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賞下端午節禮前,王夫人更換了黛玉的大夫耐人尋味

元春賞下端午節禮前,王夫人更換了黛玉的大夫耐人尋味

87版電視劇《紅樓夢》王夫人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貴妃元春帶出一百二十兩銀子,命賈府初一至初三打三天平安醮,並賞下了端午節禮,重點是賈寶玉與薛寶釵禮物一樣,也豐厚,黛玉和迎春姐妹的一樣,比寶玉寶釵物品少一些。書中的這一情節向來被認定為元春支持“金玉良緣”的鐵證。

屏山卻不認可這個結論,此處前後之情節、細節有一些不尋常的現象,很值得商榷,現在我們來分析。

元春打發夏太監出來傳諭賞賜的當天,在王夫人房裡,王夫人問黛玉:

“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

黛玉回道:

“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

很明顯,王夫人為黛玉換了太醫和藥方,而且這個事老太太不認可,仍舊讓黛玉吃王大夫的藥。賈母一慣都是王太醫診脈調理的,有一次還誇王太醫之叔祖王君效“好脈息”,這裡證明王太醫家族為賈府服務有些年頭了,有那麼一種世交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賈母有什麼理由同意為黛玉換大夫呢?但事實是王夫人的確是換了,而且效果不好。王夫人黛玉說話,寶釵、寶玉、鳳姐都在場,大家討論一番藥方,賈母那裡傳晚飯叫黛玉寶玉過去,黛玉就出去了,寶玉要跟著王夫人吃齋,王夫人勸他正經跟老太太去吃,這時寶釵笑著說:

“你正經去罷。吃不吃,陪著林姑娘走一趟,他心裡打緊的不自在呢。”

寶釵意思就是寶玉不陪著走一趟黛玉就心裡打緊的不自在,寶釵在這裡不但多心,而且當著王夫人的面,簡直是在玩心機啊!王夫人會怎麼想?自已唯一可依靠的兒子在林姑娘面前要如此伏低作小,陪著走一趟比兒子吃飯都重要,哪個母親受得了!王夫人怎麼可能接受能讓兒子如此低三下四的姑娘做兒媳?寶釵這句話看似為黛玉著想,實際上就是引著王夫人反感黛玉。

元春賞下端午節禮前,王夫人更換了黛玉的大夫耐人尋味

87版電視劇《紅樓夢》王夫人 林黛玉

就在同一天,元春打發夏太監傳諭打平安醮,以及賞賜了端午節禮,該由誰出面接待料理呢?當然是身為貴妃之母的王夫人,節禮也應該一併先存在王夫人處,宮裡人不可能再一一分發給個人。榮國府裡重要主子都有賞賜,怎麼分到個人手裡的實在沒有必要專門交代,但作者不寫別人偏偏寫寶玉的東西是襲人從老太太屋裡取回來的,為什麼要多這一筆呢?應該是作者另有它意,也可能提醒讀者對於這個節禮多一分思考。我就在想,這黛玉算是剛剛堵了王夫人的心,既然太醫藥方可以換,那麼王夫人會不會拿節禮來做文章呢?不管是否做手腳,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寶玉寶釵的一樣,這種敏感的暗示當然舉府皆知,寶釵都自覺的聯想起了“金”“玉”之事,而且“沒意思起來”,一向身上無一富麗閒妝的寶姑娘認真戴上了元春所賜的紅麝串子。借力元妃的力量代表的是皇命,老太太也不能違旨,我想王夫人一派此刻應該是無比得意的吧。

賈母呢?有沒有招兒應對呢?當然有。

元妃掏一百二十兩銀子讓打平安醮的主題是什麼?唱戲獻供,讓賈珍這個族長帶著眾爺們跪香拜佛。是一場宗教儀式活動。賈母只輕輕表達了自己也願意去看戲,還到園子裡傳話,有願意去的,都可以一起去,這些女眷們天天不得出門,都願意隨老太太去逛,有意思的是王夫人告假不去,這非常不合規距情理,婆婆出門,兒媳婦理當隨侍在左右,而且王夫人這方面一向做的都好,這時卻告了假,賈母不強求,但提出一個要求,薛姨媽必須去。於是到了初一,賈府女眷大轎大車浩浩蕩蕩幾十乘開撥去清虛觀,本來處於主角地位的賈珍等一干爺們成了為賈母等看戲的後勤保障人員了,打醮就從宗教活動變成了賈母自己的娛樂活動了。賈母當然有自己的目的,觀裡的張道士是賈代善當年的替身,他上來給賈母請安,話還沒說兩句,就扯到了寶玉的親事上,妙在張道士為寶玉提親的那家小姐的條件完全就是一個寶釵嘛,這時賈母當著眾人拋出了寶玉訂親的具體條件,挑重點:

