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增強群眾“獲得感”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增强群众“获得感”

6月13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長沙召開。

6月13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上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動員全省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奮力開創新時代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出席並講話。(6月13日紅網)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發展的動力和機遇。近年來湖南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守護好一江碧水”等重要指示精神,以“一湖四水”為主戰場狠抓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質量出現可喜變化。但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態文明建設絕非一日之功,全省生態環保形勢依然嚴峻。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生態環境建設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這是軍令狀,也是動員令,有助於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答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歷史性答卷。

古今興盛,皆成於實。推動綠色發展必須積極落實到行動上,湖南強調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點、成為三湘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湖南形象的發力點,也就是在“實”字上下功夫。一系列措施也都契合了湖南省情,有助於抓住綠色轉型機遇,努力培養低碳循環的方式,並通過綠色發展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進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提高綠色經濟發展水平。

加快綠色發展,增強湖湘人民“獲得感”。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也已經日益成為湖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不負湖湘人民期望,將綠色發展步伐進一步推向前進,湖南就應繼續保持清醒和定力,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努力構建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家園,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的“獲得感”。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新時代新徵程,我們就應真正把加強生態環保作為踐行“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現實檢驗,更加紮實有效地做好各項工作,努力逾越環境生態的瓶頸,走出轉型升級的發展新路,讓湖南的生態環境越來越美、發展質量越來越高、人們生活越來越好。

(作者楊飛系陝西省重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