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位於距邢臺市70公里的路羅鎮境內,有一座靜謐宜人、古韻悠長的百年石寨。相傳,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曾經在此駐紮營盤。後來"營盤"被叫來叫去(用了諧音)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談。明朝永樂年間,山西一戶路姓家族遷居至此定居,因誠信經商而家道日盛,成為當時順德府赫赫有名的富家大戶,經過幾百年的建設發展才有了今天的英談古寨。

英談三面環山,東面臨河,端莊古樸、別有洞天,素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美譽。村落靠山而居,依形就勢,高低錯落,層層疊疊,具有典型的太行山區建築風格,遠遠望去,猶如一座精巧緊湊的紅色城堡,是我國北方保存最完好的古石寨之一。

去的地方多了,就以為英談村和去過的那些紅石頭房子的古村落沒有多大區別,以至於好幾次前往的英談的機會都錯過了。一說我沒有去過哪兒,朋友們都很吃驚,他們的印象中,好像沒有我沒去過的地方(當然只限於邢臺西部)。現在的去又和過去的去不一樣,過去去就是去了一趟,現在去才算真正的去過,而且會更深入的瞭解當地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景以及周邊。

走進英談你會發現,這裡要比其他的古村落更加古樸醇厚。這裡的一樓一院、一橋一街、一閣一窗、一草一木都充滿著神秘的韻味。

英談的故事要從下面這座古石樓說起。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這座古石樓是英談村最古老的建築。明朝永樂年間,山西路姓家族遷移至此,定居下來。用碎石塊和黃泥砌成的這座古石樓,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侵蝕,依然巍然屹立,成為見證了英談數百年來輝煌歷史的一道靚麗風景。

寨門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最早的英談村是沒有寨牆、寨門的。據記載,清咸豐7年(1857),當時受災百姓沿路乞討到此,英談先人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主動搭棚舍粥,百姓感動不已,主動提出為英談幹活作為感謝,路家當時已是順德府有名的富商,村裡確實沒有什麼活幹,百姓便主動為英談修建了寨牆和寨門。

四個寨門中,東寨門是保存最為完好,也是最有特點,如今還是村民出入村莊的主要通道。獨一無二的內外雙券設計,城內看是大券,城外看是小券,藏經蓄銳,寓意吉祥,厚厚的兩扇寨門各有五塊門板拼接而成。城門大開寓意“五福臨門”,城門閉合則為“十全十美”,在這一開一合之間足以讓我們對古人的智慧敬佩至極。

英談的石樓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村的石樓基本上都建於明清兩朝。有著“外看三層樓,進院沒有樓,來回之字路,回望還是樓”的真實寫照。房屋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從遠處看房屋高聳,威嚴莊重。沿著街道、巷子,就可以逐層進入各家宅院。多數院落彼此連通,並且留有隱秘的暗道通往外部,在戰亂動盪的年代,這些密道發揮了重要的軍事意義。

三支四堂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村以路姓為主,明清時路氏家族分有”三支四堂“。德和堂、汝霖堂、貴和堂、中和堂。至今村子的居住後人都是四堂的後裔,保留下來的也是四堂的建築。

據說,英談人不信鬼神敬堂口。所謂堂口,就是路姓四堂。探查英談歷史,英談村的宅院中沒有農耕社會家庭中敬祭的各種神龕神碼,而坐落在村中央的四大路姓堂口在人們心目中卻充滿了神秘和敬崇。逢年過節大家都到自己所屬的堂口去獻香祭祖,紅白喜事由堂口主持人幫助操辦,家庭糾紛由堂口主持人調解。堂口是英談人的聖殿,也是村民血緣相傳的鏈條和源泉。這種習俗在全國罕見。

紅色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時光流轉,歲月更遷,英談先人“積善重德 孝信天下”的八字組訓流淌在英談人的血液裡,代代傳承。面對貧苦難民他們仗義疏財,面對民族大義他們也義無反顧。日軍侵華戰爭期間,大批英談村民踴躍參軍,守衛家園,這裡也成為國民黨時期河北省政府和冀南銀行總部的所在地,劉伯承、鄧小平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居住、指揮全民族統一抗戰。村裡至今還完整保留著八路軍129師的被服廠、造紙廠、印刷廠等歷史舊址。

英談的街巷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的街巷全是自然石板鋪設而成,經過幾百年的風吹日曬腐蝕,還有祖祖輩輩行走的痕跡,街巷石板稜角的痕跡早已經被磨得圓滑。英談的街與巷都是相聯繫的,街是建在山上,隨著山的起伏向上,延伸到每個院落。主街與小巷呈”之“字形,順著巷子,可以到達英談村的最高處。

英談的橋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村內大小石拱橋36座。因為村子建設時可以使用的地方有限,為了擴大居住面積,英談人在村中的水溝上建起了石橋,在建橋時,為了利用可貴的山地空間,人們還在石拱橋上建起了橋上房。

英談民居建築的排水是預先設計好的,在院內為暗排,出院為明流,極為講究。

英談的窗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村窗戶的裝飾風格非常巧妙,是古代建築中常用一些吉祥如意的題材。有的繁華,有的簡潔,有的小巧,有的莊重,有的粗獷,有的圓韻,裝飾表現手法十分的大氣,寓意吉祥。

