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虧老股民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炒股到了這境界才能賺大錢

下面是一位血虧老股民的自訴:

雖然我知道世上沒有後悔藥,但是我還是要假想一下如果當初我沒有炒股,我現在的生活狀態會是怎麼樣,現在被股票套住了脖子,呼吸不是很順暢,但是思維還很活躍。

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的資產不會那麼嚴重縮水,我的生活質量一定比現在好,我的幸福指數增速一定超過CPI的增速。1996年如果我用炒股的錢去購房,我就不會被股票折騰那麼多年,我現在也財大氣粗了,我也是款姐了。

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們夫妻一定比現在恩愛,不會有很多關於錢的爭吵了,我的兒子能在更和諧的家庭氛圍裡健康成長,也許他長大了會更有出息。兒子也不會說我“自私、見錢眼開,不關心他的成長了”,我們母子感情也會比現在好。

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一定比現在更年輕,我不用天天上網看財經新聞看操盤手軟件,我不用在電腦面前受那麼多輻射,我的臉色一定還很紅潤,我的身體一定比現在健康,我的腰肢一定比現在纖巧。

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有一晚香甜的睡眠,我不用睡在床上輾轉反側想股票。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工作一定更敬業,我上班不用惦記著股票,我一門心思工作,也許我年年能被評上先進工作者,也許我早就當上了中層領導。

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一定會一門心思投入到業餘寫作中去,也許我早就成了個小有名氣的作家了,也許我早就有了一群粉絲,我的博客不會像現在這樣冷清了。

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的老媽也不會涉足股市,我的老公也不會踏進股市。老媽省吃儉用的養老金現在還乖乖地躺在銀行裡吃利息,老公的私房錢還可以給我買點鮮花什麼的哄哄我開心。他們的錢投了股市,想用的時候錢套著,不套的時候想賺更多一點,結果,本也沒了。

假如當初我沒有炒股,我一定比現在更自信。一炒股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弱智,我怎麼不知道見好就收呢?我怎麼總是虧錢呢?別人理財越理越多,我怎麼越理越少?

一血虧老股民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炒股到了這境界才能賺大錢


為什麼大部分散戶在股市裡不掙錢

一個莊家,他選擇一隻股票進入後,就象一個商人選擇了一個鋪面,租下或者買下後就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買賣股票就是進貨和出貨。一般來說需要運作很長時間,幾年或者更長時間。

那麼散戶呢?大部分都是過客。什麼意思?就是看到這個店生意好了,立即在這個店買點貨就在店門口擺著賣起來,所希望的就是店鋪能將經銷的貨物提高價格,自己也能賣上個好價格。

這在生意繁榮時無所謂,因為足夠的生意,店鋪提價仍然可以賣出去,你批的貨自然可以沾點光,賺點差價。

但到生意疲軟時就會怎樣?自然會賠掉老本。

這裡的關鍵就是店鋪的定價權。你的貨首先是在這家店鋪裡批的,那就說明,你的成本、數量、價位等一系列商業數據無密可保,店鋪老闆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時老闆會讓你賣給可能是自己銷售對象的顧客嗎?絕對不會。

那他會怎麼做?以比你低的價格向別人兜售。你由於對老闆的成本和數量等一無所知,最後你只能以比老闆價格更低的辦法來出手,而可能買你這個產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誰。

也就是說,店鋪老闆的活動在幕後,你的活動卻在店鋪老闆的眼皮低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吧。

還有一點更重要,過客和店鋪老闆的時間觀念。店鋪老闆是長期經營,他可以一筆一筆,或者幾個月橫盤慢慢經營,因為他有固定地點,固定的貨物。而過客呢?批來的貨如果不及時出手,馬上衣食堪憂。

