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砸架子功

少林秘宗砸架子功,是一部流傳於民間的硬功秘法。學練此功可用於技擊格鬥、防身自衛,也可通過全身的排打、導引、體表及體內的抗排操練,使人體經脈暢通,促進氣血循環,從而達到強身健體之目的。此功練成後,兩臂如穿鐵甲,渾身上下不怕擊打,體若鐵布纏身、鑄鐵金鐘一般。

少林砸架子功

圖片

少林秘宗砸架子功,由於流傳年代較遠,至今約有兩千年的歷史,故各門各派有所效法,都有各自的風格、不同的練法,其功效也各異。這裡向廣大武功愛好者所展示的是同治年間河北著名武術大師徐兆熊(人稱“少林鐵羅漢”)所練的少林秘宗砸架子功法(又名“少林鐵臂車輪功”)。此功興盛於清代,也是戳腳翻子拳的上乘內功。

一、萬事俱備

1.虎爪掌:五指屈、掌心成球窩形,五指間稍有間隙,掌心向前。

2.百會穴:正坐,從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處。

3.下丹田:臍下約4cm處。

4.練功木棒:長約50cm,直徑5~6cm,用軟木料製成。

5.木錘:錘頭成圓形,直徑20cm,厚15cm,錘把長1.3m,直徑25mm,用軟木料製成。

6.帆布鐵砂袋:長50cm,直徑3cm。用料:鐵砂粒的大小同米粒均可,製成後是長條形狀。

二、功法要義

第一勢 佛陀意夢

面向南方,直身站立,兩腳併攏,兩臂垂於體兩側。百會上頂,上頦微收,舌抵上顎,目視前方,含胸拔背,腹部放鬆,自然呼吸。

動作1:直身站立,兩腳同肩寬,腳尖微內扣,兩臂由體兩側向體前小腹運動。兩手指出,掌心成球窩形,掌心朝上,同時兩小臂肌肉繃緊發力,目平視前方。

動作2:上動不停,兩臂由腹下向體兩側稍外展分開,由下向上緩慢畫弧上升至頭頂,掌心向下,指尖相對,此時小臂放鬆。然後兩手緩慢下降至小腹前,同時閉嘴,用鼻呼吸,意守下丹田。

動作3:兩小臂外旋,掌心向上,成虎爪形,均由體兩側外展分開,由下向上緩慢畫弧上升至頭頂,掌心向下,指尖相對,此時小臂放鬆。然後兩手緩慢下降至小腹前,同時閉嘴,用鼻呼吸,意守下丹田。

動作4:上動不停,兩小臂外旋,掌心向上成虎爪掌,均由體兩側外展分開,由下向上緩慢畫弧上升至兩耳,掌心向下。同時身體屈膝下降,左腳提起向左前方上一步,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此時兩掌緩慢下降至腹下,稍屈肘,同時閉嘴,用鼻呼吸,意守下丹田。

要點:以上各動作呼吸過程為吸――噴――吸――閉氣――呼,吸進的氣不要吞下去,待噴氣時閉嘴,從鼻將氣呼出。每個動作要連續做9~11次為佳。

第二勢 稠公運丹

動作1:兩腳左右開立與同肩寬,兩小臂外旋,掌心向下,成虎爪形,身體屈膝下降。兩臂均由體兩側外展分開,由下向上緩慢畫弧上升至兩耳,掌心向下。同時提右腿屈膝下蹲,以右腳尖點地落於左腳內側,並緩慢向右後轉體180°,右腳在完成體轉後向右前上步,左腿挺膝伸直成右弓步,兩掌緩慢向下至腹下,稍屈肘,閉嘴,用鼻呼吸,意守下丹田。

