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寧夏得黃河水灌溉而形成了悠久的黃河文明。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富饒的物產,為寧夏的清真菜餚及其烹任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條件。同時,由於回族風俗習慣和伊斯蘭教的影響,在飲食習慣上,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寧夏的風味小吃,無論對原料的選用,還是烹好的方法,在全國來說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寧夏傳統的回族風味小吃-------羊肉臊子面,在寧夏既是家常便飯,也是待客必備之飲食,是寧夏和外地群眾最受歡迎的風味小吃之一。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

羊肉臊子面是寧夏著名的傳統麵食。在首府銀川的大街小巷,處處可以見到羊肉臊子麵館。據說是由唐朝初期的“長壽麵”演化而來,成為老人壽辰、小孩生日及其他節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壽延年”之意。

好臊子面的特色是“面好、湯香”,“巧婦”們十分注重麵條製作和熗湯。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

面好,是指面白淨、擀得薄、切得細、有筋骨、不斷線。做麵條要用優質小麥麵粉。調面、擀麵、切面是決定麵條質量的三關。調面講究柔韌有筋;擀麵要求薄厚均勻,以薄為佳;切面講究刀法手功,要求細長勻稱,兩邊不連,中間不斷。“撈時舉其臂而不能終其端,盤於碗而無斷”。諺語云:“擀的就像紙,節的就像線,下到鍋裡蓮花轉,撈到碗裡攫不斷,客人吃了三大碗,過了七個州,跨了八個縣,讚的就是咱的面。”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

湯香,是臊子面的主要特色,俗雲“吃飯吃湯”,意即指此。臊子湯主要用肉、辣椒油、時鮮蔬菜、豆腐及各種調料做成。一般選用好裡脊肉,肉要切得細碎均勻,熱鍋炒煉(熗),隨後依次加入辣面、蔥、姜、調料以及米醋等。熗湯講究油溫火候,注重調料。熗好的臊子紅湯,色濃而味淡,油重而不膩,加上黃花、木耳、蒜苗、豆腐、雞蛋等,紅、黃、綠、白相間,酸、辣、香、甜皆備,看上去色澤鮮豔,聞一聞香氣襲人。潔白柔韌的細絲長面配上這樣的臊子紅湯,看一眼,登時讓人食慾大增,吃起來酸辣可口,油而不膩,湯香味美。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回族聚居區,這裡的羊肉很出名,羊肉臊子面,更是十分有特色,想吃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哦!

用料:手擀麵、羊肉臊子一袋、韭菜一小把、土豆一個、香菇兩朵、小油菜兩棵、西紅柿兩個

步驟:

1.手擀麵一坨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2.羊肉臊子一袋,韭菜一小把、土豆一個、香菇兩朵、小油菜兩棵、西紅柿兩個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3.加工好備用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4.手擀麵煮好過水瀝乾水份備用(囉嗦兩句:麵條一定要手擀的哦,手擀才是正宗的!配菜可隨意搭配,但一定要有西紅柿羊肉)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5.鍋入少許油,先炒土豆塊和香菇條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6.加適量水煮一下土豆塊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7.土豆塊半熟時加入西紅柿翻炒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8.翻炒均勻後放入羊肉臊子料,加入羊肉臊子後翻炒一下然後加適量水轉小火煮一會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9.開鍋後放入油菜煮一小會,最後撒上韭菜碎關火即可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10.將做好的羊肉臊子湯汁澆到瀝乾水份的麵條上

俗雲“吃飯吃湯”,羊肉臊子面,面好湯香,寧夏待客必備之飲食!

羊肉臊子面的做法

小貼士

油要少放,因為羊肉臊子裡有油。土豆不太好熟,因此要先下鍋煮至半熟才行。

能吃辣的話放一袋羊肉臊子,不能吃的放半辣即可,微辣。面要趁熱吃,因為有羊油,涼了後就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