身份的不對等導致了散戶賺莊家錢難,而莊家存在定價權,賺散戶錢相對容易些。


炒股的要訣——空倉也是炒股

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資者.總是耐不住寂寞,唯恐資金有一時半刻的閒置,總是頻繁地操作,剛賣出又買進,剛買進又賣出,還美其名曰“最大限度地使用資金。”其實這些投資者並不真正懂得,空倉等待與持股待漲同樣是炒股之道的半壁江山。如同老子哲學中“無”和“有”的關係一樣,“無”中可以生“有”,“有”又可以返歸於“無”。

投資者在股市操作中,必須學會空倉等待的忍耐功夫。當你運氣很差,或者又無法判斷股指的走向,無法選擇合適中意的股票時,就要耐心地等待買入機會的到來。從這點上說,耐心的等待,並不是不思進取的做法,而是做出積極選擇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空倉並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正如飢餒的猛虎臥于山林一樣。如果介人的時機不成熟,或選擇的把握性不大,寧願放棄,也不要做無謂的冒險,而是應繼續空倉耐心地等待。

武王伐紂之時,巧遇了姜子牙,姜子牙通過分析後,認為紂王雖昏淫無道,但商朝氣數並未衰竭,故暫不宜出兵。這既可使己方養精蓄銳,又可等待時機,等待商朝氣數完全衰竭時再出兵。武王採納了姜子牙的意見,這一等就是十五年,待武王重新出兵後,果然勢如破竹,很快就滅了殷商。這個事例說明,等待時機的重要性。炒股中的空倉等待也是這樣,等到空方氣數已盡時,再大膽進場吸納,將是事半功倍的上佳選擇。

然而,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新投資者並不是這樣,他們大多熱衷於短炒,追漲殺跌,過分迷信專家,信奉炒股的技術手段,無法忍受空倉,一兩天沒有進出,好像就不是在炒股票了,有行情也做,沒有行情也強行做,這樣做來做去,“一陰包九陽”,九次賺的還不夠一次賠的,因而是有害的。因為短線是不能賺足差價的,但遇到下跌時,卻又不情願割肉,以至於出現賠多賺少的境地,或被迫成為“套牢一族”。

這種狀況,都是因為這些投資者不瞭解空倉也是炒股,也是重要的操作手段。

在實戰中,適時空倉與適時逃頂一樣重要。

在交易中,適時空倉,隨時備有現金,是捕獲一切贏利機會的基礎。由於中國股市只有做多機制,沒有做空機制,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因此,投資者不應將空倉作為一種無所事事的理念。而對一切誘惑,要能忍之又忍,一直到出現可靠的信號,才適時買入。“無”是“有”的基礎。不會空倉就不會炒股。空倉是持有的基礎,一切持有都是從空倉中衍生出來的。


順勢而為,讓操作變得簡單

市場複雜多變,越用最簡單的方法越能解決複雜的問題。

股價運行,只有三種基本方式:一跌,二漲,三是橫盤。

如果用圖形表現,就是如下圖這樣:

一血虧老股民深夜熬出3千字血淚教訓:炒股到了這境界才能賺大錢

投資者在關注、操作一隻股票的時候,必須搞清楚,自己的股票處於一個什麼形態,屬於A類的為橫盤箱體整理(無趨勢),屬於B類的就是上升趨勢,屬於C類的就是下降通道。

三種運行趨勢裡,以B類最賺錢,因為股票的每次回落低點都在不斷抬高。

三種運行趨勢裡,以C類最不好操作,因為股票的每次反彈高點都在不斷降低,而低點也在逐步下移動。

不論你是用長線還是短線方式操作,紅色線都是買進的位置,而綠色線一帶可以理解為短線賣出點。因此,紅色線可以理解為下軌線或是支撐線,綠色線則是阻力線或是上軌線。在封起的所有的圖文分析裡,都是紅這樣的簡單線條描繪。

對A類圖形個股來說,假如突破上面的綠色線,假如這樣的箱體整理時間很長,假如突破以後的技術回踩點不再跌回綠色線以內,那麼,這樣的個股就是重新打開新的上升空間了。反過來說,如果跌破了下面的長期紅色支撐線,則意味著新的殺跌空間已經打開,股票難以繼續上行,所有的反彈就是拋售機會。