動作2:上動不停,兩小臂外旋,掌心向上成虎爪形;兩臂均由體兩側外展分開,由下向上緩慢畫弧上升至兩耳,掌心向下。身體屈膝下降,同時提左腿屈膝下蹲,以左腳尖點地落於右腳內側,並緩慢向左後轉體180°,左腳在完成轉體動作後向左前上一步,右膝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兩掌緩慢向下至小腹下,稍屈肘,閉嘴,用鼻呼吸,意守下丹田。

要點:轉體時兩臂要自上而下,含胸拔背,動作次數同前。

功理:此功氣行下丹田。通過吸氣、閉氣、噴氣以及手的導引動作,帶動了腰腹,促使氣行下丹田,可以打通經絡,增強腰腹背的抗打能力,同時也對人體下部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第三勢 弧臂老僧

動作1:兩腳左右開立,並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練功木棒的一端,拍打左臂的內側,由腕部開始,向上(指大臂)拍打時握棒手向外旋轉發力,使棒頭始終是畫圓弧形左臂的內側上下運行拍打,並閉嘴,用鼻呼吸,氣行下丹田,目視棒頭。

動作2:兩腳左右開立,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左手握練功木棒的一端,拍打右臂內側。

說明:最好是先用木棒拍打後,再用鐵砂布袋按此練法進行拍打練習。

要點:腳下站立如釘,受拍打的臂部肌肉要發力,全神貫注。練此功的強度和次數要循序漸進,適量而止。

功理:此功通過練習臂部內側的拍打抗擊能力,強化了臂部內側的功能,可練出過硬的抗擊功夫。

動作3:兩腳左右開立,並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木棒的一端,拍打左臂的外側,由左臂外側開始向下(指腕部)拍打,打時握棒手向內旋轉發力,使棒頭畫圓弧形在左臂的外側由上而下運行拍打,閉嘴,用鼻呼吸,氣行下丹田,目視棒頭。

動作4:兩腳左右開立,並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左手握木棒的一端,拍打右臂的外側。

說明:先用木棒拍打後,再用鐵砂布袋按此練法進行練習。

要點:馬步站立如釘,受拍打的臂部肌肉要發力,全神貫注,左右手輪換練習,配合臂部肌肉的發力、行氣,並意注該處。

功理:通過此功的拍打練習,用力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使人體通氣活血,疏通經脈,強化臂部的外側肌肉,功成後可用小臂砸碎磚石。

第四勢 彌勒怪腹

動作1: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練功木棒由腹下向上至胸部進行拍打。由下向上拍打時,握棒手臂向外旋發力,由上向下拍打時,握棒手臂向內旋發力,上行下行拍打要求棒頭保持畫圓弧形在胸腹部進行拍打。閉嘴,用鼻呼吸,氣行下丹田,目視前方。

動作2:成半馬步站立姿勢,以右手握練功木棒由左側腋下向左肋下部進行拍打。右手握棒由上向下拍打時,握棒手臂向內旋發力,由下向上拍打時一樣,握棒手臂向外旋發力,上行下行拍打要求棒保持畫圓弧形在肋部進行拍打,閉嘴,用鼻呼吸,氣行下丹田,目視前方。

動作3:同動作2,只是方向相反。

動作4:肋部兩側需加功練習,可成左右馬步練習。在左弓步站立時用右手握鐵砂布袋的一端,左臂自然抬起,肘微屈,循序漸進地用力拍打,拍打時必須進行吸氣、噴氣。如右弓步站立,練習則可按此動作相反方向進行。

說明:上述動作先用木棒拍打後,再用鐵砂布袋按此練法進行拍打練習。兩側肋部由左右手互換握器械進行練習。

要點:練習腹胸肋部功時,拍打部位不能松塌,拍打時必須配合噴氣,並意注該處。

功理:此功通過拍打,增強腹胸、肋部的負荷強度,疏通經絡,強化了內臟功能,增強了腹胸肋的抗擊能力。

第五勢 龜背熊腰

動作1: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右臂自然抬起並屈肘,以右手握棒(或鐵砂布袋)的一端,由前下向左側腰部、左後側肋部,由下向上順勢拍打、自上而下順勢拍打。拍打時,進行噴氣、吸氣,閉嘴,用鼻呼吸,目平視前方,氣行下丹田。

