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步崩拳的練法

一、崩拳歌

崩拳屬木疾似箭,發動全憑一寸丹。

跟順變化隨法用,轉身提足把樹攀。

二、崩拳之要義

崩拳在五行中屬木,在八卦之中為震卦,在方位之中為正東方,謂之東方甲乙木;在人身之中的竅位為夾脊穴;在氣為肝氣;在上肢為手厥陰心包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在身為帶脈;在五官之中同於目。以拳之應用為崩拳,拳經雲:“崩拳是陰陽一氣循環往來之運動。”勢如連珠箭,所謂崩拳似箭。練習崩拳要姿勢順遂,如此則肝氣舒暢,養心提神,強筋骨、明目、增腿勁。反之則易傷肝、損目,肝氣傷一身失和,心火不能下降,內氣則不得中和。此理習者不可不知也。

崩拳剛柔相濟,陰陽參半,蓄勢兼備。在技擊上應用最為廣泛,且威力大。其練法亦多種多樣。崩拳有半步崩拳(其中包括定步崩拳和寸步崩拳兩種)、拗步崩拳(也稱十字崩)、順步崩拳、跨步崩拳、快步崩拳(過步崩拳)、退步崩拳等多種練法。

本篇重點向讀者介紹半步崩拳的練法,即操練時左足總是在前,右足總是在後;出左手崩拳時為順步崩,出右手崩拳時為拗步崩。半步崩拳是形意崩拳中最基本的練法。它對強健肝功能有一定好處,這是因為肝臟在身體的右側,所以我們在打右手崩拳時,身體向左擰轉45度,能使肝臟得到緊湊的鍛鍊,而在出左手崩拳時,隨著身體的微向右轉,肝部又能得到舒松之感。

崩拳在練法上之所以多采用半步崩拳的練法,是因為它對強健肝功能是確有好處的,但是這種練法(主要是步法)在技擊運用中,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為半步崩拳有它進退遲緩,變化欠靈的缺陷,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前人在崩拳練法上又增加了拗步崩拳(也稱十字崩)、跨步崩、順步崩和快步崩等不同步法的練習。

半步崩拳的練法

圖示

三、崩拳基本練法(半步崩拳)

1、預備式,同劈拳預備式(圖1)。

2、三體式,(圖2)略。

3、右崩拳

動作一:從三體式開始,兩腳不動,左手外旋握拳,如螺旋形,拳眼朝上,肘部微屈,拳高與心口齊;同時右手外旋握拳置右肋下,拳心向上,右小臂貼靠右肋部,吸氣;眼看左拳(圖3)。

動作二:左拳臂略外旋使拳心向上,位置不變,墜肘;左腳極力向前趟進一步,左腳落地時腳尖直向前,右腳隨之跟進一步,距左腳後約20釐米,腳尖略向外撇,重心仍偏於右腿。在進步的同時,右拳沿左拳臂上向前直拳打出,呼氣,右拳虎口向上,高與心口齊;左拳收至左肋下方,拳心向上;成右拳前伸,左腿在前的拗步姿勢。眼看右拳(圖4)。

要點:(1)由三體式變兩手同時外旋握拳,左手握拳後肩要松、肘要墜、項要豎、頭要虛領頂勁、胸要虛、腰要塌、吸氣提肛,此為蓄勢。

(2)左腳向前上步,抬腳不要過高,腳掌稍離地面向前平趟,上步要輕,落腳要沉實,落腳時先腳跟著地,再全腳掌著地,但不要故意跺腳。右腳上步時,以前腳掌用勁,盡力蹬地,向前邁步要遠,身體要平穩,不要有起伏。後腳跟進時,不可在地上拖沓,要微微提起來,跟到距前腳跟約20釐米處落地踏實,重心仍偏於右腿。

(3)打半步崩拳時,兩拳一出一收要擰著走勁。左拳回收時先要有一個擰拳外旋、墜肘的下沉勁;右拳打出時先平拳而出(拳心向上),至左小臂上時,要擰著勁(拳臂內旋)直拳向前打出去。右拳打出後,右肩要松沉前順,手臂盡力前伸,但肘部仍要下墜,右拳面要有前頂之勁;左胯略向後收;上體略斜向左前方,頭要有向上頂勁,腰要塌勁,脊背要有拔勁;左腳上步落地與右拳打出要同步到位,意到、勁到、神氣到。