對B類圖形來說,只要股票價格不跌破下面的紅色支撐線,應該一直捂股做多,反理,跌破了這個支撐線,則應該果斷離開。

對C類來說,這樣的下降趨勢誰都不知道會跌到哪裡,假如投資者被套,那麼,所有的反彈都是賣點,這個賣點應該選擇在下降通道的上軌,也就是C圖裡的綠色線一帶。當然,被套者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有良好的技術手段,當股票跌到下降趨勢下軌一帶可以補倉,需要掌握的原則是:

1:確定股票波動幅度有5%;

2:不可滿倉補進,最多隻能夠補到被套籌碼的一半,

3:反彈到下降通道上軌紅色線必須果斷拋售補倉籌碼,或者是全部清倉,不可猶豫和心存幻想。一直等待下降趨勢完全終結,日K線重新出現連續三個低點不斷抬高的上升通道雛形,在按照B圖提示的紅色趨勢線附近全買回籌碼。


炒股的境界

做人有境界,做學問有境界。炒股也有境界,來看看你在那個境界,能不能再往上走。

境界一:技術派。

初入股市,都迷信技術分析,特別是個別人對技術指標著迷。但結果是很慘的,因為技術分析的數據本身是從歷史推測未來,它本質上是不可靠的。象江恩理論波浪理論等更近於占卜算卦,或許能準,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實在是在深奧了。就象馬也想上樹,技術上有難度啊!

境界二:黑馬派。

發現技術不可靠,經常上當之後,便轉而求黑馬。黑馬有暴利啊。所謂的黑馬,基本面很差,沒有人重視,突然一天就開始狂漲,結果漲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一年之中總有這麼三五隻大黑馬,漲得快,死得也很難看。某些同志天天在電腦前鑽研,結果可能一輩子也抓不到一匹黑馬。為何?因為黑馬是“黑”的,是無法提前研究的。就象暗箭傷人,你是很難躲過的。

境界三:基本派。

通過實踐檢驗,技術和黑馬派都會轉向基本派,只不過有些人轉得慢一些而已。基本派是指以研究股票基本面為主,偶爾用用技術法。基本派有一個重大的優勢是前兩派所不具備的,那就是對公司和股票可做到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做得好,則能駕輕就熟、舉重若輕。做不好,就容易變成消息派。

境界四:傻子派。

前面三個境界我都經歷過,傻子派純屬我瞎琢磨。我覺得股神巴菲特可算這一派的掌門。據說,神與傻子沒什麼區別。有些人花幾十萬元人民幣買一股巴菲特的股票,方有資格去參加巴公司的股東大會,想與巴老做個面對面交流。哈。雞同鴨講嘛。不同境界的人談得到一起嗎?這一派的人都是高手高手高高手,已經曲高和寡了,所以我們稱之為神。他們就象隔壁的二傻,沒有交流對象,只能自言自語了。這一派的人,牛(市)睡著了也能賺錢。

這四種境界更象是一種經歷,每個股民都會經歷這些不同的階段。自以為到了基本派的級別,這一級別是個大坎,搞不好又會掉回去重來,弄好了就成神或傻子了。前兩個階段比較好升級,當然升得越快越好。升不了級的要加強學習,先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功夫在股外也。


心態對於炒股有多重要

心態好壞是事業成功的基石。也是炒股成功的一個前期。這是先於技術的。每一個炒股高手心理素質都很好,因為高超技術都是不斷細緻觀察、科學的總結。需要人細心,有耐心、有恆心,而且要不斷面對挫折、失敗。沒有好的心理素質,根本學不到高超技術。有誰見過哪個人素質不好卻技術高超,長久成功。一次、兩次靠運氣的成功只會加快一個低素質的人的徹底失敗。

技術的好壞是你知道多少正確的客觀知識,而心態好壞就是在應用時能把知識正常發揮出多少。技術的學習需要好的心理素質,技術的發揮同樣需要心理素質好。

“如果股民朋友一買就漲,持股狀況總是綽綽盈於,賣或不賣兩可之間,誰的心態能不好。”這叫心情好,有的人,碰巧做好一隻股票後,就洋洋得意、驕傲自大盲目樂觀,這是心理素質差。

