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3808萬科研經費,這所985高校再獲一個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俗話講“民以食為天”,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離不開對糧食的的需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快速發展得益於人口紅利,但究其根本是我國糧食產量的跨越式增長。近十年來,我國化學肥料和農藥過量施用嚴重,由此引起環境汙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重大問題。因此,如何在保持糧食高產的同事嚴格控制化肥農藥的減施,使國人吃飽飯吃好飯,是每一位農業科研人員的歷史責任與使命。

近日,科技部公示了3個農業領域重點專項的立項清單,在“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 重點專項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負責人王朝輝以“北方小麥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1個立項獲批中央財政經費3808萬元,實施週期3年。

獲批3808萬科研經費,這所985高校再獲一個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除此之外,本次還公示了 “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和“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汙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2個重點專項,合計項目共有36個,總經費達到10.9億元。其中“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公示15個項目,擬安排中央財政經費達61973萬元;“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擬立項12個項目,擬安排中央財政經費達34778萬元;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汙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擬立項9個項目,擬安排中央財政經費達12720萬元。截至6月8日,已公示的項目達到23個,公示項目達到406個,擬安排中央財政經費達到81億。

獲批3808萬科研經費,這所985高校再獲一個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王朝輝教授一直以土壤—作物—環境體系的氮素動態為中心,長期從事旱地水肥管理及其生態環境效應、施肥與農作物營養及衛生品質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後與陝、甘、寧、青、新與內蒙、山西等西部省區的教學科研單位合作,共同開展旱區農田水肥高效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以“擴容、增蓄、減蒸、促用”為切入點,“測土監控、配方施肥”為手段,建立了以“降水週年調控、水分跨季節利用”和“土壤有機質提升”為突破口的旱地集雨保水及土壤定向培肥技術,以減肥增效環保、穩產增產提質為目標的旱地作物監控施肥技術。與全國55個小麥綜合試驗站合作,連續多年研究我國主產區小麥的營養品質與衛生安全狀況,明確了我國小麥營養的限制元素與重金屬安全問題,確立了關鍵營養元素的調控技術。

獲批3808萬科研經費,這所985高校再獲一個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此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批3800餘萬元科研經費,一方面體現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的持續性重視,同時也是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能力的又一次肯定。心懷社稷,情繫蒼生,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穡”之為,作為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將以此為契機為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教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