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存在的矛盾現象,真實卻無奈(二)

1.教師需要管理學生與不敢管不能管。

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教師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教育學生。但現在奇葩的是,一線老師竟然不能管不敢管學生。學生如果自殺了,跳樓了,無論如何老師也有脫不了的干係。學生捅了老師,對他批評教育為主,還要照顧他的心情,以免耽誤學業,影響身心健康;老師敢動學生一指頭,輕則被批被通報,重的讓你丟人丟飯碗。一旦家長鬧到學校,沒有人替老師做主,老師哪個膽大敢批評、敢訓斥學生?於是乎,老師個個噤若寒蟬,人人自危,但求保命,何敢言管。失去懲戒權、沒有護身符的老師,就像一個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鍊鋼工人,站在幾千度的高爐旁,既要出鋼,又心驚膽戰的唯恐哪一天倒黴就被滾燙的鋼水燒死。嗚呼,豈止是師道尊嚴不在,勘堪命將不保!是誰造成今日之怪現狀?


教育中存在的矛盾現象,真實卻無奈(二)

2.追求教育公平與教育越來越不公平。

教育公平是我們一直的追求,國家和教育部門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經過若干年的拼搏,很失望的看到好像教育不公平反而越來越嚴重了。農村的教學樓確實越來越好,某些甚至超過城市,但是軟件呢,師資呢,好像與城市越拉越遠。城市裡超級中學越來越強大,像一艘航空母艦,人人擠破頭的往裡進,普通學校生源越來越差,像一艘艘小破船,天天面臨漏水翻船的窘境,資源配置越來越出現兩極分化的極端情況。不讓補課,卻又控制不了私下暗補,普通人家的孩子回家休息,有權有錢有門路家庭的孩子大補特補。高考不再僅僅依賴一張試卷,自主招生的那些條件有幾個縣級中學及以下的孩子能達到,如何與一二線城市相比?

改革和創新層出不窮,離目標卻越來越遠,這是為何?
教育中存在的矛盾現象,真實卻無奈(二)

3.天天減負與負擔越來越重 。

我們一直在呼籲為中小學生學業減負,採取了種種措施,效果又如何呢?大綱要求課堂上教授的內容越來越少,小升初,初升高,考大學競爭卻越來越激烈,很多名初中的小升初考試,單單奧數一科就讓很多孩子從此走上了課外輔導奧數這條漫漫艱辛路。中學六年,自習、輔導、考試、作業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試問這六年哪個孩子不是早起晚睡沒有周末,有幾個孩子敢痛痛快快的出去旅遊放鬆一下?改革之前的物理課本只有三四小本,改革之後的物理課本足足有12本之多;改革之前書本的總價大約三四百塊錢,改革之後書本的總價大約800塊錢,這是減負嗎?我不禁想起了農業稅這件事,兩千多年以來各種改革家不停的想辦法減輕農民的農業稅,農業稅非但沒有減輕卻越來越重,直到後來我們新中國徹底取消了農業稅,這等怪現象才告消失。教育上的減負與農業說何其相似!

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減輕學生的負擔呢?
教育中存在的矛盾現象,真實卻無奈(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