4、左崩拳

動作:接上勢,右拳外旋擰轉,使拳心向上;然後左腳再繼續極力向前趟進一步,右腳隨之向前跟步(步法與右崩拳式相同);同時,左拳經右拳臂上向前直拳打出,拳眼朝上,高與心口齊;右拳收至右肋下方,拳心向上,成左拳、左腳在前的順步崩拳姿勢。眼看左拳(圖5)。

半步崩拳的練法

圖片

要點:打左崩拳時,身體半向右斜,但左肩不可太向前伸,兩胯均應略向後縮勁;上步出拳勿要協調一致,拳到腳落,氣到勁到,內外相合。

按以上動作和要點,左右兩拳輪番擊出,一步一拳,勢如連珠。惟進步總是先進左腳,右腳跟步;左腳始終在前,右腳始終在後,行如槐蟲,故有“半步崩拳”之稱謂。

5、崩拳回身

動作一:打出左崩拳後(如圖5),身向右轉90度,隨之左拳變掌內旋向上擁舉至頭頂左上方,手心向上;右拳變掌內旋下劃至右胯外側,手心向下。同時,右腿隨轉身向前上步,腳尖外撇45度,吸氣。上動不停,身體再向右轉90度,隨之左腳向前上步,腳尖內扣成馬步。隨之左掌下按至胸前,手心向下;右掌變拳外旋從右腰側向前從左手臂上向前上方鑽出,呼氣:右拳臂向外擰轉,拳高與鼻尖齊,左掌按於右肘內側,手心向下;眼看右拳(圖6、圖7)。

動作二:上動略停,重心左移,右腿屈膝上提,腳尖向右上斜勾;左腿微屈,成左獨立步。同時,右拳不動,左拳外旋伸至右小臂內側;眼看右拳(圖8)。

動作三:上動不停,右腳極力向前蹬腳,勁到腳底。同時雙拳向前鑽勁;身微右轉,右腳向前下方(右斜角)橫腳踩踏勁,落地後腳尖外撇約45度,重心略前移;隨之左腳向前跟步至右腳後約30釐米,前腳掌著地,腳跟離地,左膝前抵右膝膝窩處,兩腿屈膝下蹲成剪子股步。同時,左拳在右腳落地時變掌經右掌上向前下方劈出,掌心向前下方;右拳變掌收至右肋下,掌心向下;眼看左掌前(圖9)。

要點:(1)崩拳回身是連續打了三個動作,首先身向右轉90度,隨之右腳外擺,然後左腳上步,身再向右轉90度,此時正好向右轉體180度,正對前方初起勢方向(略偏右)。

(2)轉身擰腰擺扣步,上步鑽拳,這是個蓄勢,要求以腰帶步,步到拳發,身手相合。

(3)動作二、三是連續動作,右腳先蹬後踏;同時,兩拳上鑽下劈,上下動作要協調,整體一致。此式名日:“狸貓上樹”。注:崩拳回身有多種練法,限於篇幅,只舉其一。

6、右崩拳

動作:接上勢,兩掌變拳,右腳尖向左微內扣,身向左轉45度,隨之左腳極力向前趟進一大步,右腳跟步至左腳後,重心偏於右腿。同時,右拳經左拳臂上向前直拳打出,拳眼朝上,高與心口平,呼氣。左拳收至左肋下,手心向上,眼看右拳(如圖4)。

要點:與前右崩拳相同,惟前進方向相反。如此左右崩拳交替向原來方向(起式點)打回,往返趟數不限。若要收勢,打到原來起勢位置,打出崩拳左式,再回身做收勢動作。

7、崩拳收勢

往返打回到原起勢點,向右轉身做回身式,然後打出崩拳右式,做收勢。

動作一:上動略停,右腳向後撤一大步,左腳再向後撤至右腳後方,兩腿交叉,左腳內橫,腳尖略向內;右腳外橫,腳尖外撇,右腿略向前弓步,重心偏於右腿,兩腿略屈膝下坐,成“剪子股步”。左腳後撤時,左拳從右小臂下向前打出左橫拳,拳心向上,高與肩平;右拳收至右肋下,拳心向下,眼看左拳(圖10、圖11)。

