一帆風順。

3年前,小米就宣佈開始了全球化拓展。但當時的小米比較著急,一上來就開了7個市場,結果後來遇到困難,損失慘重。此後小米調整策略,將市場聚焦到了印度,並取得了突破。

例如,在印度市場,小米曾遭遇專利風波。2014年年底,小米宣佈進入印度市場不到半年時間,愛立信在印度市場起訴小米侵犯其專利要求在該市場禁售小米的手機,曾引發業界爭議。

特別是由於不同國家的政策和法律不同,在反壟斷、環境保護、勞工、稅務以及行業准入等方面存在國別差異;不同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法律也會因為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形成不連貫性,這都給中國科技企業在海外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了諸多問題、困難與潛在風險。

對於中國企業“出海”普遍面臨的專利問題,雷軍認為專利是中國企業出海必然遇到的世界貿易的遊戲規則。在去年年底,小米已經獲得了3600項專利,其中一半是國際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