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線小縣城8年引進頂尖和高層次人才2433人 人才投入將突破1億

四線小縣城8年引進頂尖和高層次人才2433人 人才投入將突破1億

8年時間,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等頂尖人才52人、高層次人才2381人、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91個……

如果不給這份漂亮的成績單署名,誰能想到這是江蘇蘇北的一個小縣城——海安縣招才引智的佳績?

“我是被海安大公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人才新政吸引過來的,在海安創業,子女教育、住房等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近日,上海華欣民福自控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樂斌冒雨專程從上海趕至海安參加人才發展大會。身為海歸碩士的他,目前是海安縣大公鎮今年引進的一名創業人才。

當前,全國各地“搶人大戰”正如火如荼。先是南京、武漢、成都、西安、長沙等二線城市放出“送戶口”“送房補”“免費租借辦公區”等大招來吸引人才,再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分別出臺針對高端和相關產業的人才引進辦法。

海安是江蘇蘇北的小縣城,與一二線大城市相比,一無高校院所、二缺基礎設施,更比不上兄弟城市的“財大氣粗”,想要引進高層次人才只能另闢蹊徑。

“海安人才招引的優勢在於產業比較發達,企業比較多。零售額在2000萬以上的有909家,零售額超過2億以上的有200多家。現在需要的人才一部分是高層次創新人才,以幫助我們現有的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另一部分是高校畢業生;還需要吸引高層次創業人才來發展壯大新興產業,這部分人才主要來自於上海等大城市的加速器企業、海歸和高校科技園。”海安縣人才辦主任景凱介紹,對於引進人才,既要給“帽子”,更要壓擔子,良好的事業平臺才能引來“高人”。

近年來,該縣先後建立“創投基金+人才項目”“加速在大城市、產業化在海安”等引才模式。目前,全縣已在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形成了高端人才集聚的先發優勢。2017年,海安縣域人才綜合競爭力躍居江蘇省江北地區第一。

“頂尖產業人才在海安創業,給予最高6000萬元資助”“大專以上畢業生‘零門檻’落戶,首次購房可享最高10萬元補貼”……在此次人才發展大會上,海安發佈了“1+10”引才新政。

來源丨科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