動作2:同動作1,只是方向相反。

動作3: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鐵砂布袋(或木棒)的一端,由前下向左肩上後背部順勢拍打,左手半握拳置於左側腰間,拍打時必須配合噴氣,閉嘴,用鼻呼吸,目平視前方,氣行下丹田。

動作4:同動作3,只是方向相反。以左手握器械向前下向右肩背部拍打。

動作5:兩腳左右開立,兩膝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鐵砂布袋(或木棒)的一端,由右下後拍打左側後背部位,左手半握拳置於左側腰間。拍打時配合噴氣、呼氣,閉嘴,用鼻呼吸,目視前方,氣行下丹田。

動作6:同動作5,只是方向相反。以左手握器械由左下向後拍打右側後背部位。

說明:練習器械均可互用(沙袋、木棒),左右手互換反覆練習。

要點:腰背拍打功要配合噴氣、吸氣,拍打時腰部要挺起,練此功的強度、進度及次數應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

功理:通過腰背部拍打促進五臟六腑的抗擊打能力,增強了腰背抗打功能,增長了腰背的勁力,同時對人體的腰部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第六勢 銅頭羅漢

動作1: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木棒(或鐵砂布袋)由前下向頭部的前額擊打,左手半握拳置於腰間。左右兩手可互相交換握持器械。用鼻呼吸,拍打時氣行上丹田,並噴氣,目平視前方。

說明:此功法在練功時需先用木棒拍打,然後再用鐵砂布袋拍打。

要點:兩腳站立要穩,全神貫注,不得鬆懈。用力由小到大,強度和次數要適可而止。

功理:活氣活血,疏通經脈,氣行上丹田,結合頭部拍打功成後頭若銅鑄,可開石破磚。

第七勢 鐵腿金剛

動作1: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練功木棒的一端,由前下向右大腿內側開始拍打,再向下向踝部拍打。右手握棒手臂外旋發力並使棒畫圓弧形拍打右腿內側,左手半握拳置於腰間,用鼻呼吸,目視棒拍打的部位。

動作2:以左手握棒(或鐵砂布袋)一端,拍打左腿內側,動作同1。

動作3:兩腳左右開立,兩腿屈膝下蹲成半馬步站立;以右手握練功木棒(或鐵砂布袋)一端,從右側前大腿外側開始拍打,順勢向下拍打。右握棒之手臂向內旋發力,使棒身畫圓弧形拍打右腿外側,左手半握拳置於腰間,用鼻呼吸,目視棒拍打部位。

動作4:以左手握棒(或鐵砂布袋)一端,拍打左腿外側,動作同3。

說明:此功練法需先用木棒拍打,然後再用鐵砂布袋拍打,左右手互相交換練習。

要點:要適當地增加次數、強度,用力由小到大,拍打時要精神集中在腿上。

功理:活氣、活血、強化腿部的抗擊能力,通過拍打可使兩腿勝似鐵腿,同時對人體的下肢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三、注意事項

1.習練此功須在室內進行,要有新鮮的空氣,保持安靜和衛生,不可在室外練功。

2.習練此功必須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心情舒暢,飯後一小時內不能練功,練功前須解淨大小便。

3.練功者必須節制房事,遺精後不要馬上練功,需過24小時後再練,練功結束後一小時內忌飲涼水,冷飲,不準用冷水、冷毛巾擦汗,15分鐘後才能洗刷,用溫熱水最佳。

4.習練此功必須持之以恆、堅持不懈認真苦練,嚴禁無規範地隨意亂打和妄發蠻力。練功初期用力由小到中,半月以後可由中到大並逐步加大用力。

5.練功期間要加大功力,注意增加營養,並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時間,使身體保持最佳狀態。練功結束時要認真做好每段功法的收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