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華藍藝國首創

點擊“藍色”關注

香河方誌

宝华蓝艺国首创
宝华蓝艺国首创

提起寶華藍,識知者無不讚譽。因它乃中國工藝品之一絕,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須知寶華藍的創始人乃香河縣人安厚齋。

民國《香河縣誌》載:“寶華藍,邑人安迪生髮明,製造各種勳章,及爐、瓶、鍾、鼎等物,精美絕倫,名馳中外,農商部及國貨展覽會,均得優獎,美國巴拿馬賽會,得有金牌獎章。”文中提到的寶華藍髮明人安迪生,即安厚齋。他生於1861年,香河縣梁家務鄉嶺子村人。原名安會,字迪生,後改名為厚齋。

提起安厚齋,香河縣人對他可說印象不佳。因他1935年10月參與了以大漢奸武桓為代表的漢奸暴動——香河事變。要使香河縣脫離中國中央政府的管轄而自治。實則成為日本侵華的工具,為日本侵佔華北製造了藉口,也成為整個華北事變的前奏。事變發生後,安厚齋成為偽香河縣政府代理縣長。其實,安厚齋僅在這短命的自治政府擔任了七天半縣長。就其整個生涯來說,他有著不平凡的經歷,發明寶華藍一舉亦非易事。我們對他應有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安厚齋於光緒二年(1876年)其15歲時到北京學首飾製造工藝的。後在護國寺西廊寶華樓當夥友。晚清末年的護國寺一帶是北京城的一處重要廟會,寶華樓也正坐落在繁華的商業街上。店堂內金銀珠寶、玩物古董,琳琅滿目,價值連城。寶華樓往東的定阜大街一帶,多為清朝王、公高官府邸。滿族內眷、達官貴人、富商巨賈多來光顧寶華樓。寶華樓店堂後面的大院裡,為製造首飾的作坊。安厚齋以其手藝的超群和精明練達而在寶華樓的地位日高。並結交了許多達官貴人,直至宮廷大臣、內宮太監及慈禧皇太后。他親手為慈禧太后做的簪子,字圖並茂,別緻精巧,很受賞識。有次安厚齋到宮中去送貨,正遇見一個太監驚慌失措。一打聽,原來這位太監將老佛爺的一個長煙袋杆給摔斷了。這杆菸袋金鍋銀嘴,玉杆又很長,老佛爺很是喜愛。要是她知道此物被摔斷,太監怕是吃罪不起。安厚齋聞聽後說:“這不要緊,你把菸袋給我吧!”說完,拿著菸袋走了。

到了寶華樓,他打製了一個精美的金箍,用它套住接好的玉菸袋杆,既遮掩了斷裂處,又顯得比原來華貴美觀。送給慈禧太后時,太后看了問:“為何在這裡鑲上了金箍?”太監嚇得不敢回答。安厚齋接過話道:“這是公公怕老佛爺的玉菸袋杆摔折,特地要我給鑲上的。這樣既不易折,又顯得比原來好看,不是很好嗎?”慈禧見菸袋確實比原來精美耐瞧,又聽了這精明的年輕後生的一席話,非常得意。從此安厚齋在慈禧老佛爺面前十分受寵。

後來,寶華樓的掌櫃死去。慈禧作主將寶華樓給了安厚齋,從此他富裕無比。

民國初,大總統頒發的各種獎章、勳章,大都由日本、德國、法國購買,每枚要花去銀元100塊,價格太昂貴。安厚齋為了填補這項工藝品的國內空白,特利用明代以來國內盛行的景泰藍工藝,加以改進,發明出新的燒製法,名為“寶華藍”。製作各種勳章、獎章及爐、瓶、鍾、鼎等各類物品,均精美絕倫。這一技藝填補了中國工藝品上的一項空白,在民國政府農商部及國貨展銷會上,均得優獎,在巴拿馬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寶華藍也一舉獲得金獎。從此,寶華藍產品暢銷世界許多國家,為中國換取大量外匯。

安厚齋與民國政府執政(總理)段祺瑞為友。段有一筆鉅款存於安手。後張勳擁兵入京,要安交出這筆鉅款。安不允,險被殺頭。段祺瑞驅逐張勳後,安厚齋獲釋,不僅繼續經營寶華樓,還在段支持下,當選為北京商會會長。

在安厚齋家中有幾塊匾額。其一是大總統黎元洪所賜,上書“節勵松筠”四字,贊其名節有如松竹;其二是北京商會所贈,上書“萬商代表”,推其商界之地位;其三是香河縣官方所送,上書“望重枌榆”四字,頌其在故鄉德高望重。

安卒於1946年,享年85歲,死後葬於北京。他在中國工藝品製造業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根據民國《香河縣誌》、李開平《安厚齋其人》及《香河科技志》整理

宝华蓝艺国首创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