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從06年作為克林斯曼的助理教練參加世界盃算起,勒夫在德國國家隊已經到了第13個年頭,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歲月不僅在勒夫的臉和鼻孔上留下痕跡,更在德國隊身上鬼斧神工了一番。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在用人上,勒夫是個念舊的主帥,波多爾斯基、施魏因施泰格、格策等人在身體機能或戰術作用下降後,依然被多次徵召;與用人不同,勒夫在戰術方面顯得變化多端,相似的人員,能夠在不同的時期打出不同的比賽內容。

2012 波蘭/烏克蘭歐洲盃

關鍵詞--Blitzkrieg 閃電戰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勒夫首先在球隊中徹底與巴拉克劃清界限。

此外,與2010年相比,12年的德國隊更加極端化。勒夫在攻防轉換速度上的追求顯得更為極端,球員間距拉得更大;對於前場爆點的利用更為充分。球隊的防守體系上也有所升級,中後衛位置徹底確立了胡梅爾斯等人的核心地位,大大增強了德國隊的出球能力,豐富了推進手段。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儘管德國隊仍然在半決賽出局,但這屆大賽留給我們的憧憬十分美好:既然格策、羅伊斯、許爾勒這樣的年輕替補都能在比賽中發光發亮,今後幾年的德國隊將會多麼可怕?

遺憾的是,誰也不會想到,疾病、傷病和糟糕的職業規劃,讓現在的多特蒙德三傑與國家隊漸行漸遠。幸運的是,羅伊斯依然出現在本次名單之中。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在經歷了2010德國人才井噴後,大量德國人開啟留洋之路,球隊12年的海外國腳開始飆升。平均年齡則持續下降到25歲,為歷次之最。

2014 巴西世界盃

關鍵詞--Weltmeister 問鼎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從14年起,小豬的身體狀態就往下走了。具體表現在自13-14賽季,豬總的出場次數斷崖式下跌。小豬傷病多了,持球推進少了,大縱深跑動接應少了。與此同時,赫迪拉的傷病也在增多。因此,勒夫可以放慢了德國隊的攻防節奏,雖然效果不如之前華麗,但總體更為穩健。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這屆國家隊中,隨著克羅斯的站穩腳跟、邊後衛強弱側的強化(拉姆所在的右側無疑是有球能力更好的那一側),使得德國隊的傳控味道更加深化,這一點也可以從勒夫只帶一名中鋒窺見一斑。無論進攻效果如何,節奏掌握至少讓德國有不丟球權就不容易輸球的底氣。

而在球隊攻堅遇阻時,克洛澤的前場策應可以為身後的攻擊群創造更多的空間,他的頭球也能在攻堅中發揮作用,畢竟拉姆的傳中放著不用,實在太過可惜。

至此,德國隊完成了技術升級,不僅有充滿控制力的Plan A,更有攻堅的Plan B作為補充,這也讓他們最終成為了贏家。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冠軍身後則是隱憂,首先是後腰位置的硬度。而在克洛澤老去後,也缺乏狀態穩定的中鋒可以頂,這兩點都導致球隊今後不得不在傳控這一條路上漸行漸遠。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本屆世界盃德國隊的海外國腳和非德國後裔人數依然不少。隨著2年前那批新人的經驗豐富、新的小甜菜的不斷加入,德國終於站在了世界之巔。

2016 法國歐洲盃

關鍵詞--Verletzung傷病

都說德國半決賽之敗是時運不濟,誠然,傷病讓德國戰車損失了大半條中軸線。但實際上球隊本身已經出現隱患: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首先是左邊衛的阿克琉斯之踵,赫克託是個控球和傳中優秀的球員,但持球運動戰並不擅長,防守對手爆點有不穩的跡象。其次是施魏因施泰格的徹底虧虛和赫迪拉的日常受傷模式,讓原本動感十足的後腰位置再被削弱。覆蓋不足首先影響的是禁區前沿的保護面積,原來進攻極其仰仗的豬腰子發力推進和臉哥無腦前插攻擊球門少之又少。最後則是老生常談的中鋒問題,戈麥斯受傷後,德國隊沒有一名可以替代他的球員,穆勒在中鋒位置上的表現十分掙扎,密集人群、狹小活動範圍,讓他發揮不出發現空間、衝刺攻擊球門能力強的優勢。

