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縱橫職場十年老司機如何翻雲覆雨

掐指一算,今年已是本人入職的第十個年頭了,回首一路的過往,感悟頗多。僅以此文與各位岸上的、水裡的共勉。

先介紹一下本人的基本情況:標準80後,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服役於原瀋陽軍區某部,2005年8月至2008年8就職於某區直事業單位(合同工),期間於2006、2007、2008連續三年參加公考,2008年8月登陸上岸至今。

初入行時,一切都是新鮮和未知的,無論是在部隊、事業單位還是如今的單位。得益於部隊磨練出的“小強”品性,事業單位學習到的工作、處世方法,第一年的試用期內很快就把領導分配的工作上手了,之後所接觸事情的面就逐漸寬了(注意,是“事”而非“工作”)。

可能會有Q友說,新來的都這樣。確實,這是普遍現象,無論是哪個級別的單位、部門都存在的。這就要看自己是怎麼去理解的了,同時也引出我想分享的第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

一、態度決定一切

為什麼沒有“細節決定成敗”這後半句,先別急,咱先爭取有工作分配到自己手上。上級或者是前輩分配了一項工作給自己,也就意味著他們在關注你、考察你,看看你有多少斤兩。會不會先不說,至少咱得有個態度吧,積極主動的還是消極被動的取決於自己了。不會沒關係,可以主動請教嘛,上級、前輩等等,都是現成的師傅,他們不怕你不會就怕你不學,畢竟書本上和現實中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只要你肯學,就向他們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但是也別亂表態啊,能力之外的事先好好掂量一下),也會影響到今後自己的成長軌跡。在此,引出要分享的第二句話――個人感情是建立在工作基礎上的。

二、個人感情是建立在工作基礎上的

這是部隊老首長送給我的,這句話陪了我十幾年,現在回想仍是很有道理的。生意場、親友間等等的咱們不予討論,單就大部分的職場關係而言,首先把本職工作弄懂弄通弄明白是基礎的(前提是要有一個正確、積極的態度),大到一個單位小到一個部門的大部分上級和同事不是瞎子,箇中成員的日常表現如何都盡收眼底。先從工作方面而言,為了整體利益,我想大部分人更願意和工作突出的人走得近一些。再從個人感情方面而言,因工作關係走得近了以後,久而久之就會摻雜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了,畢竟人都是感情動物嘛。你看鳳凰傳奇、筷子兄弟、羽•泉等等,還有更加高級的,比如申雪、趙宏博,龐清、佟健,有點扯遠了。或許有Q友說,我也很想把工作做好,但自己太笨了,每次都搞不定。在此,引出分享的第三句話――細節決定成敗。

三、細節決定成敗

為什麼現在才提這後半句呢,自己手頭上的工作或者是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誰都想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但完成度是僅僅為60分的及格線,還是80分以上甚至90分以上滿意、優秀線,這就取決於你對細節的掌控了。比如,領導甲讓你去叫領導乙到甲的辦公室,你是“領導乙,領導甲叫你去他的辦公室”還是“領導乙,領導甲請你去他的辦公室”;再比如,寫請示購買辦公用品,是將明細穿插在請示中考驗領導的眼力還是以附件的形式單列一張明細讓人一目瞭然。細節包括了很多,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單憑自己一個人是考慮不了這麼多的,需要旁人的提醒。這個時候呢,前面第一、二句話就顯示出作用了,有了第一句話打下的基礎,第二句引起關注到拉近個人感情,第三句話開始有收穫了。掌控了細節,也要知道如何去具體實施,還是剛才那個領導甲乙的例子,如果領導乙正在接電話、開會、會客,總不能冒冒失失去請吧,現在就引出分享的第四句話――望、聞、問、切。

四、望、聞、問、切

大家都知道,“望、聞、問、切”是中醫的診療方法,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這四個字也可用在職場當中。

望,多注意觀察上級、前輩、同事在處理日常工作時的做法,哪些是可以直接拿來借鑑的,哪些是加以改進後再實施的(這個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作為基礎)。

