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著名的國外汽車品牌為何瞧不上中國市場?

在過去的2017年裡,中國汽車產銷數量分別達到了2901.5萬輛和2887.9萬輛,連續九年蟬聯全球第一。世界頭號汽車市場當之無愧。

平行進口車市場也不遑多讓。2017年全年平行進口汽車達18.23萬輛,同比大幅增長37.25%,依舊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面對13億人的龐大蛋糕,國外品牌紛紛扎堆本土,但仍有一些汽車品牌未進入中國市場。甚至,連平行進口市場都難見蹤影。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高冷”品牌。

日本大發

三個著名的國外汽車品牌為何瞧不上中國市場?

日系車在平行進口市場可謂半壁江山,豐田普拉多、蘭德酷路澤及日產途樂更是銷量排行榜的常客,也是國內消費者十分喜愛的幾款車型。本田、三菱,甚至馬自達、鈴木等日系品牌雖體量上沒前兩位大,但好歹也能見到買到。大發就“別緻”了。

大發汽車成立於1907年,以生產和銷售內燃機起家,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二戰後開始生產民用車型,在全球多個市場都有不俗的吧表現。1988年,被豐田收購。

其實,大發早就瞄準過中國市場。大名鼎鼎的夏利便是大發通過技術轉讓而實現生產的。大發也曾在國內投產過小型SUV特銳,不過反響平平,而後逐漸退出中國市場。也許豐田不差這個品牌來中國“撈金”。

印度塔塔

三個著名的國外汽車品牌為何瞧不上中國市場?

可能塔塔汽車在國內名氣沒那麼高,但它是印度最大的綜合性汽車公司、商用車生產商。2009年,塔塔汽車還推出過一款全球定價最低的車型——NANO,造車水平不得不服!

此外,塔塔汽車還收購了路虎捷豹。難道是因為路虎在中國賣得太好了,所以塔塔也就懶得親自出馬了。而事實上,路虎在平行進口市場也確實表現出色,攬勝和攬運都有不俗的市場成績。

​澳大利亞霍頓

三個著名的國外汽車品牌為何瞧不上中國市場?

霍頓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個自主品牌,好比咱中國的一汽。1918年,Holden公司首次為顧客設計製造車身,此後漸漸涉足汽車製造行業;1931年,通用澳大利亞公司與Holden公司合併,成立“通用-霍頓公司”。

類似於豐田對大發的全球戰略定位,霍頓汽車在大洋洲賣得很火,但與咱中國人幾乎沒有交集。對於喜歡小眾或者新鮮的消費者而言,或許又是一個遺憾。

三個著名的國外汽車品牌為何瞧不上中國市場?

總結:

當然,本土少見的境外汽車品牌不止這麼幾個。它們本身就是當地的著名品牌,造車經驗及市場表現都十分亮眼,只是由於戰略定位或者其他因素導致國內很少見到。作為一名平行進口車從業人員,筆者還是十分希望在天津港見到更多稀有品牌和罕見車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