寶玉命裡不該早娶,過幾年再說,而且這是一個和尚說的。

元春賞下端午節禮前,王夫人更換了黛玉的大夫耐人尋味

87版電視劇《紅樓夢》清虛觀打醮

寶黛釵三人,寶釵最年長,當然是最耗不起的,寶玉要晚娶,寶釵豈不要成大齡老姑娘。這一招基本就否定了“金玉良緣”,如果元春的力量真摻和進來,那老祖宗這一招仍然高明,你元妃也不可能不顧親弟弟的性命讓他娶親吧,何況有賈珠早娶夭亡為前車之鑑。王夫人雖不在場,薛姨媽和薛寶釵聽清楚就行,就是說給她們聽的,王夫人自有人給她傳達。 打醮回來後,寶玉黛玉哪裡懂老祖宗的這一番苦心,還真為張道士提親又什麼金玉鬧了個沸反盈天,害的賈母一疊聲的哭二人這對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

一派利用貴妃的力量暗示“金玉姻緣”,一派公開表態寶黛才是一對小冤家。賈母這兩招簡直給王夫人一派當頭一盆涼水,而且無法辨駁,賈母這水平你說高不高?

王夫人一派當然不爽,這個打擊也確實夠分量,一向穩重平和的薛寶釵或許忘了吃冷香丸,當眾動怒了,先懟寶玉做不得楊國忠,一個小丫頭靛兒也撞在了寶釵的槍口上,寶釵指著她怒斥:

“你要仔細!我和你頑過,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跟前,你該問她們去。”說的個靛兒跑了。

這場看似平靜,實則激烈的寶玉婚配權之戰還有一個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就是金釧。我們可想而知王夫人此時心裡的挫敗感有多強,有多窩火,恰時寶玉過來挑逗金釧,寶玉這個愛紅的性子做母親的當然深知,平時她也不會理會,金釧還真沒出什麼格,但此刻的王夫人正敏感此事,一腔怒火發向金釧,併發狠決絕的攆她出去,導致羞憤交加的金釧跳井自殺。

元春賞下端午節禮前,王夫人更換了黛玉的大夫耐人尋味

87版電視劇《紅樓夢》金釧受辱

這一連串的事就發生在三五日之內,單看作者每一具體事件都略感突兀,要麼像閒筆、要麼語境不搭,但是隻要把這些事件串起來,再要結合前文諸事、後文章節,富貴祥和之下是一片刀光劍影,個人權益面前哪裡有退讓的餘地,整部小說兩派爭鬥貫穿始終。

《紅樓夢》單一情節拎出來說事對於正確解讀這部書都是有問題的。《紅樓夢》的一大特點就是前後情節不可隔裂,必須對照,作者最擅長作“一擊兩鳴”之法,還有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之妙,屏山以為,元春前期不大可能過問寶玉親事,賈母傾向越來越明顯,幾乎公開坐實了寶黛關係,就寶玉的婚事,王夫人與賈母這個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王夫人又不能明著抵抗,她利用和打好元妃這張牌倒在情理之中,元妃後來偏向“金玉姻緣”可能性也極大,畢竟賈府裡唯一可以常見到她的就是作為母親的王夫人,受母親影響確也正常。

所以,寫王夫人為黛玉換太醫,並不是要告訴讀者王夫人有多麼關心黛玉,為什麼?因為這個太醫姓鮑,古人一向對此姓在文學作品裡作貶義,所謂“鮑肆之臭”,書中就有實例,你看那個“鮑二”是何等樣人!當然,也不是說王夫人要害黛玉,還不至於,作者此寫,看似閒筆,實則要透露王夫人對黛玉的態度甚至會做手腳,尤其是離端午節禮如此之近,加上寶玉之禮的多此一舉,不能不讓人展開聯想。

元春賞下端午節禮前,王夫人更換了黛玉的大夫耐人尋味

87版電視劇《紅樓夢》賈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