儘管勒夫通過改進整體戰術,強調了左側有球控制,右側無球穿插的主線,來弱化左側和後腰運動戰能力較差帶來的劣勢,但半決賽被法國進行了有效的針對,導致潰敗。法國在德國左側這一路派上西索科這根粗大的攪屎棍限制德國隊出球,再加上判罰上的一些爭議,德國隊的冠軍夢在半決賽化為碎片。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根據所有的數據,我們也總結了一些規律:德國隊的大賽成績和年齡、海外球員數量更有關係。球隊越是年輕開放(年齡低,海外球員比例越高),德國國家隊的表現越好。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2018,何去何從

無疑,2017-18兩年中,德國國內又湧現了大量的技術天才,遺憾的是,德國隊上一屆大賽暴露的配置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左邊後衛】

赫克託本賽季下半段大傷初愈,狀態如何,是個問號。這個位置上的備選各有各的不幸:普拉滕哈特只能算傳中強化其餘弱化的赫克托爾,他也不具備動態持球打擊對手的能力;哈爾斯滕貝格踢出現象級的表現,但沒和赫克託學到啥好的習慣,學了個十字韌帶撕裂,提前報銷;小將馬克思越踢助攻越多,但勒夫似乎對年輕人缺乏信任。

【後腰】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小豬離開國家隊後,克羅斯後置與赫迪拉搭檔,由於臉哥身體狀態的下降,所以兩人的後腰搭檔運動能力並不理想。這決定了德國隊的進攻節奏依然是傳控。至於中場其他人,魯大師(魯迪)防守蹲坑和分球還湊合,但跑動坑爹,儘管入選大名單,但很難打上比賽;狀態在“慘”和“能”之間切換的埃姆雷.詹,則隨時需要吃聰明豆保持智商在線,這次索性連名單都沒進;至於京多安,的確技術和球商出色,但硬度無疑更差。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鋒線】

老毛病:中鋒之疾並未解決。維爾納更適應俱樂部裡的高速衝擊打法,對國家隊的傳控打法不太感冒,也沒有傳統中鋒的接應技術。22歲的年輕人在傳球選擇和射門技術上沒有達到前任克洛澤的高度。

其餘人中,戈麥斯、彼得森、瓦格納都只是一時之選,你很難指望他們在面對強敵時爆種。而至於斯廷德爾、烏特等人的風格則與中鋒差距太大。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勒夫的傳控思路不可謂不明確,我們比較德國與西班牙甚至拉丁足球的傳控,可以明顯地看出區別。

西班牙足球的技術精度是真的可以在細小空間下,通過高速短傳創造機會,德國球員的傳控技術暫時不能達到這個標準;

相比西班牙足球,拉美足球則更為極端,更多通過中前場多個明星的個人能力主動創造空間和機會,而在整個德國隊中,只有德拉克斯勒、羅伊斯和薩內(薩內:老子都沒去成俄羅斯……)有這樣的能力,而勒夫為了求穩,面對強隊,只會有1個爆點贏得首發。

這就解釋得通德國隊現在的戰術:後腰位置硬度下降,導致勒夫忌憚陣地戰防守能力不足,因而被迫加強傳控以減少丟球風險,這就意味著無法派出大量爆點上場。而德國隊唯一的爆點往往在左路:羅伊斯或德拉克斯勒。

既然德國只能在左路有唯一的爆點,那麼勒夫只能想辦法為左路創造空間,哪怕左路爆點被看死,至少還有傳中腳法出色的左邊後衛來試一下運氣,儘管中路頭球攻門能力並不強勢。

看似手段豐富,兵多將廣的德國其實在戰術上有著他的無奈,勒夫之前就抱怨過部分位置的侷限性,原因也在於此。一旦對手具備兩個條件,德國隊就將無比難受:

其一:如16歐洲盃法國隊一般,囤積重兵限死德國的有球側--左路

其二:強力的中後衛對付德國能力並不突出的中鋒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尾聲

留給勒夫的時間不多了,3後衛也好,4後衛也罷,只是形式,怎樣找到新的球場空間,維持陣容的剛柔平衡,將是德國隊邁向又一個冠軍的關鍵Point。也許,格雷茨卡上位可以保證中場的運動能力,進而解放邊路爆點的衝刺空間。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筆者的猜想。也許,在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的勒夫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作者

世界盃盤點:最後的黃金時代,鐵血德國足球30年足跡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