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掃吃的、掃玩的、掃用的

現在無論是大街上、網絡裡還是生活中

二維碼已變得隨處可見

可沒想到,它還能用來“掃垃圾”……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6月13日上午,全區今年首個大規模智能化垃圾分類項目,在上塘街道蔡馬社區啟動。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阿姨,您要扔廚房垃圾嗎?只要刷卡就行,我來教您。”工作人員向扔垃圾的居民演示了操作過程:刷上智能卡,“嘀”一聲後,餐廚垃圾投放口緩緩打開,垃圾投入智能垃圾箱,幾秒後,投放口自動關閉。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啟動儀式上,一個面積約100平方米的24小時垃圾分類體驗館也正式亮相。該館集參觀、互動、服務三大功能於一體,內部還設有廚房設備,能讓工作人員“模擬”生活中的場景,更清晰的向居民們講解餐廚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區別。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在現場,居民們排起了長隊,登記領取“餐廚垃圾+其他垃圾”組合式垃圾桶。據社區介紹,這個垃圾桶很受歡迎,他們一共準備了800多套,確保每一戶都能免費拿到。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二維碼掃一掃,拱墅這個小區垃圾“掃”得更乾淨了!

“這套設備的好處在於實現垃圾投放的有源可溯。”社區負責人說,接下來蔡馬人家小區將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垃圾分類試點考核,針對垃圾分類準確率高、參與性較強的居民,採用積分制兌換獎品的方式,給予適當獎勵;而分類不到位或不按規定投放的住戶,社區也會安排專人上門指導,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推行垃圾分類,是大勢所趨。隨著李家橋生態智能垃圾房、蔡馬社區垃圾智能化分類等項目的推出,我區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也取得成效,有望在全區做進一步推廣。希望居民們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到隨時隨地分類垃圾,讓垃圾真正"變廢為寶“,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