半步崩拳的練法

圖片

動作二:重心前移,右腳踏實;左腳向前上一步,重心仍偏於右腿。兩拳變掌向兩側伸展,掌心向上,然後兩手向上託舉過頂,吸氣;然後兩手內旋沿頭面經胸向下捋按至腹前,呼氣;兩掌變拳,虎口向內,拳心向下。眼看身前(圖12、圖13)。

動作三:重心前移,右腳前提至左腳內側與左腳並步,身體起立;兩拳變掌收於大腿兩側,手心向內,指尖向下;眼平視前方,還原預備式姿勢(圖14)。

要點:(1)退右腳時,右腳前腳掌先著地,然後全腳踏實,退右腳時要求兩拳不動,右腳後退,右拳臂不可有絲毫向後回縮之意,右拳前頂之意(勁)不可丟。此式是蓄勢(勁)吸氣。要求兩手臂最大限度地放鬆。

(2)退左腳時,左腳要擦地後退(左腳跟稍離地面),當左腳跟落地時要頓步踏地。同時,左拳順右小臂之下向前打出左橫拳,發力時要打出擰鑽勁,發力呼氣。氣沉丹田,以丹田內勁催動腰身通過脊背發出抖勁。要求左拳打出與左腳頓步整齊一致。發力後腰胯要坐住,重心偏前,兩大腿內側相互夾緊,身體向右斜45度,左肩前順,右肩合扣,脊背挺拔,項豎頭頂。此式舊稱“青龍出水”是也。

注:崩拳收勢有多種練法,這裡僅舉其一,供讀者參考。

四、崩拳練習之路徑

以上介紹的是崩拳的基本練法,也是初習崩拳的重要練法。基本練法主要是練習崩拳的兩個基本拳式。即:順步崩拳和拗步崩拳(也稱十字崩),這種練法在形意拳也稱半步崩拳。過去形意門有很多老前輩尤擅此拳技,並以此技成名。所謂半步崩拳,就是左腳前進半步,右腳跟進;隨進步左右兩拳輪換向前直拳打出。半步崩拳的練法主要是練習體會形意拳特有的前趟後蹬(跟進)步法之勁道。體悟步進拳出,意到氣合之內外五行整齊合一之功。此步功法要求前足進時要有頂勁和踏勁、鑽勁;後足跟時要有蹬勁和撐勁、追勁。另外,在兩足一進一跟之時,兩拳要隨著足之進步,一出一收地向前打出,拳出要直,所謂“崩拳似箭”,但在打出直進之崩拳時,兩拳臂要有向前擰鑽之形(勁),兩拳一出一入,一定要擰進擰收;並且要做到擰腰、順肩、坐胯、拔背、頭頂項豎、氣沉丹田。總之要記住一句話:“把直來直去的拳打轉了,把轉著的拳打直了。”就是形意崩拳的練法。

半步崩拳是崩拳中最基本的練習方法,它對練習者初步掌握崩拳的步法、勁道有一定幫助認識。但這種步法在技擊實戰中也有一定的侷限性。主要是半步崩拳進退變化不夠靈活。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在初步掌握了半步崩拳的練法後,可進一步研習行步崩拳。行步崩拳包括:拗步崩、跨步崩、過步崩(快步崩)、順步崩和退步崩等多種練法。

行步崩拳是在崩拳單操手、半步崩拳等練到一定火候,再進一步加練行步崩拳,這樣崩拳功夫就會有明顯長進。行步崩拳就是把單操功和半步崩拳所得之功,在各種練法的行進中充分發揮出來,這樣才會使其所練與以後的散打實戰有機結合。前人有言:“形意拳的功夫要練出來。就要多練行步拳,你站著不動打出來的勁,要用在行動中,只有在運動中,還能完整地把你的勁打出來,這才有用。”

有了行步崩拳的感悟,可以進一步練習隨意崩拳的練法。這種練法沒有固定步法,沒有固定拳式,操練時可以只打崩拳,也可以結合五行拳隨打隨變。進步即崩,退步亦崩;左可崩,右可崩;上也崩,下也崩;轉身換式皆可崩。拳無定勢,步無定法,隨心所欲,隨意而發。行拳至此,已入化境,可謂神乎其技也,但此確是拳家可追求的拳藝佳境。(動作演示:邵義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