英談的歷史和故事怎麼說也說不完。如果對英談感興趣,還是親自去實地瞭解最好。

這次去英談,是自己開車去的,說實話,新手頭一次上路。

清晨,驅車出門,沿著邢左公路一路向西。騎車騎慣了,坐車坐慣了,自己開車確實不太適應,顧不上欣賞沿途的風景,直接奔著英談駛去。

英談村位於邢臺西部70公里路羅鎮邢臺縣三大川之一路羅川的南側的山谷中,三面環山,南面臨河,環境優美,夏季的綠蔭和紅色的古石樓交相輝映,以及背靠的那座大山,形成了太行山獨有的魅力畫卷。

2007年,英談村被國家建設部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但英談的內涵和厚重遠不止一個稱號那麼簡單。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走進英談,就走進了紅色石頭的世界。這裡所有的建築都有著他古老的含義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處處顯示著古人的智慧。東寨門,是村裡保存最完好的寨門,如今仍是村民進出的主要通道。厚厚的兩扇寨門各有五塊門板拼接而成。城門大開寓意“五福臨門”,城門閉合則為“十全十美”,在這一開一合之間足以讓我們對古人的智慧敬佩至極。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初進村莊,座座古石樓依山而建,從低到高排列有序,規模龐大的古石樓群給人很大的視覺衝擊力,讓人震撼驚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泉眼多,水大。古人在村內建有大小孔橋三十六座,溝渠從山上到山下,貫穿整個村子,使村子在暴雨來臨之際避免了洪水帶來的危害。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貴和堂的這座院落全是青石砌成,當時建設房屋為了顯示富貴,特地從外地運來青石,修了個與眾不同的院落。此院門前的泉眼泉水如線,長年不斷,被稱為“一線泉”,院內還有一個泉眼,常年一滴一滴的向下滴,日夜不息,永遠是不緊不慢,不多不少,因此,得名“滴水泉”。當地百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門裡一滴泉,門外一線泉,生活多美滿,賽似活神仙”。據傳說這山泉能治病,滴水泉又多了個“神”字,成了滴水神泉,舀一杯水喝,清爽甘甜!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紅色石欄隨處可見,石欄頂部還留有逢年過節點燈的痕跡。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這座院落就是當時劉伯承、彭德懷、左權住宿辦公處。南牆上可直接看到東寨門的動靜,東側過道可直接到房後的冀南銀行舊址所在地。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村對於古石樓的保護是非常到位的,基本上家家戶戶還都有人居住,並不像有的村子那樣,時間久了,村中心也變成了空心村,許多老房子因沒人居住也坍塌了。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所有院子都沒有梯子,無梯能上房,是因為梯子都在院子的雜貨間裡,可直接上到二樓。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站在英談村最高的古石樓上,對面山峰就是霧子堖,是周邊最高的一座山峰,據說晴天山頂也有薄霧籠罩,因此得名霧子堖,至今仍有一條騾馬古道。古往今來,英談的先人們就是沿著這條古道翻過霧子堖進入白岸川,將貨物運到山西一帶進行銷售。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不僅遊客多,更是攝影和寫生愛好者聚集的地方。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偶然發現一條碎石鋪設的小巷子,聽導遊介紹說,這個碎石鋪設的有近似30°坡度的小巷子,還有一個故事,路家迎娶門當戶對的少奶奶,少奶奶進門時,赤腳從這裡走,一邊走一邊還要背家規。就是現在赤腳走在上面也受不了,何況當時是小腳女人呢?走這條路並不是作難,而是寓意著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這座門樓是英談村最精緻的一座門樓,也是貴和堂正門。門樓上的木雕,工藝很講究,上面刻著荷葉、葡萄等圖案,象徵著子子孫孫和和美美,下面還有兩個下垂白菜頭,白菜也是百財的意思,是用圖案喻示發財的意思。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義和堂的這座院落是村子裡最早的農家院,如今已經是村裡老鄉自建的民俗展覽館。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這塊極其罕見的雙面龜背石就在這個展館內。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展館內有著許多見證英談歷史發展的老物件,冀南銀行所印刷的第一批鈔票、老革命家所使用的物品,等等,很多很多。展館雖然小,但是內容非常豐富。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英談的老人,閒時就坐門口,村口或者街巷邊,旁邊放著一些村子的土特產,非常熱情的和每一位遊客打招呼,沒有遊客的時候也不閒著,用玉米皮編織一些精巧的坐墊。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偶遇的三個孩子守著我們見到的唯一的一個鐵製木馬,開心的玩著、笑著、鬧著。給他們拍完照,一窩蜂擠到我跟前,看著彼此的照片哈哈大笑,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這裡植被豐富,夏季的英談村綠鬱蔥蔥,村前有河,村後有山,山清水秀,空氣純淨而新鮮。如此適宜居住的環境,怪不得經常有人來這裡度假、休閒遊玩,而農家院住宿也並不貴,一人一天五十管吃住,已經是非常便宜了。

美麗鄉村遊——江北第一古寨——英談

中午時分,告訴導遊朋友的名字,被導遊領到朋友家中的農家院,攬秀山房,頗有詩意的名字。感謝盛情款待,如果有朋友要去,可以提前聯繫。

飯後,意猶未盡,又到村子裡轉了一圈。

英談古寨原始的風光,讓人留戀往返。值得慶幸的是,村子始終如一的保持這種原始風貌,並沒有因為這樣那樣而過度開發,也沒有盲目地去開發。其實,就讓他一直保持著這種原始的風貌就好了,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