同樣的被套10%,心裡素質不一樣的人反映差別是很大的,有的很冷靜,有的心裡亂糟糟,不能正常思維判斷了。

所以炒股就是炒心。無論技術多好的人,無論運氣多好的人在股票市場,判斷失誤,遭遇挫折都是常事,股市對每個人來說時刻都是新的挑戰。股市需要智商,也需要情商。

做股票由三大構成:股票技術(包括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資金管理、心態控制和紀律。

心態是個瓶頸,能限制你股票技術的發揮和資金管理的效力。舉個簡單例子:在30釐米的木板上行走,10米是人人都具有的技術,在這個木板距離地面20裡面的時候大家都能輕鬆走過去,但要是這個木板距離地面30米那,恐怕沒幾個人能走過去了,這就是技術和心態的關係。另外做其他工作有壓力往往有動力,但做股票壓力大了往往適得其反。還有就是除了少數人天生心理素質強些,大部分人技術和心態、紀律都是練出來的。磨練這個詞就很形象,在一次次的交易、分析中自己不斷的和自我辯論、爭奪、衝突、說服、剋制,慢慢的自我控制能力都加強了,但也有少數人崩潰了。練技術可能需要100次,練心態和紀律就得需要500次。練技術可能需要4年,練心態和紀律就的需要10年。

正確的心態

要成為炒股專家,真正直接有用的專業知識並不多,它比成為一位普通工程師的要求少多了。但要真正地應用這些知識,卻是嚴酷的挑戰。因為這些知識並沒有嚴格的對錯之分,其對錯因人而異。人作為有智慧的動物,它的特性之一就是學習的能力。無論是炒股知識還是怎樣應用這些知識,都是可以學習的。對易者,它們很容易,對難者,它們很難。你需要具備一定的素質,要有正確的心態。這些素質和心態是一般人或多或少都具備的,但具備並不夠,要完美。具備只能讓你有時賺到錢,只有完美了,你才會有信心不斷賺到錢。這些正確的心態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面:

1 、你要相信自己

自信是在任何行業成功的首要條件。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在困難面前你會馬上打退堂鼓。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學習所需的技能且在實踐上獲得成果。

2 、誠實地面對自己,評價自己

無知的狂妄自大是做人失敗的主要原因,失敗的投資者大多認為股市欠他們什麼!他們太相信自己的判斷,事實和想像往往有段距離。

3 、獨立的判斷能力

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大家都追捧熱門股,你也追捧熱門股。要用自己的經驗和直覺評價一下熱門股後面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當面對不同意見的時候,靜心地思考一下對方的理由。

4 、自我督促

這行業也是多勞多得的行業,但多勞多得是長期而言,短期來說,你的努力不見得能得到和努力相匹配的結果。當成果和努力不直接掛鉤的時候,一般人總是會鬆懈下來,這是要不得的。要想在任何行業成為專家,你都必須鍥而不捨地努力。

5 、改變的能力

股票的特性在於它沒有恆定的運動規律。你定好炒股計劃後,必須隨時觀察你的計劃的實施效果及這個計劃是否符合你本身的風險承受力。必要時,修改你的計劃。比如你原先決定只買兩隻最有潛力的股票,但你發現資本太過集中,晚上睡不好,這時就必須攤開風險,買四隻或五隻股票,直到晚上睡得好為止。

6 、熱愛你選擇的行業你如果把炒股當成成名致富的捷徑,你就犯了極大的錯誤。你必須熱愛炒股所提供的挑戰,享受你的第一個進步,在工作中得到樂趣。金錢僅僅是副產品。否則,你會失望的。

以上六點是針對炒股寫的。其實,想在任何行業成為專家,你都必須具備類似的素質,你養豬種菜也不例外。否則你就是庸庸碌碌混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