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山區都吃些什麼?有錢人花再多錢都不一定能買到!

貧窮的山區都吃些什麼?有錢人花再多錢都不一定能買到!

文章摘自巴陵的新書《遍地炊煙》

洋芋,是一種引進物品,主要在西北、西南地區種植。隨著牛肉燉土豆就是社會主義的口號傳播,洋芋在中國全面推廣,現在很多城市已經普及土豆,吃土豆的人也越來越多,土豆作為食品在不斷更新。

土豆作為主食,成為一些地方的特色。我走過的地方,愛吃土豆的省份集中在西北和西南,甘肅、雲南特別突出,土豆是他們的主食和特色飲食,土豆的吃法各式各樣,堪稱蔚為壯觀。雲南種植土豆的主要地區有宣威、會澤、麗江,甚至想讓昆明成為雲南最大的洋芋基地。

甘肅人喜歡吃土豆,因此出版了一部《土豆天下》,雲南人喜歡吃土豆,是我這次到昆明後才知道的。走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到處是洋芋做的美食,我有些疑惑,朋友告訴我,土豆是雲南人的主食,雲南人把土豆叫洋芋。我消除這個疑惑後,開始探索起雲南的洋芋食物。

在雲南,土豆做的食物非常多,農村最有特色的是洋芋飯,貧窮的山區都以洋芋飯為食,把土豆切成丁和大米煮在一起,土豆丁夾在米飯裡,點綴著黃白相間。當我看到這麼有特色的洋芋飯,想起我小時吃過的紅薯米飯,是紅薯米與大米煮的,家鄉現在都吃大米飯,紅薯米飯已經淘汰絕跡,成為很多人懷念的對象。特別是那些進城的男女,在城市保健之風的蠱惑下,又在家開始了紅薯米飯的生活。

雲南的洋芋飯,沒有被大米飯代替,更沒有絕跡,在很多家庭還在繼續食用,我覺得很驚訝。雲南人把洋芋飯當做每日必食的食物,像昆明這樣的省會城市,洋芋飯照樣存在,在大街小巷爭相購買。我在昆明市關上美食街溜達的時候,多次見到大鍋大鍋的洋芋飯。

貧窮的山區都吃些什麼?有錢人花再多錢都不一定能買到!

我嘗過洋芋飯的味道才覺得它很精彩,一口兩三人合抱的大鐵鍋,架在一個高爐上,人從下面走過,要踮起腳才能看到鍋裡的洋芋飯,我看到這麼多的飯,覺得自己很渺小。

每個晚上,來這裡吃洋芋飯的人很多,每人吃一碗。我徘徊再三,才下定決心吃一碗傳說中的洋芋飯,作為到昆明的紀念。洋芋飯在鍋裡早已煮熟,廚師從大鐵鍋裡剷下一小塊,在小銅鍋里加油燒熱,炒一會,加上佐料和酸湯,盛出來就可以吃。

我看到擺在我面前的洋芋飯,才明白昆明的洋芋飯已經不再是雲南農村的洋芋飯——把土豆當做主食,只是一種憶苦思甜的食物和昆明人對美食的追憶。

貧窮的山區都吃些什麼?有錢人花再多錢都不一定能買到!

我吃的洋芋飯,土豆非常少,象徵性的放了一點,主要是米飯,加了蠶豆、精肉條,飯做得色彩紛呈,非常有美感。我吃著這樣的洋芋飯,柔軟可口,容易入口,也容易填飽肚子。一份洋芋飯吃完,我已經非常飽了,比在其他地方吃蛋炒飯或者揚州炒飯容易飽得多。

隨著我在昆明生活的深入,吃到了很多土豆做的食物。有烤土豆,就像長沙的烤紅薯,一個一個烤熟擺在爐子邊上,等待路人的選擇。

最多的還要數脆皮土豆,大街小巷都擺著攤點,炸得金黃的土豆塊,非常具有誘惑力,我看著他們加工才知道,把土豆削皮後,洗乾淨,切成長條小塊,在清水裡浸泡後,先煮熟,再放油鍋裡炸透,表面生脆,裡面細膩,香氣撲鼻。

土豆餅主要做菜吃,把土豆切成細絲,像清炒土豆絲這般細,炸成一個餅,絲絲相連,糾纏在一起,吃起來即甜又脆。還有老奶洋芋、乾煸洋芋絲、洋芋酸湯、洋芋片、洋芋塊、洋芋絲,有炒的、紅燒的、涼拌的、打底的。

吃過這麼多的雲南洋芋美食,我不得不感嘆,一個民族一個地域對食物的喜歡程度和愛好,是無法用經濟發展來改變和淘汰的。


親,你吃過這個美食嗎?你還喜歡哪些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