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媳婦情暖人間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跡書寫著自己的青春。她,沒有出眾的外表,有的只是樸實無華、無私奉獻的滿腔熱情;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勤勤懇懇、日復一日的辛苦勞作;沒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一顆善良的、金子般的真心。

最美媳婦情暖人間

 她叫孫小金,家住安徽省蕭縣張莊寨鎮穆李趙村,這樣一位樸實的農村婦女,卻贏得了親鄰的交口稱讚。她用十個春夏秋冬詮釋了“孝”與“愛”的傳統美德,她用勤勞善良撐起了一個苦難的家庭,盡到了一個好媳婦的責任。

孫小金1987年出生在安徽省亳州的農村,在外打工時認識了現在的老公韓正標,當時小韓怎麼也張不開口說出自己的家庭情況,直到感情深厚把小金帶到自己的家裡,小金才得知婆婆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公公背部高高拱起是名殘疾人。這種情況沒有嚇退當時僅有十九歲的孫小金,為了丈夫,她不顧孃家的反對毅然選擇了留下來,從此擔起了這個家的責任,成了這個家的頂樑柱。

最美媳婦情暖人間

最美媳婦情暖人間

 婚後不久,小金就生下了兒子,孃家離得遠,更何況孃家一直反對,要強的小金只能自己帶孩子。十九歲的年齡啊!啥也不懂,又沒人幫上一把,看著傻傻的婆婆,孤獨無助的小金不知流了多少淚,每當想起那時的難處,要強的小金也不免紅了眼圈。

婆婆精神不正常,不知換洗衣服,小金好言相勸,好不容易才把她的衣服脫下來洗,婆婆卻一直跟在她身後大罵不已,一個勁兒趕小金走,說:你幹嘛在我家,我又沒去接你!即使這樣,小金每次也要強忍委屈,把自己的瘋婆婆收拾的清清爽爽、利利索索,她說,無論啥樣,那都是自己的老的啊!

看著同齡人都出去掙了大錢,小金心裡也是癢癢的,把兒子託付給了殘疾的公公,沒想到僅幾天就出了事。兒子被婆婆餵了很多藥丸,搶救的及時才撿回了一條命。受此驚嚇,小金再也不敢有出去打工的想法了,從此她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和孩子,只讓丈夫一人常年在外打工。但從小吃慣了苦的小金在家可沒閒住,不僅把自家的四畝責任田種好,還承包了別人閒置的五畝地,管理的井井有條,每天忙著地裡的活還要想著按時去學校接放學回家的孩子,接回孩子再做飯,同時還要照顧好那不時添亂的婆婆,小金每天忙得就像個不停旋轉的陀螺。即使這樣,在農活不忙的日子裡,小金還不捨得閒住,抽空跑到鎮上的沙發廠打零工,掙點零花錢貼補家用。廠裡的工人提起她來都翹起大拇指說:“她能幹得很!!”

精神失常的婆婆見到哪裡有人在聊天,她就跑哪裡去罵,因為這常常和別人發生口角。有一次她在外面不分青紅皂白地張口就罵村裡的張玉娥,大家的勸說她也聽不進,繼續不論輩分的罵,把張玉娥氣得大哭一場。還有一次,村上的閆金芝抱著小孫子站在路邊和別人聊天,她到地方就打閆金芝的孫子,閆金芝很生氣,就說落她,倆人就吵了起來,大家都來勸,拉開了二人,結果閆金芝氣得帶著孫子哭著回家了。這樣的事情常常發生,每一次都是孫小金去人家家裡誠懇地賠禮道歉,好話說盡,笑臉陪上,人家雖然一肚子氣,但看在更難過的小金的面子上,也就原諒了她的婆婆,還都誇小金是個懂事的好兒媳。

家裡經濟拮据,小金買來了剪頭的工具,每個月親手給公公、婆婆洗頭、理髮,將老人們收拾的整整齊齊、乾乾淨淨。

老公不在家,小金就得處處想的周到,家裡還有八十多歲的爺爺,雖然不與小金同住,但只要家裡吃點好的,小金一定會先給爺爺送一份去。平時的照顧上,身為孫輩的小金也是該給爺爺添衣的添衣,該買米買面的去買,洗衣、洗頭、理髮,做的甚至比叔叔、嬸子們還要好。

去年婆婆的病癒加嚴重,小金一人帶著婆婆去宿州住院,床前侍奉,不嫌髒和累,不知道的都以為是親閨女呢。

小金不僅對自己一家人好,對待求助的親鄰更是有求必應。鄰居家蓋房子沒地方住,一大家子愣是在小金家借住了幾個月,家裡人多,天天吵吵鬧鬧的,小金也沒露絲毫的厭煩。鄰居有喜事、白事需要幫忙,小金也總是主動上前,忙前忙後,盡己所能。長此以往,大家都喜歡上了這個勤勞能幹、樸實憨厚的農家姑娘。

雖然這都是日常生活中算不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偉大出自平凡,她不求回報、無怨無悔,以實際行動守望了人間的真善美,釋放出社會的正能量。孫小金不僅贏得了老韓家和村鄰們的喜愛,更是村中兒媳們的榜樣,這樣的好人怎麼不值得我們大力宣揚呢。

宿州市文明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