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橫幅標語究竟誰寫的?

天安門橫幅標語究竟誰寫的?

眾所周知,天安門正中門洞上方除了懸掛著一幅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外,兩邊還分別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其實,這兩條標語也有大來頭。

最原始的兩條標語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是由書法家鍾靈書寫的。鍾毓秀,是中國人民政協會徽和我國國徽設計者之一,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六字的書寫者,中南海懷仁堂前的院子大門、二門、垂花門也都是由他書寫佈置的。

天安門橫幅標語究竟誰寫的?

1921年8月,鍾靈出生于山東濟南,又名鍾毓秀。他早在1938年7月就加入中國共產黨。悄悄投奔革命聖地延安那年,鍾靈還只是個年僅17歲的電話接線員。後來他進了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學習,畢業後就留在了陝甘寧邊區做文化教育工作。1956年,他拜齊白石為師,鑽研國畫、書法,這期間,他設計或參與設計的新中國郵票就多達28枚。

在延安,鍾靈寫字漂亮幾乎是家喻戶曉,當時的延安城牆上的標語差不多都出自他之手。在接到在天安門城樓書寫標語這一艱鉅而光榮的任務後,鍾靈幹勁十足,決心使出自己全部看家本領。

天安門橫幅標語究竟誰寫的?

夜色中的天安門

因為那時,解放區雖已流行寫簡化字的風潮,但剛解放,北平的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寫繁體。為了照顧大多數,鍾靈決定繁體字書寫這兩幅標語。 可是在寫字時,鍾靈又犯了難。天安門城樓的紅牆那麼長,標語上的每個字都要有房子這麼大,這對鍾靈是個極大的挑戰。由於手頭沒有足夠大的尺子,他就用腳步來丈量天安門城樓的正面寬度,經過衡量與計算才得出了每個字的大小。

天安門橫幅標語究竟誰寫的?

很快第二個問題也接踵而至:兩條標語的字數不一樣多,一條9字,一條8個,怎樣才能顯得對稱呢?細心的他,在實際步測結果中發現,天安門的九間門樓其實是寬窄不等,中間的門最大,四六間稍寬,三七、二八、一九間依次遞減,但在人們的視覺中,卻感到左右四間是對稱的。 繁寫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中央人民政府萬歲!”

古人的智慧,也給了鍾靈靈感。於是,他決定利用視覺錯覺原理,來安排標語字距,但是由於時間太過於緊迫,不容鍾靈再去細想,結果兩條標語的字距不夠均勻,並沒達到鍾靈的理想預期,“政府”兩個字,仍然顯得過於緊湊。

1950年國慶節,為了突顯大國的胸懷,這兩幅繁體字標語改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後來,為推廣簡化字,標語又被重新書寫了一遍。但是,無論改幾次,字樣都沒有變,還是鍾靈最初寫的宋體。

天安門橫幅標語究竟誰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