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團隊再立大功,首次實現一新技術實驗,向量子霸權再進一步

潘建偉團隊再立大功,首次實現一新技術實驗,向量子霸權再進一步

量子通信衛星

中國能有現在的成就,與中國在科技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密不可分。近幾年中國在AI技術、高鐵、電磁炮等領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其中在量子通信領域,我們的成績更是尤為突出,我們研製的世界上首款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就在2017年圓滿完成測試任務,交付客戶。而在近日,在這一領域我們有再次傳出了新的好消息。

據科技日報6月11日的報道稱,中科大潘建偉教授及其團隊再立大功,首次實現對一種量子計算模型玻色採樣於光子損失的魯棒性進行了研究實驗,其結果也證明了容忍一定數目光子損失的玻色採樣可以帶來採樣率的有效提升,為我們實現量子霸權開闢了一條捷徑。

潘建偉團隊再立大功,首次實現一新技術實驗,向量子霸權再進一步

量子激光

所謂的量子霸權,並不是指我們在這一領域稱王稱霸,而是指在量子計算領域,我們能演示量子機器在特定問題上優於經典計算機的實驗。

也就是說通過這一實驗,將是量子計算機等到更大的普及。潘建偉院士就曾霸氣表示,他希望通過他的努力,能實現100個粒子的糾纏。這也就意味著,其計算能力可以達到目前全球計算能力的總和,而量子計算卻可以達到這一計算能力的百萬倍。

此次實驗,也證明我國仍在光學量子計算方面保持國際領先水平,並向量子霸權更加了一步。正是通過潘建偉院士及其團隊的努力,中國與奧地利才成功實現了世界上首次洲際量子通話。因此,潘建偉院士又被外媒稱為“中國的量子之父”。

潘建偉團隊再立大功,首次實現一新技術實驗,向量子霸權再進一步

潘建偉院士

有了量子糾纏對通話進行加密,這讓竊聽成為了一種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量子通信在軍事上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在去年8月份,上海交大團隊就成功進行了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證明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來水下及空海一體化量子通信網邁出重要的一步。

未來我國的軍隊在通訊上變的無懈可擊,而敵人仍暴露的在巡查的網絡環境下,這種“敵明我暗”的狀況,將讓對手始終慢中國一拍。此次潘建偉團隊所取得的試驗成果,將使中國再次一路絕塵,將西方國家遠遠的甩在了後面,同時也使其實用化進程向前又邁出一步。潘建偉院士曾表示,希望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讓人們都能享受到量子通信的安全保障。(智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