聞,開展前工作前多聽取周邊的意見和建議,工作完成後瞭解他人的滿意度如何。取得成績了保持併發揚,存在不足了就加以改進。

問,不懂就問、不懂就學,與其一竅不懂瞎折騰事後等挨批,不如虛心請教弄明白再動手。職場只看結果不問過程。

切,看來的、聽來的、問來的都是參考,主要還是在於具體的實施,但是有了前三點的支撐,至少實施起來多少會有點信心。經驗就是靠實踐來積累的,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不發愁,哪怕節外會生枝,我自悠然老司機”

說到這,有Q友會說了,這些大道理都懂啊,同事也是這麼做的啊,別急,還有第五句話――古、靈、精、怪。

五、古、靈、精、怪

這四個字是我父親送給我的,他縱橫職場數十年所總結出來,必然有一定的道理,且聽我慢慢道來。

古,指的是原則。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單位或者是部門也有自己的規章制度,這些是必須去遵循、守護的,觸碰底線、紅線的事不能去碰,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相同的道理,做人也是一樣,其中原由不再贅述。

靈,指的是變通。在不觸碰原則的前提下,凡事要懂得變通,不能一成不變。前面說了,職場只看結果而不問過程,你把工作做完了、做好了就行,至於過程很少有人去過問的。比如春運的火車票難買是眾所周知的,有些人就很靈,網上曾經報道的某年春運,某個乘客買不到回家的直達票,於是想了辦法,買了好幾張票,通過一個個站的轉乘,最終與家人團聚,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精,指的是精通。你自己的業務要精通,最好是難以被取代,或者即便被取代了,也要付出較大的代價,這也是在職場中立足的一個條件。有些職場中的後輩很看不起老前輩,認為他們可有可無,但事實上這些人中大部分是身藏不露的“掃地僧”。頭條裡有個帖子,大意說的是某個廠裡養著幾個老機修工(“老”是指從事這份職業的時間而非年齡),活少工資高,而且每天都在專門的休息室裡喝茶吹牛(基本上都是徒弟去例行維護),新來的主管很不解,就去問大BOSS,大BOSS說他們整天沒事就說明廠裡的機器運轉沒問題,難道殺個雞還要用M416。

怪,指的是奇招。其實這也很好理解,通俗點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快、人快我變”,這個和之前的“靈”是互通的。絕地求生是最近大火的遊戲,網上有一段4AM戰隊成員偉神的吃雞視頻,大概內容是決賽圈1V2,他不是死守掩體進行蹲點找機會,而是把藥嗑滿後進毒圈摸對方的身後,最後出奇不意的完爆對方菊花吃雞。職場中,除了掌握本職業務的技能,還可以嘗試著多學一些相關技能,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派上用場了,正如我老首長所說的“一個人的知識可以沒有深度,但最好能增加寬度”。

嘰嘰歪歪了這麼多,最後再分享老領導送我的8個字――能力、基礎、視線、機遇。

六、能力、基礎、視線、機遇

能力,實踐能力。職場立足,沒有能力是不行的。

基礎,群眾基礎。能幹活還要會做人,過於孤傲將寸步難行。

視線,視線範圍。有了以上兩點打基礎,上級想必將會開始關注你了,但不能止步不前,還需繼續努力,畢竟在視線範圍內也有距離之分,10米的距離總比20米讓上級把你看得更清楚些,但也會更加暴露自己的不足。

機遇,沉著應對。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的,你想進步,別人也想進步,就看誰能抓得住了,萬事具備也不可浮躁,就像吃雞這個遊戲,決賽圈就看誰沉得住氣了,槍打出頭鳥還是很有道理的。

以上是本人入職十年來的一些感悟,寫下來與大家分享,不過僅是個人片面的理解而已,從中不避免的摻雜了個人情感,再加上文字功底有限,還望各位Q友多多包涵,手下留情,也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經驗一同分享出來,互相借鑑、共同提高。

最後,預祝Q友體康健、親友睦、諸事順!

岸上的工作順利,事業更上一層樓;水裡的儘快登陸,爭取夢想早成真!

體制內縱橫職場十年老司機如何翻雲覆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